1. 简单百科
  2. 谢景仁

谢景仁

谢景仁(370年—416年),陈郡阳夏人(今河南省太康),本名裕,字景仁,因与刘宋武帝宋武帝同讳,故称字。东晋太保谢安侄孙。谢安二哥谢据之孙。桓玄大将军府的参军,后补为黄门侍郎。与宋武帝刘裕是多年好友,两家结为姻亲,去世时年四十七。追赠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下葬时,刘裕亲临哭奠,痛惜不已。

人物生平

恃才傲物

谢景仁幼时为谢安所赏识,成年后出任前军行参军、李辅国参军事。东晋宗室权臣会稽王司马道子世子司马元显宠奴张法顺,权倾一时,朝廷内外官员无不登门拜访,唯谢景仁不至。除夕,方为著作佐郎。元显父子被桓玄所杀,谢景仁被提拔为桓玄大将军府的参军事,后补为黄门侍郎。桓玄篡位为楚帝时,领骁骑将军。他博闻强识,善叙前言往行,经常陪同桓玄谈话。

心腹幕僚

宋武帝早年在桓玄堂弟桓修手下任巡抚中兵参军,谢景仁与他结识,成为好友。刘裕在东晋末年掌权后,任其属下司马一职。义熙五年,刘裕率军北伐,任命谢景仁为琅邪王司马德文的大司马府左司马,专总府任,右卫将军,加给事中,又迁吏部尚书。后因公事被免职,以白衣领职。义熙八年,迁领军将军。十一年,转右仆射,仍转左仆射。

他与宋武帝刘裕是多年好友,深受刘裕器重,两家结为姻亲,他的女儿嫁给刘裕次子庐陵王刘义真为王妃。另一女则嫁给琅王氏的王僧朗。

义熙十二年(416年),谢景仁去世,时年四十七。追赠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下葬时,宋武帝亲临哭奠,痛惜不已。

家族成员

祖父

谢据谢安二哥。

父亲

谢允宣城市内史。

儿子

谢恂,鄱阳县知府

孙子

谢稚,善于吹笙,官至西阳太守。

历史记载

《宋书卷五十二 列传第十二》

高祖为桓修抚军中兵参军,尝诣景仁咨事,景仁与语悦之,因留高祖共食。食未办,而景仁为玄所召。玄性促急,俄顷之间,骑诏续至。高祖屡求去,景仁不许,曰:“主上见待,要应有方。我欲与客共食,岂当不得待。”竟安坐饱食,然后应召。高祖甚感之,常谓景仁是太傅安孙。及平京邑,入镇石头,景仁与百僚同见高祖,高祖目之曰:“此名公孙也。”谓景仁曰:“承制府须记室参军,今当相屈。”以为大将军武陵王遵记室参军,仍为从事中郎,迁司徒长史。出为高祖镇军司马,领晋陵县知府,复为车骑司马。

义熙五年,高祖以内难既宁,思弘外略,将伐鲜卑;朝议皆谓不可。刘毅时镇姑孰,固止高祖,以为:“苻坚侵境,谢安犹不自行。宰相远出,倾动根本。”景仁独曰:“公建桓、文之烈,应天人之心,匡复皇,夷奸逆,虽业高振古,而德刑未孚,宜推亡固存,广树威略。鲜卑密迩疆甸,屡犯边陲,伐罪吊民,于是乎在。平定之后,养锐息徒,然后观兵洛,修复园寝,岂有坐长寇虏,纵敌贻患者哉!”高祖纳之。及北伐,大司马琅邪王,天子母弟,属当储副,高祖深以根本为忧,转景仁为大司马左司马,专总府任,右卫将军,加给事中,又迁吏部尚书。时从兄谢混为左仆射,依制不得相临,高祖启依仆射王彪之、尚书王前例,不解职。坐选吏部令史邢安泰为都令史、平原知府,二官共除,安泰以令史职拜陵庙,为御史中丞郑鲜之所纠,白衣领职。八年,迁领军将军。十一年,转右仆射,仍转左仆射。

景仁性矜严整洁,居宇静丽,每唾,转唾左右人衣;事毕,即听一日浣濯。每欲唾,左右争来受。高祖雅相重,申以婚姻,庐陵郡王义真妃,景仁女也。十二年,卒,时年四十七。追赠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葬日,高祖亲临,哭之甚恸。与骠骑将军道怜书曰:“谢景仁殒逝,悲痛摧割,不能自胜。汝闻问惋愕,亦不可堪。其器体淹中,情寄实重,方欲与之共康时务,一旦至此,痛惜兼深。往矣何!当复柰何!”

子恂,鄱阳知府。恂子稚,善吹笙。官至西阳太守。

轶事典故

宾退录

宾退录》之七有这样一条:“谢景仁居宇净丽,每唾必唾左右人衣。殷冲则不然,小史非净浴新衣,不得近左右。均之好洁,相反如此!”谢景仁生性好整洁,府第居所安静美丽,每次要吐痰,不吐在地上,就吐在身边仆人的手帕上。(古代“衣”作“布”解。)

俗说

南梁文学家沈约《俗说》记载谢景仁是一个演奏家:

谢景仁为豫章主簿,在桓元门下。元闻其善弹筝,便呼之。既至,取筝令弹,因歌秋风,意气殊远,元以此奇之。

参考资料

《宾退录》卷七.是何年网站.2013-09-22

沈约《俗说 》.国学导航网站.201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