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吊丝竹

吊丝竹

吊丝竹(学名:牡竹属 minor)为禾本科牡竹属下的一个种,乔木竹亚科。竿高可达2-8米,梢端作弓形弯曲或下垂。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等地,云南省、浙南有引种栽培。花期10-12月。具有观赏、笋材等多用途,可用于营造大型绿色竹子长廊和生态与经济两用竹林,也是公路绿化、江河、湖岸、广场、围墙等地带的理想布景植物。

形态特征

乔木状竹类植物。地下茎合轴型。竿近直立,竿较矮小症(高5-8米,直径4-6厘米),梢端作弓形弯曲或下垂;节间浅黄色,间以5-8条深绿色纵条纹,长30-45厘米,无毛,幼时密被白粉,尤以被鞘掩盖部分为甚;竿壁厚5-5.6毫米;竿环平坦;箨环稍隆起,常留有残存的箨鞘基部;分枝习性高,枝多条,束生于每节,主枝不很显著。

箨鞘早落性,革质,鲜时为草绿色,呈圆铲状,背面被贴生褐色小刺毛,在基部尤甚;箨耳极小,长3毫米,宽1毫米,易脱落;箨舌高3-8毫米,边缘被细流苏状毛,其中以两侧的毛茸较长(为6-8毫米);箨片外翻,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10厘米,背面无毛,腹面的基部及两边缘均生有细小刺毛。

末级分枝常单生,枝环显著隆起,节间无毛而有光泽,枝上端具3-8叶;叶鞘起初疏生小刺毛,以后则无毛;叶耳和鞘口毛均无;叶舌高1毫米,上缘有细齿裂;叶片呈长圆状披针形,一般长10-25厘米,宽1.5-3厘米(但大型的可长达35厘米,宽7厘米),基部圆,先端细长渐尖,两表面均无毛,下表面近似有白粉,其色灰绿,次脉8-12对,小横脉在叶片下表面清晰可见。

花枝细长,无叶,节间长2-3.5厘米,一侧稍扁或具宽的纵沟槽,被有锈色柔毛,尤以扁平或沟槽处为密集,每节着生假小穗5-10枚,小穗体扁,卵状长圆形,长约1.2厘米,宽4-7毫米,鲜时呈紫茄色,干后变为棕黄色,含小花4或5朵,先端张开;颖三片,宽卵形,长6毫米,宽4毫米,无毛或近于无毛,边缘生纤毛;外纸质或稍变硬,广卵形或心形,长9-11毫米,宽5-6毫米,近于无毛(上部小花者疏生微毛),先端尖,具小尖头及不明显的多条纵脉,边缘具纤毛;内稃先端2裂,质薄,窄披针形,长6-8毫米,宽2毫米,背面疏生细毛,边缘及两脊上均具纤毛,脊间有不明显的3脉,先端锐尖;花药黄色;长5-6毫米,药隔向上伸出成为具毛的小尖头,在小花成熟时,整个花药能伸出花外;雌蕊除基部外遍体生细绒毛,子房卵形,花柱细长,柱头单一,常卷曲,具帚刷状毛茸。

果实长圆状卵形,长约5毫米,直径3.5毫米,先端具喙,其上还生成小刺毛,其余各处则无毛。果皮褐色,上半部质较硬,其色较淡而有光泽,下半部质薄,色深而晦暗并具腹沟。花期10-12月。

生长环境

吊丝竹性喜温暖湿润,最适宜生长在北纬26.5°以南。要求年平均气温18-22℃,比绿竹较耐寒,但最低气温不低于-6℃,且低温不能持久。要求全年无霜或霜期较短,年降水量在1200-2000毫米。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广,喜土层深厚、疏松、湿润、肥沃、富含腐殖质的酸性至中性砂质壤土或砂质土种植;但在土壤干燥瘠薄、石砾多的山坡地亦能适应。

分布范围

吊丝竹主要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等地。云南省、浙南有引种栽培。

繁殖方法

丛生笋用竹的繁育都是采用母竹分移栽的方法,这种带蔸移栽技术简单,生长快,普遍被竹农所采用。花吊丝竹也不例外,其主要繁育方法:

圃地选择:根据花吊丝竹的生长特性,应选择交通方便、阳光充足、地势平缓、排水良好、利于管理的山坡地或抛荒地营建花吊丝竹母竹繁育圃。

种植:花吊丝竹栽植前,每穴应施过磷酸钙l千克+腐熟农家肥30千克,然后与表土拌匀于穴底,穴表面20-30厘米回填表土种植。种后浇足定根水,用稻草覆盖在竹蔸处即可。花吊丝竹种植成活后,应套种科饭1号绿肥200穴,株问套种。种植当年锄草培土2次。施追肥2次,种植后2个月第1次施尿素250克/株,8-9月份第2次施复合肥500克/株。11月份可将新竹市尾梢勾除,促进根系和笋芽生长,第2年春即可挖苗移栽。

栽培技术

吊丝竹的栽培技术包括扒土晒目、覆土施肥、竹林结构调整等。扒土晒目是在来年开春3月份,将竹丛的根蔸部位表土扒开,铲除周边杂草及老竹蔸,使留养的竹蔸基部的笋目暴露出来,让所有的笋目能够接触阳光的暴晒。覆土施肥是花吊丝竹成林提高产笋、产竹的一个关键环节,一年的施肥安排3个阶段。竹林结构调整是在种植后第3年进入产笋期,每丛保留8-10株1-2年生,且生长健壮粗大、无病虫危害的竹株。

病虫防治

花吊丝竹竹林造成主要危害的害虫有竹象鼻虫竹蚜虫、竹卷叶虫、竹欧洲尘螨等。

象鼻虫

竹笋象鼻虫,每年发生1代,6月中旬至7月上旬是危害盛期。竹象鼻虫的幼虫蛀食竹笋,引起竹笋败退、腐烂、倒折;成虫啃咬竹笋,吸取竹汁,危害处成孔洞状,使竹笋不能成竹,即使成竹后,节间缩短,竹材变形干脆、易折,严重影响竹材的质量和产笋量。特别是花吊丝竹,竹笋含氨基酸、谷氨酸等较其他竹笋要高,笋味鲜甜,笋质脆嫩,极易受竹象鼻虫的危害。

防治方法:一是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虫出土盛期,利用假死性,在上午8-11时、下午3-5时,成虫交尾、产卵等活动时,将其捕杀,连续捕杀几年效果很好;二是在冬春季结合竹园松土、培土,破坏茧室,使成虫不能出土而死亡;三是及时挖除被危害过的竹笋,消灭笋内幼虫;四是用90%敌百虫500倍液在出笋前喷杀。出笋后每隔1周喷施1次,连续喷2-3次,对杀虫脒保笋效果较好。但应注意喷药后半个月内不可挖笋。

竹蚜虫

竹蚜虫主要发生于3月下旬至7月中旬,在通风不良的茂密竹林及污浊环境和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容易发生,常群集于叶背或竹秆上吸食液汁。被危害后的竹株轻则影响发笋,重则竹叶易枯黄脱落,甚至整株或整丛枯死。

防治方法:一是结合除草抚育管理,伐除过密竹枝和老残病竹,改善竹林卫生,增加光照、通风,创造一个不利于蚜虫生长蔓延的环境。二是在竹蚜虫盛发期,可用无残毒的茶子饼浸泡的水浇喷效果很好。选用药物残毒期短的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或25%爱卡士乳剂800倍液涂秆、喷施防治,每10d喷施1次,连续2-3次,效果显著。三是加强检疫,不用带有竹蚜虫的竹做母竹,人为控制竹蚜虫的扩散和蔓延。四是保瓢虫草蛉天敌昆虫

主要价值

花吊丝竹可用于营建笋用竹林和工业原料用材林;也可用于营建水土保持生态防护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还可在公园、湖岸用于营建大型绿色竹子长廊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搭配布景的观赏竹种;是笋用、景观绿化两用林。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