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雀
大海雀(粉黛:Pinguinus impennis),是一种不大会飞的水鸟。
分类与进化
大海雀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趋同进化的例子。它看起来像企鹅,但实际上和企鹅一点关系也没有,反而与崖海鸦、刀嘴海雀,甚至北极海鹦存在血缘关系,它们才是大海雀的近亲。不过,大海雀之所以看起来像企鹅,是因为它们的生活方式极为相似。大海雀的喙呈扁平状,因此在水中不会受到太大的阻力。它的身体是完美的流线型,而且表面光滑,两翼短小,完全符合流体力学原理,游动的速度非常快。再往下看,它的双脚非常靠近身体后部。这些特征让大海雀在水中像鱼雷一样灵活、具有攻击性。
海鸦和刀嘴海雀或许是现存的与大海雀关系最近的亲戚,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巨大差异。崖海鸦有一对很长的翅膀,很显然,它是一只具备飞行能力的鸟。但是,大海雀的翅膀非常短,它们不可能依靠这样的翅膀飞上天空。不过,大海雀与海鸦的相似之处并非表现在空中,而是在水下。
在进化中,大海雀所付出的一切可以说是巨大的牺牲。为了适应环境,成为潜水高手,它们放弃了自己的飞行能力。大海雀很可能是曾在北半球生存的、技术最高超的潜水动物之一。这的确是演化史上的一个惊人转变。这一转变让大海雀成为了一种杀伤力极强的水下猎手。它们一年中有十个月都呆在海面上。但是,由于放弃飞行而成为水下猎手的大海雀,却也因此而有了一个致命的弱点。在陆地上,这种鸟行动笨拙,任何掠食动物的靠近都会让它们受到威胁;所以,它们的生存之道就是尽量远离天敌,但这并不容易。
形态特征
成年大海雀站立高75厘米至85厘米,重约5千克,在海雀科体型最大,翅膀长约15厘米,最长的翅10厘米左右,但不会飞行。它全身以白黑两色为主,形似企鹅,后背为黑色,胸部和腹部为白色。脚趾为黑色,脚趾间的蹼为棕色。喙为黑色并有白色横向纹槽。夏天,每只眼睛和喙之间有一小块白色的羽毛斑点;冬天, 这些斑点会消失进而长出延伸与两眼间的白色带状羽毛。眼睛的虹膜呈红褐色。
幼鸟略有不同,喙上的横向纹槽不明显,在脖子上也黑白混杂的颜色。
外观略似企鹅,而英语中为企鹅命名,其实也是出于误认与本鸟近亲。
物种对比
生活习性
大海雀为水生鸟,它可以使用翅膀在水下游泳。通过对芬克岛(Funk Island)上残留的大海雀的骨骼研究,和依据其形态而进行的生物学推断,它们的食物可能主要为12厘米至20厘米的鱼,但偶尔也捕食更大的鱼,甚至超过自身体长的一半,其中大西洋鱼(Atlantic menhaden)和柳叶鱼(Capelin)可能会尤其受大海雀的欢迎。
大海雀也捕食圆鳍鱼(lumpsuckers)、杜父鱼(短角床杜父鱼)、鳕鱼(Cod)、甲壳亚门(crustaceans)和太平洋玉筋鱼(Sand lance)。大海雀早成雏吃浮游生物,也可以将喙伸进雌鸟嘴里,吃反后的鱼类和甲壳类动物。
生长繁殖
大海雀在多岩石孤岛繁殖,每年产一枚蛋,他们并不做窝,仅产在露天的地面上,并在6月份进行孵化。蛋白色偏黄,夹杂有黑灰色的斑点和条纹,而且经常在较大的一头聚集明显。
大海雀“夫妻”之间非常恩爱,孵化时双方交替进行,经过四周的艰辛与期待,雏鸟才会出壳,雏鸟生长极快,三周后便可出巢。
天敌
在陆地上,大海雀行走较为缓慢,在一些起伏的地面上,有时也要用翅膀帮忙。大海雀天敌很少,主要是大型的海洋哺乳动物和一些猛禽,而且它们天生不怕人类。
因为它们不会飞行、行走缓慢、不怕人类等种种特性,遭到人类以获取肉、蛋和羽毛为目的的大量屠杀,此外也有一些作为博物馆标本和私人收藏而被杀害。
分布范围
它们分布于大西洋地区。范围南至西班牙北部,北达加拿大、格陵兰岛、冰岛、法罗群岛、挪威、爱尔兰和英国。曾成群地繁殖于北大西洋沿岸的岩石岛屿(圣基尔达〔St. Kilda〕、法罗群岛、冰岛和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的芬克岛),向南远到佛罗里达、西班牙和意大利,均曾发现其化石遗体。
灭绝原因
大海雀灭绝的最主要原因是人类的屠杀。
人类屠杀大海雀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在加拿大的拉布拉多地区,宰杀大海雀的记录则可追溯至公元5世纪。此外,在纽芬兰岛一处公元前2000年墓穴的陪葬品中,也曾发现一件由200只大海雀皮毛制作成的衣服。尽管如此,在公元8世纪之前,人类对大海雀的宰杀对其整个物种的生存而言,并不构成很大的威胁。15世纪开始的小冰期对大海雀的生存产生了一定的威胁。不过那时候的猎杀行为并不会对大海雀家族的生存和延续构成威胁,真正让它们灭绝的还是16世纪到18世纪人类的屠杀行为。
16世纪,欧洲各地的探险家纷纷跨越大西洋、探寻新世界。法国的雅克·卡蒂亚就是其中之一。他的船在寻找西北航道的过程中,偶然来到了这些岛屿附近。对于饥肠辘辘的船员来说,这一发现犹如是上天的恩赐。他们在大西洋上航行了6到8周,生活非常艰苦,船上没有冰箱,只有干肉和腌肉,船员们急需补充蛋白质和食物。他们很幸运、能活着来到这里。所以,卡蒂埃沿着东北海岸航行,发现了这座平坦的岛屿,上面到处都是不会飞的海鸟时。人类的出现使得大海雀突然由猎手沦为了猎物。雅克·卡蒂埃之后,其他北上的欧洲水手也开始把这些住满大海雀的岛屿当做免费的饭店。但是,致使大海雀灭绝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因为水手们的贪吃,而是因为人类为索求羽毛滥杀行为造成的。
生态学家比尔在纽芬兰岛周围的岛屿上找到了一些金属碎片,就是来自当年煮大海雀用的超级大铁锅。许许多多的大海雀扔进锅里煮后拔毛(肉是次要的),可以被带回欧洲用来做床垫和时髦帽子的羽毛才是人们收集的关键。所以,脂肪肥厚的大海雀被拔光羽毛后,被直接当做促进燃烧的油料扔进了大铁锅下正在燃烧的火中。
1830年3月,一座海底火山突然爆发,大海雀的避难所随之消失在了巨浪中。不过,即使是大自然也没能让它们完全消失,大约40对大海雀逃过了这场劫难。这些鸟还有一个可以繁衍生息的地方,不过,由于那里距离大陆近了13公里,条件不是很理想。但是,1830年以后,这里却成了它们唯一的选择。这座最后的天堂就是艾尔帝。当大海雀来这里寻求庇护时,它们的遭遇逐渐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与关注。稀少的大海雀成了人们努力搜寻的目标。这样的大屠杀,再加,上后来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大海雀迅速走向灭绝。
最后剩下了大约40对大海雀来到了艾尔帝,这里成为它们暂时躲避灾难的避风港。但是不久,它们又被热衷于做动物标本的科学家盯上了。在科学家们的重赏之下,大海雀价格急剧攀升,一只大海雀甚至可以换几套房子,那些水手们自然拼命地寻找最后的大海雀。
1844年7月3日是大海雀的灭绝日。这一天,在冰岛附近的火岛上,最后一对大海雀在孵蛋期间被残忍的人类杀害。
名字被抢
500多年前,欧洲的早期航海家们在北极附近一些岛屿上,发现了大海雀。人们把这种可爱的大鸟称作“Penguin”。Penguin无忧无虑地生活在北冰洋周围平坦的岛屿上,自法国以西至挪威以北,从格陵兰、冰岛到拉布拉多,这些平坦的岛屿仿佛是它们的天堂,因为这些岛根本不适合会飞的海鸟栖息—它们需要有悬崖峭壁的岛屿,以便于起飞时借助上升气流。没有竞争,加之Penguin个个都是游泳健将,海里丰富的小鱼小虾足够填饱它们的肚皮,它们的数量一度非常可观。
后来,航海家们又来到南极,在一些岛屿居然看到了“他们所熟悉的北极动物”—南极企鹅。”Penguin! penguin!”人们欢呼着,以为这种可爱的动物分布在地球的两端(实际上它们亲缘关系很远)。
就在人们在南极欢呼发现Penguin的时候,北极的Penguin却遭遇了灭顶之灾。人们很快发现Penguin是一种极易获取的资源:在陆上它们不会飞,笨笨的,轻易就能把它们大群大群地赶进舢板或屠宰场。后来,人们开始吃它们的肉和蛋,穿它们的羽绒。
而由于Penguin体内富含油脂,直接把它们投入火堆就能燃烧,于是“煮Penguin燃Penguin”,成为当时的一道海上美食。
人们的出格行为带来了恶果。一边烤着Penguin火,一边大嚼Penguin肉的“好日子”没持续太久。在人类的猎杀下,Penguin很快濒危。直至1844年,最后一对Penguin夫妇也被为了获取高额赏金来搜寻标本的猎人当场毙命,包括最后一只Penguin蛋。
自此,Penguin的名字正式让给了南极的伙伴,译成中文就是“企鹅”。而货真价实的Penguin,后来被译作大海雀。
文化
为了纪念大海雀,美国鸟类学会主办的杂志被命名为《大海雀》,并以大海雀为封面。
19世纪80年代,小说家查尔斯•金斯莱在他的经典儿童作品《水孩子》中、以讽刺的手笔刻画了一个站在“孤独石”边的大海雀形象。
在2008年发行的5南极元纸钞的背面,印有大海雀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