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虫
喇叭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属于原生动物,多见于生物膜内,活性污泥中不常见,需要用显微镜观察。
喇叭虫虫体呈喇叭状,少数会出现圆筒形,身体上布满了纤毛,体前端小膜口缘区长有许多按顺时针排列的小膜结构,大多数喇叭虫可通过小膜的运动,将细菌、藻类、原生动物等旋转导入胞口内,食物泡中的残渣,经体上方伸缩泡旁的胞肛排出体外。喇叭虫常见的种类有5种,包括紫晶喇叭虫(S.amethystinus)、天蓝喇叭虫(S.coeruleus)、多态喇叭虫(S.polymorphus)、带核喇叭虫(S.roeseli)和多形喇叭虫(S.multiformis)。
常见种类
有5种,它们是紫晶喇叭虫(S.amethystinus)、天蓝喇叭虫(S.coeruleus)、多态喇叭虫(S.polymorphus)、带核喇叭虫(S.roeseli)和多形喇叭虫(S.multiformis)。
生存环境
极少数喇叭虫(如紫晶喇叭虫)由于体内有共生绿藻门为光自养型营养。喇叭虫常用后端固着器附于它物上,遇刺激全身收缩,也可利用体纤毛和前端一系列小膜的摆动,在水中遨游。也有极少数种类,象缪姓喇叭虫(S.mulleri),居住在自己分泌的胶状管中,在原地伸缩。喇叭虫体长不一,梨形喇叭虫(S.pyri-formis)只有0.2mm,缪氏喇叭虫却长达2~3mm,两者相差10~15倍。带核喇叭虫在水温为0~25℃,pH5.9~9.4,DO和NH4浓度分别为0~12.7与0~5.0mg/L条件下,均能生活得很好,说明这一类原生动物适应力是很强的。
繁殖
喇叭虫无性生殖靠横分裂,一分为二。有性生殖属于暂时性接合生殖类型,具体过程见图。接合体没有大小之分,在接合生殖时,开始是各虫体前端相互接触之后向下有所延伸。接合时间却要比草履虫长得多,高达30小时。在接合时。各自大核由念珠状逐渐向弥散状变化,其间众多的小核也随着大核迁移,并围在大核周围并发生膨胀(enlarging),并进行一系列有丝分裂,包括有减数分裂发生,在产生新小核过程中,有大量的小核退化消失,因而小核数量由多到少,最终每个接合体有性核经再分裂,产生1个动原核生物、1个静原核,交换动原核完成受精卵,跟着接合体分开,合子核再经两次分裂,形成4个新核,2个变成新大核(此时原来老大核被吸收、彻底消失),另2个经有丝分裂,又形成4个新小核。接着,新大核行无丝分裂,新小核行有丝分裂,重又出现小核围着大核,并一起迁移,大核又排列成念珠状。到接合生殖第10天,每个接合体发生横裂。1个接合体产生2个新仔虫,整个过程圆满完成。从整个过程看,其接合生殖有与草履虫相同之处,但从耗费的天数、子代产生的数量、2个新大核出现,到一系列大核排列成念珠状等,都显示出喇叭虫的特色。关于喇叭虫的包囊问题,有人发现天蓝喇叭虫和多形喇叭虫的包囊均呈长瓶状,上端有一胶状塞保护,也有人发现,黑喇叭虫(S.niger)包囊,却是褐色、球形,无论那种形状,全都是对恶劣条件的反应。
再生过程
在喇叭虫(Stentor coeruleus)分裂后期相{当于Tartar(1958C)的分期5-8期}时,以玻针璃沿虫体的纵轴作背腹或左右的方向切割,所得的四种断片是:
(1)背断片,无口,无核;
(2)腹断片,有口,核和分裂原基;
(3)左断片,无口,有核;
(4)右断片,有口,无核,有分裂原基。将这些断片分别培养,并进行群细观察。
在含有核的断片中,其中有一部分进行再生并完成分裂,形成二个新个体。另一些断片则中止分裂,再生后形成联体。从现有实验的观察,这些在再生中形成的联体,是和在切割时所处的分裂时期,切割方位,以及切割后伤口的愈合方式等有关。
在再生中形成的联体,大多数经过退化和吸牧过程,仍恢复为单一的个体。可是有少数例子则通过分裂过程仍能继续产生联体。联体进行分裂的方式和正常的相同,联体的二个成员同时地各自产生口原基和分裂。因而分裂完成后仍产生二个联体。在联体的后代中往往也出现一些单一个体,根据一些例子的观察,可有二种情况。其一是联体之一的成员逐渐退化而被吸收,因而调整恢复为单一的个体;另一为联体的二个成员进行非同步的分裂,因而也可产生单一的个体。因此联体成员的健康和同步分裂似乎为在后代中持联体的必要条件。
在不含有核的断片中,有的继液分裂过程形成二个不完整的无核的个体,有的也形成联体。可是都由于不能完成再生过程和缺乏进一步分裂的能力而死亡。
参考资料
神奇的单细胞生物:喇叭虫. 常州中学生物教研 .2024-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