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凡·德·威尔德
亨利·凡·德·威尔德(Henry van de Velde)全名亨利·克莱门斯·凡·德·维尔德(Henry Clemens Van de Velde),1863年4月3日出生于比利时城市安特卫普,1957年10月25日在瑞士苏黎世去世。威尔德是比利时建筑师、设计师、教育家,被认为是新艺术运动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之一,对德国建筑和设计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亨利·凡·德·威尔德于1880年开始学习绘画,在绘画领域取得了初步成功后,在1882年放弃绘画,转向装饰艺术和室内设计。威尔德是新艺术运动的先驱,设计了多个标志性建筑,包括勒林别墅、埃舍别墅、哈根福克旺博物馆等。1899年,威尔德定居魏玛,并与魏玛大公合作建立了魏玛工艺美术学校,即包豪斯的前身,同年,他成为布鲁塞尔艺术家团体“Les XX”的成员。
威尔德于1914年设计了德意志制造联盟剧院,并于同期就设计理念问题在工业联盟会议上与赫尔曼·穆特修斯发生分歧,随着威尔德在辩论中胜利,他的设计思想对20世纪的德国建筑产生了长期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威尔德辗转于比利时、瑞士、荷兰等地,于1925年开始投身教育事业,在根特大学做教授,并创立了建筑和视觉艺术学校“La Cambre”。1957年10月25日,威尔德在瑞士苏黎世去世,享年94岁。
人物生平
1863年4月3日,亨利·凡·德·威尔德出生于比利时城市安特卫普,他于1880年开始学习绘画,师从安特卫普艺术学院的查尔斯·韦尔拉(Charles Verlat)和巴黎的艾米尔·奥古斯特·卡罗卢-杜兰(Émile Auguste Carolus-Duran)。
作为一名年轻画家,他深受保罗·希涅克和乔治·修拉的影响,很快成为了新印象派风格的拥护者,威尔德于1889年加入了在布鲁塞尔成立的艺术家团体“Les Ving”,文森特·梵高曾在俱乐部的年度展览中展出自己的作品,威尔德成为了最早受到这位荷兰画家影响的艺术家之一。
1982年,威尔德放弃绘画,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装饰艺术和室内设计之中,他的第一次设计案例是自己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于克勒地区的房子(布罗门沃夫别墅),此次设计的灵感来自于英国和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
1895年,威尔德为巴黎塞缪尔·宾(Samuel Bing)开设的画廊“L'Art Nouveau”设计了室内装饰和家具,这次设计被认为是新艺术运动的开始。
之后,威尔德通过《Innen-Dekoration》等期刊在德国曝光自己的作品,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设计了荷兰的勒林别墅(Villa Leuring)和开姆尼茨的埃舍别墅(Villa Esche),展现了自己的新艺术建筑风格。他还设计了哈根福克旺博物馆(现卡尔恩斯特奥斯特博物馆),以及操刀了魏玛的尼采故居的内部设计。
1894年,威尔德于玛丽亚·塞特(Maria Sèthe)结婚,玛丽亚·塞特是一位来自德国血统的画家和钢琴家。
1899年,威尔德定居魏玛,并于1905与魏玛大公一起在那里建立了大公工艺美术学校(包豪斯学院的前身)。
1911年,威尔德受托设计香丽舍剧院,他热切地抓住了这一机会,设想了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准备将前厅、剧院礼堂和较小的舞台堆叠在一起。威尔德邀请了佩雷特兄弟作为混凝土建筑专家参与设计,但后者利用民族主义论点将范德维尔德赶出了该项目(威尔德是在德国执业的比利时公民)。于此同时,威尔德在德国也不断遭受保守传统主义者和民族主义改革者(如赫尔曼·穆特修斯或保罗·舒尔茨-瑙姆堡)的攻击,被视为可疑的“外国人”。
顶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威尔德在1914年接受了为第一届德国制造联盟展览而建造的剧院的委托,他恢复了自己早期将功能性与新技术结合的能力,并将它们融合成一个综合体,德意志制造联盟剧院的设计获得了成功,批评家评论道:“威尔德是少数没有成为新古典主义或新比德迈耶的牺牲品的建筑师之一。”
尽管威尔德是比利时人,但他仍在德国制造联盟(Deutscher Werkbund)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联盟旨在建立设计师和工业之间的联系,以改进和推广德国设计。
1914年,威尔德在工业联盟会议上与赫尔曼·穆特修斯发生分歧,威尔德呼吁维护艺术家的个性,而赫尔曼则坚持推动设计的标准化。经过激烈的辩论,穆特修斯不得不收回他的观点,因为他已经将这德国制造联盟推向了崩溃的边缘,威尔德的设计思想得到认可,对20世纪的德国建筑产生了长期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威尔德作为外国人被迫离开魏玛,回到祖国比利时,他在之后先后定居于瑞士和荷兰,期间设计了位于奥特洛的库勒-穆勒博物馆。
1925年,威尔德开始投身教育事业,他被任命为根特大学艺术史和考古学院教授,1926年至1936年期间,威尔德在根特大学教授建筑和应用艺术。1926年,威尔德还在布鲁塞尔创立了建筑和视觉艺术学校“La Cambre”。
威尔德在建筑和设计领域的实践也没有停止,1933年,他受托为一个大学图书馆(Boekentoren)设计新建筑,该建筑于1936年动工,但直到二战结束才完工,由于预算问题,最终的建设与最初的设计并不完全相符,例如,阅览室地板是用大理石制成的,而不是范德维尔德最初打算用的黑色橡胶。
二战期间,威尔德是国家重建总委员会建筑部主任,但在战后他受到通敌的指控,尽管后来被判无罪,但威尔德还是在妻子去世后移民瑞士。1947至1957年,他一直与女儿住在瑞士奥贝拉格,威尔德在那里撰写回忆录,直至他94岁去世。
设计思想
19世纪下半叶,维多利亚时期的装饰风格依然盛行,设计领域仍然沿袭历史传统,盲目追求奢靡的装饰。与此同时,新艺术运动兴起,威尔德主张设计应该摆脱对传统风格的机械模仿,而是根植于自然且超越自然。他强调产品不仅要注重美感,还应具备实用功能,体现出对“功能大于形式”的现代主义理念的倾向。
威尔德还认为,设计的灵感应该源于自然,并在设计过程中将自然元素融入其中,表达出真实的情感和体验。这并非简单地模仿自然,而是一种情景的交融,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他的作品通常采用流畅的曲线,但却避免过度繁琐的装饰。
在新艺术运动中,许多设计师对工业化的挑战表现出怀疑甚至排斥的态度,对机械化生产持否定态度。然而,威尔德则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观点:他不仅肯定机械化生产,而且明确提出了技术第一性原则,强调在工业产品设计中要积极肯定技术,支持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同时反对纯粹追求艺术性的倾向。在1914年,他与德意志制造同盟的穆特修斯就标准化问题展开论战,最终威尔德胜出,彰显了他对技术在艺术中独特观点的强大影响力。
此外,威尔德的立场还体现了对理性的坚持。从18世纪伊曼努尔·康德到19世纪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德国古典哲学一直探讨人的理性的核心问题。威尔德明确地断言:“所有工艺美术品及装饰品的设计思路从根本上都来自于一个唯一的源泉——理性。”他的言论表达了对理性思维的深刻信仰,将其视为所有工艺美术品设计的根本出发点。
个人作品
1896 凡德威尔德住宅(布鲁塞尔)
1898 Keller und Reiner美术馆室内设计(柏林)
1901 Folkwang博物馆室内设计即现在的Karl Ernst Osthaus博物馆(德国,哈根)
1903 Kessler 住宅(改建)
1904 工艺美术学校(德国,魏玛)
1906 Osthaus住宅(德国,哈根)
1906 撒克逊工艺美术学校
1905-1906 魏玛工艺与实用美术学校的员工宿舍
1912 Durkheim住宅(德国,魏玛)
1914 德意志制造联盟剧院(德国,科隆)
1921 凡德威尔德住宅(荷兰,瓦森纳)
1927 凡德威尔德住宅(比利时)
1930 沃尔夫斯住宅(布鲁塞尔)Wolfers House, Brussels.
1937 世博会比利时馆(巴黎世博会)
1939 世博会比利时馆(纽约世博会)
1939 比利时根特大学图书馆
人物评价
“范德维尔德是过度装饰的敌人,他并不是他那个时代最受珍惜的艺术家。他留下的作品表明历史对他是多么不公平。”——Jean-Pierre Stroobants, 《世界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参考资料
Henry van de Velde.britannica.2023-12-28
Henry van de Velde (1863-1957).mahlerfoundation.2023-12-28
Activiteiten Henry van de Velde door derden.kmkg-mrah.2023-12-28
HENRY VAN DE VELDE.focusonbelgium.2023-12-28
Discontinued by Mobilization – Henry van de Velde, the Theater in Cologne and Werkbund Reform.openedition.202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