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磨嘴子汉墓群

磨嘴子汉墓群

磨嘴子汉墓群在甘肃省武威市城西南15公里处的祁连山脉麓、杂木河两岸。这里地势起伏,形成丘陵地带。西依西山顶,东接沃野,其间阡陌纵横,有杂木河流过。这里很早以前就是便于人类居住、从事生产生活的好地方,因此不仅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而且有着极其丰富的汉朝墓葬。同时,磨嘴子也以出土大批汉简、木雕、丝、麻、草编织物等重要珍贵历史文物而闻名于世。

建筑特色

墓葬分布在一片土山形成的丘陵台地上,在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700米的范围内,墓葬密布,非常集中。墓葬一般均为土洞墓,由墓道、墓门、墓室3部分组成。规模较大的墓葬还有后室、侧室或耳室。墓道为斜坡式,墓门为过洞式连接沟通墓室。墓室多为长约4米、宽3米的长方形容穴,三人、双人、单人葬均有,葬具为木棺。由于这里土质含碱性大,土内又夹杂着种石蕊物质,土质非常坚硬,加之丘陵台地。地气干燥,具有保存地下文物的优越条件。因此,此处的墓葬及室内的随葬器物保存较好,特别是一些不易存放的木器、丝.麻、草编物等都能够保存下来,文物的蕴藏极为丰富。

磨嘴子汉墓群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地下文物宝库,1963年11月被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55年和1959年,甘肃省博物馆先后进行2次发掘,共清理汉墓37座,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其中第6号墓出土了9篇《仪礼》竹木简,首尾完整,次第可寻;第18号墓出土了王仗和“王杖十简”,编为1册,完整无缺。出土的这些竹、木简及王杖均为建国以来考古工作中的重大发现,为研究汉朝经学、版本学、校勘学、古文字学、简册制度、礼俗以及尊老、养老制度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轰动了史学界。经整理与研究,这些文物,除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成《武威汉简》并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外,同时先后在《文物》杂志、《考古》杂志、《考古学报》上以专著和论文的形式予以发表,对我国历史、科学等方面的研究都起了重大作用。

武威磨嘴子汉墓群,不仅出土了大量珍贵的简,也出土了许多木制明器,而且保存完好,颇具研究、观赏价值。

1972年再次清理发掘汉墓35座,出土了一大批陶、木、漆器以及丝、麻、草编等物。特别是48、49、62号3座墓出土的大型彩绘铜饰木招车,推算天文历数的本质仪器式盘,有铭文的漆耳杯,苇席胎套色印花绢,六博木俑,有铭文的毛笔、砚台等,都是很重要的历史文物。木质仪器式盘,是我国解放后的第一次发现,对研究古代天文、历法或复原已失传的天文仪器,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1981年以来,在这里又发现了“王杖诏书令”木简26枚,这是继“王杖十简”以后,又一次王杖简册的重要发现,解决了千百年来,特别是近20年来围绕“王杖”史学界提出的很多问题,经整理研究收入《汉简研究文集》。此外,还发现有两座汉朝壁画墓,是我国早期绘画艺术的实物资料,也是研究汉代绘画艺术的珍贵资料。

据了解,1999年时任日本秋田县知事的板东久美子与甘肃省副省长郭琨签署备忘录,提出双方共同发掘武威磨嘴子汉墓群。经省文物局、省考古所与秋田县埋藏文化财中心的协商、运作,国家文物局批准双方联合发掘磨嘴子遗址。根据协议,从2003年10月至2005年,双方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将对磨嘴子汉墓及新石器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明后两年进行修复文物、整理资料、编写田野考古发掘报告,出土文物所有权归中方。

主要景观

汉墓壁画

2003年10月17日,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日本秋田县埋藏文化财中心合作的武威磨嘴子遗址考古发掘,正式开工。这是甘肃省首次与国外进行的联合考古发掘。首次发掘,考古学家们就发现了两座汉朝壁画墓,它是我国早期绘画艺术的实物资料,也是研究汉代绘画艺术的珍贵资料。磨嘴子一号壁画墓是单室土洞墓,墓室保存得比较完整,壁上画有一幅墓主人出行狩猎图。

磨嘴子二号壁画墓是一座规模较大的横前堂、双后室土洞墓,画面分布在前堂后半部,顶端绘天体,有太阳、月亮、行云;后壁及两侧绘人物、鸟兽。人物有男有女,分别在做引体倒立、合掌静坐、四肢曲伸、举臂直立等导引行气的健身运动。这是继马王堆汉墓三号汉墓帛画导引图出土之后的又一幅导引图,也是我国最早的导引行气壁画之一。

在我国考古文物界,发现古代壁画的为数不多。这些得以幸存的壁画既向我们真实地展现了汉朝绘画艺术的成就,又使我们通过另一个侧面了解了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了解了他们向往幸福、追求美好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对人生的感悟。武威市的历史在这些壁画中渐渐变得更加清晰起来。

丝绸布袋

2005年11月中旬,武威市凉州区新华乡磨嘴子古墓群的一座土墩墓在雨水的冲泡中突然塌,露出许多文物。墓地看护人员立即向武威市文物部门进行了汇报。接到汇报后,武威市有关方面立即组织文物考古专家赶赴现场,对文物进行保护性发掘。在文物发掘现场,专家起获了一些木马、木牛、木俑等木制文物,但这些木制文物腐朽风化严重。随后文物考古专家又发掘出了一些漆器,仍然风化极为严重。当现场考古人员打开一具柏木制作的长方形棺木后,惊奇地发现里面竟然有一批珍贵且保存完好的丝制品。经过专家的初步鉴定,文物专家指出,此次出土的保存完好的珍贵丝绸文物属汉朝典型的丝绸织锦,在武威市尚属首次发现,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这批文物的出土,将有助于研究我国汉代的丝织品制作工艺及我国古代纺织业和古代丝绸之路的发展兴衰。

此次出土的丝绸文物为土黄色和褐色,有精美的纹饰,属于汉代典型的丝绸织锦,这些丝织品幅宽大约50厘米,长约1米,分为多块。在丝绸文物的正面,有特色鲜明的“广”、“山”等纹饰字样,并有时代特色明显的“青龙白虎”图案的纹饰。这些图案与此前新疆善出土的丝绸制品极为相似,这充分证明了武威市以及新疆是当时丝绸之路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必经通道。

在此次发掘的古墓中,一件造型独特状似肠胃的管状“布袋和尚”引起了所有研究人员的浓厚兴趣。这件布袋为红褐色,“布袋和尚”的两端用一根绳子连接起来,“古代人用这样的东西干什么呢?”“布袋”的用途成为此次文物发掘的一个重要谜团,“丝绸布袋文物”发掘后,有人曾推测这有可能是古代女性用来装生活用品及饰物的东西,类似于现代妇女的背包,但这种推测遭到部分考古人员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样的“装扮”不合乎当时女性生活的习惯,况且对于墓室主人的性别仍不能做出定论。古人用“布袋”到底是做什么用途?这一谜团至今没有被解开。

仰韶遗址

2005年7月,考古人员在磨嘴子发现了一处距今约4000年的甘肃仰韶文化马厂期新石器时代遗址。这次遗址发掘是武威市历史上较大的一次,共发掘甘肃仰韶文化马厂期墓葬76座、灰坑43座、居住遗址8座、窑址6座,出土的器物有彩陶罐、陶球、纺轮、石斧、石棒、石刀、骨珠等,另外还有一件珍贵的彩陶壶。

这片遗址范围较广,面积达上万平方米,考古人员对其中1000多平方米的遗址挖掘后发现,遗址内遗存物较多,层面内涵丰富。

层面有早期人类居住遗址、废弃的灰坑、烧器物使用过的窑址和新石器马厂期大量墓葬。其中人类居住遗址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圆形袋状土坑,直径1.8米,深1.2米;另一种为长方形土坑,形状奇特,有门道,门道中有主洞,坑内有储藏洞,灰坑呈圆形平底,较大的灰坑直径长达2米,深1.8米左右,坑内多为生活垃圾、草木灰,地上还夹杂着大量珍贵的软陶泥碎片。窑址呈长方形,均利用自然黄土层挖成,距地表0.3米—0.5米,窑内存有彩陶片、泥制红陶片等。墓葬基本为单人土坑葬。

瓮罐葬

2005年年底,历时3年的“中日武威磨嘴子联合考古发掘”工作基本结束,这一发掘工作前后总共进行了5次。在最后一次发掘中,新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竖穴土坑墓葬、瓮罐葬、陶窑以及房址等众多遗迹。其中,瓮罐葬属于马家窑文化的马场类型,在甘肃省属首次发现。

据这次考古的负责人介绍,“瓮罐葬”是儿童死后的一种埋葬习俗。在埋葬时一般陶罐口朝下,把陶罐的底部削掉,然后把死了的儿童蜷曲着放在陶罐里,再把底部盖上进行掩埋。据说这种埋葬方式早在6000年到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中就已经出现,当时人们把非正常死亡的儿童装在陶罐里,埋在居住的周围,目的是寻求心灵的安慰。后来,虽然经过2000多年的演变,用陶罐装儿童尸体的埋葬习俗却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

据悉,这次考古一共发现了25座“瓮罐葬”,不过仅在一座里面发现了儿童的尸体骨骸。此间专家称,这个问题还是一个谜,其他的是被泥土腐蚀了,还是压根就没有埋进去,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考证。

有关专家认为,从这次发掘出的一千多平方米遗址和七十多座墓葬以及一些珍贵的文物可以看出,当时的甘肃武威是一个繁华的地方,经济非常发达。

参考资料

黄花城水长城.黄花城水长城.2021-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