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救荒野豌豆

救荒野豌豆

救荒野豌豆(拉丁学名野豌豆属 sativa L.),别名野豌豆(中药名)、马豆草,为豆科野豌豆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5~90(105)厘米,茎斜升或攀缘,单一或多分枝,具棱,被微柔毛,先端圆或平截有凹,具短尖头,基部楔形,侧脉不甚明显,两面被贴伏黄柔毛,种子4~8粒,圆球形,棕色或黑褐色,种脐长相当于种子圆周的1/5;花期4~7月,果期7~9月。

救荒野豌豆原产于欧洲南部、亚洲西部,在中国各地广泛分布。主要生长在海拔50~3000米的荒山、田边草丛及林中,海拔横跨盆地到高原。其味甘、辛,性温,含萜类、黄酮类、氨基酸等,有着补肾调经、祛痰止咳的作用,主治肾虚腰痛、遗精、月经不调、咳嗽痰多、外用治疗疮。

来源

救荒野豌豆指的是豆科植物救荒野豌豆的全草或种子。

采收加工

救荒野豌豆通常在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

救荒野豌豆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5~90(105)厘米,茎斜升或攀缘,单一或多分枝,具棱,被微柔毛;偶数羽状复叶长2~10厘米,叶轴顶端卷须有2~3分叉;托叶形,通常2~4裂齿,长0.3~0.4厘米、宽0.15~0.35厘米;小叶2~7对,长圆形或近心形,长0.9~2.5厘米、宽0.3~1厘米,先端圆或平截有凹,具短尖头,基部楔形,侧脉不甚明显,两面被贴伏黄柔毛;花1~2(4)朵腋生,近无梗;花尊钟形,外面被柔毛,尊齿披针形或锥形;花冠紫红色或红色,旗瓣长倒卵圆形,先端圆,微凹,中部缢缩,翼瓣短于旗瓣,长于龙骨瓣;子房线形,微被柔毛,胚珠4~8,子房具短柄,花柱上部被淡黄白色毛;荚果线长圆形,长4~6厘米、宽0.5~0.8厘米,表皮土黄色,种间缢缩,有毛,成熟时背腹开裂,果瓣扭曲;种子4~8粒,圆球形,棕色或黑褐色,种脐长相当于种子圆周的1/5;花期4~7月,果期7~9月。

分布范围

救荒野豌豆原产于欧洲南部、亚洲西部,在中国各地广泛分布。另外,俄罗斯、朝鲜、日本亦有分布。

栖息环境

救荒野豌豆主要生长在海拔50~3000米的荒山、田边草丛及林中,海拔横跨盆地到高原。

繁殖方法

救荒野豌豆主要是播种法繁殖。

主要用途

救荒野豌豆为绿肥及优良牧草,全草可药用,嫩苗也可食用,但其茎叶及种子有一定毒性,尤其是开花结果期,毒性更强。在澳大利亚、中国和埃塞俄比亚的旱地农业区,由于其耐旱和与其他豆类相比养分需求非常低而得到种植。

害虫与病害

攻击救荒野豌豆的害虫包括、豌豆蚜虫玉米螟草地贪夜蛾和卷叶螨属的蜘蛛螨。此外,还有着白粉病真菌。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救荒野豌豆.植物智.2024-08-25

..2024-08-25

山野豌豆. 宏观生物学之窗.2024-08-25

..2024-08-25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