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玛原
陈玛原,出生于澄海区(现为汕头市澄海区)莲阳乡建阳村,汉族,著名作曲家。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汕头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潮州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潮州市民间音乐团顾问,澄海市潮乐研究会顾问。
人物简介
陈玛原是潮州方言歌的倡导者和创作者,三十年间创作了一百多首潮州方言歌曲,曾经风靡潮汕地区,以至老少传唱,群众称之为“玛原歌”。
陈玛原从小酷爱音乐,喜听潮乐,潮曲,读书时开始自学音乐,能操潮乐的二弦、椰胡、扬琴、古筝等多种乐器。19岁担任小学教员,抗日战争时曾以潮乐《昭君怨》三板曲调填写抗日歌词教学生演唱。后考入国民党浙江渠州新闻大队宣传队,参加过《桃花扇》、《升官图》等进步剧目的演出;曾创作活报剧《胜利三部曲》等,但遭禁演。
生平事迹
解放时期
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先在连队,后调第四支队随军工作队任队长。此段期间,曾创作汉语歌曲《解放大合唱》、潮州方言歌曲《仔苦》、《刺仔花》、《南风凉哩哩》、《望你来》等,对于宣传、组织群众发挥很大的作用。
解放后文革前
1950年他所在的潮、澄、饶艺宣队与其他文工队合并组成潮汕文工团,任工委会委员兼音乐队长。此期间为了配合土地改革,他与文工团的有关人员合力改编大型普通话歌剧《赤叶河》为潮州方言歌剧,并担任作曲。潮州方言歌剧《赤叶河》获得很大的成功,在潮汕地区一带产生强烈的影响,其主题歌《赤叶河本是一个荒山坡》风靡一时。
50年代初潮汕文工团撤销后,他调潮安一中任音乐教员,并辅导该校学生文工团。此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方言歌曲,不仅内容广泛,而且形式多样,密切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不少节目在参加汕头地区和广东省业余文艺会演中获奖。主要代表作有大合唱《人民公社好》、表演唱《五女夸夫》、活报剧《田间休息十分钟》、二重唱《双亲家》、潮州民谣《月亮歌》、《剪刀词》等。其中《月光歌》并收入《中国民歌选》和汕头市教育局编印的乡土教材《多采的乡音》。在学校工作期间,他为潮州方言歌的探索、完善(包括采用中西乐器伴奏)做了大量的工作。
1959年他参中潮安文工团的组建工作,并担任该团编导组长,继续从事潮州方言歌的创作实践。除排演《赤叶河》外,又创作了第二部大型方言歌剧《春雷》(该剧在完成音乐合成之后因文工团撤销而未能排演);同时,还创作了独幕歌剧《珍珠墙》、独幕舞剧《绣花女的故事》、合唱《向秀丽》、《鸳鸯车》等。
1961年文工团撤销后,调潮剧团工作,先后担任正天香潮剧团、潮安潮剧团编导组长。此段期间,他致力于探索潮剧的唱腔和音乐改革,尤其在科学发声和解决男女同腔同调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有研究和实践,并先后为神话剧《八仙闹海》、现代戏《杜鹃山》、《稻花香》、《红松店》、《白毛女》、《焦裕禄》、《平原作战》等剧目作曲。为了深入生活,1966年他曾带队到河南省兰考县,亲身感受焦裕禄的感人先进事迹。
文革期间
“文革”期间,他曾蒙受不白之冤。落实后,又为1972年恢复建制的潮安区文艺宣传队创作一批方言歌作品,主要有独幕歌剧《新风赞》、表演唱《贴心干部阿老吴》、《赤脚医生李春梨》、《陈桥妇女勤积肥》、《新任书记张妹妮》、女声说唱《夸媳妇》、童谣《阿姐娶新郎》等,其中《夸媳妇》(后改名《理论组长》)曾先后参加汕头地区、广东省和全国曲艺会演。
文革结束后至今
1976年“文革”以后,他先后调县、市潮剧培训班担任声乐教学,而且随着潮安县文艺宣传队的撤销,由于缺少演唱队伍,方言歌的创作也逐步减少,致力于潮剧接班人的培训上。此段期间的方言歌作品主要有演唱《幸福就在你心里》和少儿舞蹈(红屐桃》。
80年代离休后,移居汕头市,主要从事书法与古筝的研究,近年曾应新加坡邀请赴该国举办个人书展和古筝演奏,出版有CD《赤叶河》(与原潮汕文工团老同志合编)、《潮筝古韵》和《玛原书法选集》。
2010年10月15日因病医治无效在汕头逝世,享年90岁。
相关资料
处女作源自方言诗
陈玛原幼承家学,精通潮乐,广涉西洋音乐,谱曲作词皆有造诣,曾为澄海区乡村教师。1948年,他参加地下革命工作。1949年,陈玛原正式加入闽粤赣纵队四支队武工队,当时队伍在潮汕地区开展了很多革命宣传活动,但所有的歌曲都是汉语版本,当地老百姓没几个能听懂。由此,拿枪杆子的陈玛原萌发了创作潮州话歌曲的念头。
有一天,他在《自由韩江》报上看到署名为林禽园写的一首方言诗《跷仔苦》(注:“跷仔苦”即“穷人苦”,方言),读后觉得这篇作品艺术性很高,既亲切又生动,语言感染力很强。“那是对老百姓疾苦的高度同情,以及对地方语言文化的深刻理解。”陈玛原说。于是他怀着激动的心情为这首短诗歌谱曲,成为第一首用谱曲的形式出现的潮汕方言歌。在武工队试唱后,同志们听了非常激动,觉得这种形式来源于民间,又有别于民俗音乐,特别贴近老百姓,说出群众的心声,让人耳目一新,是宣传革命的好办法。
首场演出催人泪下
果然,首场演出就引起群众的强烈共鸣,很多听众没听完就已泣不成声。当演员唱到“胶脊曝到裂、衫裤件件补”时,有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妇不禁潸然泪下,不停把眼泪擦到怀中的孙子身上。这个情景让陈玛原深受震撼,至今历历在目。因为对于艺术家来说,最大的骄傲莫过于自己的作品深入人心,同时,对于一位革命者来说,更为找到一条有效宣传革命、鼓舞群众的新途径而激动不已。
这首歌曲在《海啸报》刊登后,一下子从山区流行到平原(当时的潮汕平原尚未解放)。当时汕头第一中学的音乐老师庄华岳在报纸上看到这首歌曲之后,还用钢琴伴奏,以美声唱法在课堂上讲授。
接着,陈玛原为一首从民俗音乐略改成的服务革命小诗《刺仔花》谱曲,也很快一纸风行。从此,陈玛原与潮州话歌曲结下了不解的情缘。他说:“刚开始写潮语歌曲,只是想为队伍眼前宣传的需要,没想到后来竟成了我的专业,从拿枪杆子的变成拿笔杆子的,并被调到司令部随军工作队。”
众口传唱进入课堂
在此后的将近20年里,是陈玛原创作潮语歌曲的高峰期。在部队写,在文工团写,在宣传队写,在学校写,土改、合作化、大跃进、公社化等运动都写,大小篇目有百余首。流行比较广的有《跷仔苦》、《望你来》、《南风凉哩哩》、《深耕着力踏草》和叙事曲《控诉》、女声表演唱《五女夸夫》、男声小合唱《凤岗大队副业搞得多》,以及女声小合唱《涸溪搭尖堵着天》、《唱丰收》、男女混声合唱《鸳鸯车》,还有用民俗音乐改编作曲的《月光歌》、《剪刀语》,男声独唱《乞食篮》等。
至今,不少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生的人还能随口哼出一两句陈玛原写的潮州话歌曲。老报人杨先生记得上世纪70年代初期,在汕尾市一带还看到很多学校的音乐课教材就是陈玛原的潮语歌曲。可见当年潮语歌流行的程度。
谱曲首部方言歌剧
很多年轻人不知道潮汕地区还曾出现方言歌剧,首部方言歌剧《赤叶河》就是陈玛原参与改编完成的。
那已经是上世纪50年代的事了,当时潮汕地委领导看到潮语歌曲在发动和教育群众、宣传党的政策上的重要作用,便向潮汕地委文工团送去北方歌剧《赤叶河》的剧本,希望把它改编成潮州方言歌剧。文工团团长林澜立即发动既懂文学创作又懂方言的人员将剧本台词逐场翻译成潮汕方言,完成后马上交给时任文工团音乐队队长的陈玛原作曲。陈玛原一面谱曲一面和陈元浦配器,并立即交付导演排练。
当时文工团的乐队只适应普通的演出,要成为大型歌剧的管弦乐队就严重不足,于是,团里把中西乐队合起来,同时组织一个乐器培训班。经过两个多月的日夜战斗,全新面貌的《赤叶河》诞生了,除了原来的故事情节和场次结构不变外,语言、歌词、导演、作曲、演员的唱腔和表演等都完全地方化,不留北方的痕迹。
四万人争睹赤叶河
潮汕地区方言歌剧《赤叶河》配合潮汕土改前后的各个政治运动到各县市演出,引起轰动。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文盲,不论妇孺老幼,无不感到震撼和惊奇。陈玛原说,当时很多潮汕老百姓第一次看到这种既不是潮剧,又不是歌谣的方言歌剧,都觉得特别新奇,每次演出都爆场,观众最多的一次是在饶平县演出的时候,台下足足围满4万人,那种激动人心的场面让人一辈子也不能忘怀。
1960年,陈玛原又为另一部大型歌剧《春雷》作曲,但在初排时因歌舞团奉命解散而搁置。期间,陈玛原还创作过小歌剧和活报型小歌剧近十部,有《新风赞》、《一封信》、《出工之前》和《田间休息十分钟》等。后来,由于“文革”不需要方言歌,陈玛原的潮州话歌曲逐渐零落,沉寂了几十年。老人也在那场荒唐的历史闹剧中受到种种折磨。而今,老人保存的完整作品已经所剩无几。
艰苦岁月与乐为伴
音乐给陈玛原以坚强,坎坷给陈玛原以乐观,苦难给陈玛原以灵感。无论在多么艰苦的岁月,他都与音乐为伴,就算在逃荒的路上,也离不开心爱的乐器。老人至今珍藏着上世纪40年代初,他从澄海区逃荒至浙江省途中留下的黑白照片。那时,他刚刚进入中国国民党的抗日部队从事宣教工作。照片上年轻英俊的陈玛原尽管衣不蔽体,却依然雄姿英发,忘情地拉着小提琴,眼神自信凝重。
在国民党的部队里,多才多艺的陈玛原颇受器重。然而,那时陈玛原已经开始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并在其作品中逐渐自然流露出对劳苦大众的同情,甚至悄悄编写不少讽刺国民党腐败无能的歌曲。当他所作的一首《胜利三步曲》演出后,立即引起国民党内部一些高级官员的暴怒,幸亏作品没有署名,且有同僚帮助周旋,陈玛原方幸免于难。接着,陈玛原借口回乡,彻底离开了那支部队。后来,他投入到共产党在潮汕地区大地的革命斗争热潮中,为解放潮汕贡献了自己的才华,成为潮州话歌曲的鼻祖。
默默耕耘光复潮筝
陈玛原似乎与生俱来就属于音乐。离休后,他抛开其它乐器,仅留古筝,天天曲不离口,筝不离手。他为自己立下宏愿,要在有生之年,把潮筝完整地抢救、恢复到“中原地区正声”的本来面目。在他看来,眼下流行潮筝已经被部分年轻人篡改得古韵黯然,如果长此以往,潮筝将存芜去精,失去属于自己的特色。
为了让后人了解真正的潮筝,老人数十年默默耕耘,遍阅各种典籍,从《史记》、《国语》、《吕氏春秋》等古籍中找到有关潮州音乐的根源根据,以及“华夏正声”的特点和演变过程。每当从浩若烟云的记载中找到一点有关潮乐的“蛛丝马迹”,老人都会欣喜若狂,仔细圈划。有了根据,老人的筝艺日进,越老越发古雅。在陈玛原的书房里,有他用狂草书写的对联:莫借时新追狂怪,有循古法探风神。或许这正是老人艺术追求的真实写照。
参考资料
非遗研究 |《潮汕戏剧大观》(四十八).汕头市文化馆.2024-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