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狮潭水库
青狮潭水库,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自治区灵川县青狮潭镇,是一个以灌溉为主,结合供水、发电、防洪、航运、养鱼、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总库容6亿立方米,居广西第四位、桂北最大的水库。枢纽离桂林市30公里,距灵川县城18公里,大坝填筑在漓江支流甘棠江的青狮潭峡谷口,以坝址所在地取名。
主要供桂林市和桂林地区部分城镇及农村的工农业用电。水库总库容6亿立方米,有效库容4.05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43.86万亩,灌区范围包括桂林市的灵川和临桂区两县及叠彩区、象山区、雁山区、秀峰区、七星区共15个乡(镇),总控制面积约为984平方公里。电站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保证出力4130千瓦,年利用小时4180小时,年平均发电量5350万千瓦小时。
青狮潭水库,是当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审定规划的国家级大型水库。工程自1958年开工至1987年止。水库的修建极大地改善了上游航运条件,有利于库区竹木筏运,并为桂林市的工农业、旅游业(漓江补水)提供了大量水源。
主要工程
青狮潭水库主要建筑物有大坝、溢洪道、灌溉发电隧洞、水电站厂房、东西干渠等。
大坝
设计为辗压粘土心墙坝,实际施工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232.4米,最大坝高62米,坝顶宽7米,坝顶长232米。水库正常蓄水位225米,死水位197.15米。水库总库容6亿立方米,有效库容4.05亿立方米,系多年调节水库。枢纽按千年一遇洪水时设计,万年一遇洪水校核。加固设计采用可能最大洪水校核。大坝下游坡设有反滤层及堆石排水砌体,坡面为草皮护坡并设置观测设备以进行变形及浸润线观测,漏水量观测。大坝上游坡,在210米高程以上用块石护坡防浪并埋有测点。
溢洪道
为河岸式,位于右岸土坝与引水隧洞间。由进口段、陡坡段和挑流鼻坎3部分组成。进口段宽46米,长18.4米;溢流堰顶高程为219米,上设4扇10×7.2米弧形钢闸门,工作桥与交通桥各1座。工作桥上装设4台2×12.5吨电动固定启闭机以启闭弧形闸门、进口段下接陡坡段,陡坡宽46~39米,坡度为1:1.9和1:2.22,全长139.25米。挑流鼻坎全长17.256米,高坎挑水角30度,低坎挑水角25度。可能最大洪水时最大泄洪量为3140立方米每秒。
引水隧洞
位于右岸山体中,用于灌溉发电和水库放空。洞身全长159.8米。隧洞进口为塔式进水口,进口底板高程197.15米,进口设有拦污栅、闸门井、启闭平台。闸门有检修门、工作门各1扇。检修门为静水启闭,系混凝土平板定轮闸门,尺寸为4.5×3.5米;工作闸门为动水启闭,平板定轮钢门,尺寸与检修门相同,引水隧洞内径:前段为4.4米,末段为3.8米,比降1/500。在隧洞前段接引发电叉洞,叉洞内径3.8米,长40米。发电叉洞后又分4条内径1.75米的支洞,分别接至4台机组。隧洞末段分叉1条灌溉支洞,内径2.0米,长44.54米,出口为1×2米的矩形孔口,作东干渠放水之用。
水力发电站
为地下式厂房。厂房总尺寸长49.35米、高9米、宽21.2米,主厂房内安装有HL123—LJ—140、单机容量3200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4台。30/5吨电动桥式吊车1台和蝴蝶阀4台。主厂房共分三层:上为发电机层,高程189.65米;中为水轮机层,高程185.6米;下为蝴蝶阀层,高程181.3米,副厂房全高11.25米,分2层布置:上为中控室;下为开关室和厂用配电盘室,其下设电缆夹层。进厂交通运输洞直接和安装场相通。洞宽4.5米,高4.55米,长136.738米,运输洞顶设有通风夹层。开关站全长32.83米,宽6米,高8.65米,主变压器室长13.98米,宽7米,高8.7米。电站主要设备采用集中远方弱电选线控制,自动化程度高,运行人员较少,全厂每班仅需值班运行人员5人。
灌溉工程
渠首有分水闸、节制闸、溢流堰等。东干渠由4号机尾水供水,西干渠由1、2、3号机中任何2台尾水供水。若水库水位低或电厂出事故时,灌溉用水可由灌溉支洞放水,经石渠段由总分水闸分水人东西干渠等。东干渠和西干渠总长115公里。其中东干渠长51.5公里;西干渠长63.5公里。1立方米每秒以上流量的支渠有9条,共长125.18公里。斗渠443条,共长555.1公里。
结瓜水库
中型水库1座~金陵水库;小(一)型水库9座~大庙、合堡、石脉、绕江、马桥、南场、焦额底、木叶寨、古窑里;小(二)型水库4座~不死鸟、池头、长江口、冲口。结瓜水库合计库容5742.67万立方米。灌区内还有引水工程5处~甘棠江、金龟河、潦塘河、木电厂排水渠、伍仙坝,总引水流量4.18立方米每秒。小水电站3处~黄塘、邬家、民治,总装机11台1975千瓦。
进口放水流量13.0立方米每秒,高程为189米,坡降1/8000。当渠段边坡系数为1时,渠底宽7.5米,水深达2.3米。渠道从坝后跨甘棠江,经九屋乡与社江河相立交,绕山穿湘桂铁路、桂黄公路到刘家村,穿过漓江到桂林东郊接灵川大圩镇。设计灌溉面积14.06万亩,1977年有效灌溉面积12.7万亩。
甘棠江左侧,输水流量1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支渠有:
黄岭隧洞支渠:隧洞长808米,涵洞长200米,渠道长11.49公里。1972年9月开工,1975年9月竣工通水。放水流量1.2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11060亩。
双潭支渠:建有反虹管1条,长780米;渠道长9公里。1971年开工,1973年竣工通水。放水流量1.1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1.1万亩。
龙门支渠:渠道长9.7公里,放水流量1.5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21560亩。
西干渠:进口放水流量24.5立方米每秒,高程为181.2米,坡降1/8000,当渠段边坡系数为1时,渠底宽7.3米,水深达3.2米。自枢纽向西行,经潭下镇的枣木、黄田、大庙去定江乡的金陵进临桂区庙头会合潦塘河引水到二塘、四塘直达界牌圩。设计灌溉面积29.8万亩,1977年有效灌溉面积28.14万亩。
甘棠江右侧,输水流量1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支渠有:
蔡岗支渠:渠道长5.3公里,放水流量2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12954亩。
甘棠湖支渠:渠道长19公里,放水流量3.6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47055亩。
白鹤支渠:渠道长13.0公里,放水流量2.1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20536亩。
秧塘支渠:渠道长14.66公里,放水流量4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40852亩。
桂林支渠:渠道长15.13公里,放水流量3.6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39905亩。
马面支渠:渠道长27.9公里,放水流量5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61975亩。
渠系附属建筑物
全灌区渠系共有大小附属工程2672座。其中:斗口1262座,测流桥28座,隧洞4条,渡槽84座,反虹管17座,分水闸41座,节制闸40座,泄洪闸101座,入水口173座,侧堰31座,跌水32座,排水涵洞135座,输入涵洞13座,铁路涵16座,公路涵桥、人行桥527座,虹吸泄管3座。其中较大建筑物有:
甘棠江渡槽:位于大坝下游东干0+800米处,槽线位置于1961年选定,1962年2月动工,1964年完工。由中南建筑二公司承建。渡槽上部为封闭整体结构,下部采用混凝土重力式槽墩。全长420米,河床部分用20米跨度的3跨连续空心梁连接。共24跨23个墩。槽身过水断面为矩形,净宽3.2米,净高2.35米,纵比降1/1000。进口高程186.43米,过水深2.05米。
漓江反虹管:位于东干38+685米处,1958年10月9日开工修建,1959年4月2日竣工,反虹管从进口到出口总长为458.3米,管身长402米,直径1.8米,过水流量5立方米每秒,进口高程170米,出口高程168.5米,管体为木质结构,外壳采用直径为12毫米、间距为7厘米的钢筋加固,1966年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库区环境
甘棠江属山区河流,河谷间有小片盆地,河窄流急,源高谷深,覆盖竹木,集流条件良好。尤其是库区内七都河部分是一开阔的河谷地带,地势平坦,覆盖层厚,蓄水条件好。库区地下水位高于水库正常水位,无外泄之虞。坝址位于峡谷出口处,河谷呈不对称U型,宽100米,深10米,两岸基岩出露,岸坡陡峭,适宜筑坝。坝下游为大片岩溶溶蚀平原,地形较为平坦,耕地集中,有利于自流灌溉。
甘棠江主源出才喜界东坡,距大坝33.7公里。水库控制集雨面积为474平方公里,河床坡降5%,人类活动影响较少。该库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南岭山脉南侧,属暴雨中心地带。年平均气温18.9℃,多年平均降雨量2400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905.7毫米,多年平均入库流量26·5立方米每秒,枯水期流量3.5立方米每秒;千年一遇洪水流量4760立方米每秒,可能最大洪水流量9060立方米每秒;1915年最大洪水流量3080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来水量8·4亿立方米。
规划设计
在1956年国家水利部安排的西江流域规划选点中,狼集水库被列为开发的80个大型灌溉水库之一。1957年5月由桂林专署水电局在临桂区六塘水利会议上提出开发此项目,并组织县水电局、专署水电局规划队进行规划。规划时坝址选在狼脊村附近,命名狼脊水库。1957年12月至1958年6月,行署水电局配合自治区水电厅勘测设计处进行查勘、测量与地质钻探,1958年6月至9月由自治区水利厅支援桂林地区工作组的技术干部,配合行署水电局组成狼脊水库设计组进行初步设计。原工程方案为截拦甘棠江支流东江和田河(即西江)的来水,集雨面积284平方公里。经计算,由于不能满足灌溉用水的要求和施工场地狭窄,施工布置困难,土坝渡汛难度大,故将原规划的狼脊坝移往下游1400米的青狮潭峡谷处,这样能拦截甘棠江上游东江、蓝田河、七都河3条支流的全部来水,集雨面积达474平方公里,有较大的水库库容和较宽的施工场地。初步确定该工程以灌溉为主,灌溉面积61.8万亩,采用多年调节。坝型定为土坝,坝高56米,库容3.35亿立方米。1958年9月由桂林专署水电局完成《临桂县青狮潭水库工程设计书》。同年12月18日在施工中改变设计的有3处。①由涵洞导流改为明渠轮回导流;②隧道中心轴线出口向左移动16度;③坝轴线左岸不动,右岸向上游移动7米,粘土核心墙槽面宽从100米改为30米。
1959年5月自治区水利电力会议以后,决定将工程枢纽转请区水电厅设计院重新设计。同年9月,设计院完成扩大初步设计并提交《甘棠江青狮潭水利电力枢纽初步设计书》,灌溉面积60万亩,电站装机1.2万千瓦;桂林专署水电局编写出《渠道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书》。1961年11月提出改建设计报告,设计选定正常高水位225米,相应库容4.2亿立方米,设计洪水500年一遇,校核洪水2000年一遇。1963年水电部批复:关于工程防洪标准改按1级标准考虑,即按一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校核。统一正常蓄水位为225米。同意另在左岸开凿一条直径为6米的隧洞辅助原溢洪道泄洪及放空水库等。1963年3月设计院编制了《青狮潭灌区补充初步设计书》。1964年11月设计院编写了《青狮潭水电站泄洪放空隧洞设计方案补充论证报告》。1966年8月根据自治区党委关于“电站建设备战要求的请示”的批复,设计院完成《青狮潭水电站厂房及放水设施修改初步设计》。将原地面厂房改为地下厂房;利用灌溉发电隧洞另开支洞放空水库,左岸泄洪洞停建。1975年全国防汛和水库安全会议要求:以可能最大暴雨和洪水作为保坝标准进行水库复核加固。1979年10月设计院完成《青狮潭水库安全复核和加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设计洪水为千年一遇,校核洪水为可能最大洪水。确定坝高62米,水库总库容6亿立方米,灌溉面积43.86万亩,发电装机容量1.28万千瓦。
工程建设
工程于1958年9月20日破土动工,1961年基本完成大坝、溢洪道、灌溉发电引水隧洞等主体建筑物。1961~1964年,东西干渠相继建成通水。从此,灵川县、临桂区二县及桂林市郊区数十万亩干旱土地得到自流灌溉,变成旱涝保收的肥沃良田。1966年7月开始水电站地下厂房的施工,1969年5月16日、9月5日、11日、29日和1972年6月27日4台机组先后安装、调试并网发电。
投资及效益
国家投资
工程自1958年开工至1987年止,累计完成:土方1523.53万立方米;石方108.05万立方米;混凝土12.73万立方米;国家投资7465.53万元,其中枢纽(包括电站)投资4671.2万元;灌区工程投资2461.93万元;搬迁安置费332.40万元(1967年前搬迁费已算人工程)。
直接效益
青狮潭电厂1969~1990年累计发电10.8亿千瓦,累计电费收入6117.14万元;
灌区范围包括桂林市的灵川县和临桂区两县及叠彩区、象山区、雁山区、秀峰区、七星区共15个乡(镇)。
灌区工程管理处1960~1990年,灌溉面积由2万亩发展到42.24万亩,累计总收入1977.06万元(其中水费收入累计为1015.92万元)。
2012年,青狮潭水库共完成农业灌溉供水41800万立方米,实现农田灌溉面积30万亩,青狮潭水库还成功抵御了6次大的强降雨过程,极大地减轻了漓江流域的防洪压力,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提供安全保障。
间接效益
青狮潭水库建成后28年,甘棠江沿河两岸未发生过洪水泛滥;8.4亿立方米来水被水库拦蓄,浇灌着灵川县、桂林市、临桂区42万亩良田,灌区人民再碘化钠、旱灾害威胁,生产、生活安定。
青狮灌溉区1960年灌溉面积仅有2万亩,1980年发展到42.24万亩。据1985年调查灌区水稻种植面积中,早晚稻种植面积增加(早稻占46.35%,晚稻占39.81%),而中稻种植面积减少(仅占13.84%)。粮食产量从1965年的0.9亿公斤,到1980年达1.23亿公斤;1990年达到1.5亿公斤,18年间累计增产粮食34.48亿公斤。从1980年至1990年,灌溉面积均为42万余亩。
青狮潭电厂1969~1990年,累计发电量10.8亿千瓦小时,灌区渠道跌水电站1973~1990年累计发电0.72亿千瓦小时,合计11.52亿千瓦小时,按以70%用于乡、县企业生产计,一千瓦小时电按最低标准的产为2.7元计,总产值18.7亿元。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需水经济作物增加,水浇地不断扩大,鱼塘、莲藕塘、马蹄田逐日增多;昔日的荒地山坡,很多已变成柑橘属基地。据统计1979~1990年,潭下镇柑桔面积由48亩、产量78.4吨发展到13394亩,产量7252吨;九屋乡柑桔面积由248亩、产量9.4吨发展到5795亩、产量1225吨。青狮潭库区内1980~1990年,国家投资39.33万元扶助搬迁户种果树,现人均有果树34株,果子收入已占其农业收入的50%以上。
1983年初,从水库调水入漓江试验成功。1984年区水电厅发了《关于自今年起开始从青狮潭水库调水以改善漓江枯季旅游通航的通知》,有效地协助桂林市解决供水难的问题。
1970年至1982年之间,水库接待了丹麦、意大利、日本、苏联、泰国、美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和游人6700多人次。1977年美国前国防部长詹姆斯·施莱辛格、苏联外交部副部长等也先后来参观游览。1982年青狮潭水库被国务院、中共中央军委列为“乙类旅游点”。1985年以来,有国家体育、水利等部门和外商竞相投资开发。1992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建立“青狮潭旅游开发区”,当年游客计7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