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CISS)位于东城区体育馆路11号321室,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科技部保留和发展的国家级、多学科、综合性的社会公益类体育科研事业单位。
该研究所主要任务是引领和推动我国体育科技事业发展,把握国际体育科学前沿领域和未来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以国民体质监测和健身方法研究、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研究、体育政策研究、体育工程技术研究等领域为主要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我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科技支持和服务。研究所有7个研究中心和1个综合测试与实验中心,有2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有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联合获得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有在编职工124人,其中高级职称66人,博士学历60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体育总局中青年百人计划培养对象15人。建所以来,共有4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经人社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博士后培养工作,目前在站博士后6人,已出站博士后4人。此外,研究所还负责出版学术期刊《体育科学》和《中国体育科技》等,并发行体育科技出版物。
科研所成立以来,围绕国家体育事业发展需求,开展了大量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荣获部委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63项,其中包括多项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其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获得研究经费、SCI收录论文和授权专利逐年大幅增加。共计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基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等重大研究项目661项。
2019年9月4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与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发布了名为“医护人员健身18法”的健身方法。
历史沿革
建所创业
1949年10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1952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贺龙兼任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中央体育学院于1953年下半年正式成立(1956年3月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同年,体委决定聘请苏联专家来体育学院培养研究生,同时选派留学生赴苏学习。
1954年2月,中央体育学院成立了研究部,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并开展科研工作。
1957年12月2日,国家体委采纳了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建立一所体育科学研究所的建议。
1958年4月,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批准同意建立体育科学研究所。同年5月15日,国家体委党组召开会议,副主任蔡树藩、荣高棠、黄中等人在会议上集中谈了对关于建立科研所的意见。由北京体育大学抽调部分骨干进行筹备,组团去苏联考察。
据1964年出版的国家体委《体育年鉴》记载,北京体育科学研究所的成立日期为1958年9月18日。
快速发展
1959年,成立了运动医学、群众体育和资料等研究室。
1960年,按科研所发展设想,将理论与方法研究室分成运动训练研究室、青少年训练研究室和生物力学研究组,成立了摄影和仪器装配两个辅助工作室。
1961年,精简机构后,科研所调整了业务建制,下设5个业务研究室和一个行政办公室,机构设置一直延续到“文革”开始。
1969年10月,科研所被撤销,并于同年10月26日以国家体委“先遣连”的名义下放到了屯留区的“五七”干校。
1972年3月,国家体委决定成立“体育科学研究所筹建小组”。
1973年6月23日,为了与国务院所属部委的科研机构相一致,国家体委办公会决定科研所改名为“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体育科学研究所”。
变革发展
1980年,科研所开始招收体育情报学和运动医学研究生。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成立,科研所参与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筹建。
1985年7月,科研所设立所长办公室、人事处、行政处、机关党委办公室及体育科研仪器研究室,撤消原所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科研条件处。
1987年,增设中心实验室和体育理论研究室。1987年7月24日,国家科委正式批准成立国家体委运动医学研究所,对外称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
1997年5月14日,“国家成年人体质监测中心”在科研所挂牌成立,标志着国家成年人体质监测网络正式启动。
1998年,国家体委更名为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的全称也由原来的国家体委体育科学研究所更名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2000年7月13日,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网络的正式启动,正式进行了3至69岁国民的体质监测工作。
2001年1月,科研所身于科技部29个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同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党组正式批准了科研所的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2002年10月,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联合下发的国科发政字[2002]356号文件,明确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转为国家非营利性科研机构。
2005年,科研所组建运动健康与恢复研究中心。
2007年,科研所运动训练监控重点实验室、运动心理重点实验室成立。
2021年10月,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了202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入选。
2022年9月6日,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浙江杭州全国体操锦标赛赛场黄龙体育中心举行。
科研条件
科研队伍
根据2017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有职工113人。其中,“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体育总局高层次体育科技人才6人、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培养对象10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3人。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洪平
国家体育总局青年人才百人计划人选:李祥臣、赵杰修、洪平、李东建、杨越、何子红、蔡睿、张漓、赵鹏、王向东、徐建方、李然、高晓嶙、黄希发、邱雪、路瑛丽、肖丹丹、张彦峰
部门设置
根据2017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有7个研究中心和1个综合测试与实验中心,有2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日常办事机构挂靠在体育总局科研所,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分会、运动生物力学分会、生理生化分会和体育仪器器材分会也挂靠研究所。
科研设施
• 设备资源
根据2017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科研所运动训练监控重点实验室成实验室建筑面积2760.4平方米,有价值200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其中大型仪器价值1664.98万元,20万以上的仪器设备47台。运动心理重点实验室固定使用面积143.64平方米,实验室仪器设备原值455.48万元,大型仪器设备包括虚拟现实系统、事件性相关电势(ERP)、经颅磁刺激仪、眼动记录系统、生物反馈仪、多人心理中央控制系统、行为记录分析系统、动态脑电图仪、脑成像仪、Apple剪辑包装系、维也纳心理测试系统等。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 获奖概况
根据2017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取得部委级以上各类科技成果356项。其中,作为第一承担单位和第一承担人的成果有339项,包括: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国家科委、国防科委发明奖2项;国家体委科技成果奖12项;国家体育总局(体委)体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1项、二等奖34项、三等奖59项、四等奖51项;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及软科学奖7项;国家体育总局(体委)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工作奖一等奖21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59项;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9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4项。
• 课题承担
根据2017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科研所共完成各类科研课题613项。
1991至1998年,科研所先后承担了1992、1996年奥运会和1994、1998年曼谷亚运会以及1998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工作。在备战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工作中,科研所有80名科技人员共同承担了涉及13个运动项目的25项课题。
在1995-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周期,科研所攻关课题涉及17个运动项目。
1998年,科研所共承担国家体育总局杭州第19届亚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14项。
• 论文发表
从建所到1998年40年里,科研所科研人员共完成科研报告和论文2000余篇,在各种国际会议上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
2001年至2005年间,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1篇,出版专著19部,获得专利3项。
根据2017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主要完成了《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的研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修改与研究》、《实用体质学之研究》、《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法》等重大课题。在完成全国成年人体质监测基础上,出版了《中国成年人体质监测测定指南》和《1997年中国成年人体质监测报告》等,发表论文获得美国骨科学会优秀论文奖、第八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青年学者优秀论文奖、国际奥委会主席体育科学荣誉提名奖和第27届FIMS世界运动医学会议“最佳墙报论文奖”等。
学术期刊
• 《体育科学》
《体育科学》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国家体育总局主管,编辑部设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科技书刊部,1981年创刊。
《体育科学》杂志开设的主要栏目有:研究报告、综述与进展、争鸣与探索、博士论文以及学会信息等。
• 《中国体育科技》
《中国体育科技》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是反映中国体育科学研究各领域发展的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创刊于1959年,为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0.895。
《中国体育科技》杂志是中国体育领域的重要科技期刊,有科研成果、调研报告、专题论文、经验总结、问题探讨等栏目。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从1980年起开始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有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研究所与上海体育学院联合获得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013年9月,经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人社部发〔2013〕61号),体育总局科研所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单位。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医学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运动人体科学、教育训练学(与上海体育学院联合培养)
教学成果
截至2016年,研究所与上海体育学院已经联合招收和培养了55名博士生,同时与上海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172人,研究生毕业人数达217人。
合作交流
• 国际合作
根据2017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体育总局科研所与德国、韩国、芬兰、奥地利、白俄罗斯、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乌拉圭、南非、新加坡、澳大利亚、古巴等国家的体育科研机构或高校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
2016年7月6日至7月10日,研究所科研人员赴奥地利参加了2016年欧洲体育科学大会。3月24日,研究所举办了中日合作体质研究会。
• 院地合作
2016年11月,研究所与华为共同建立运动健康联合实验室。10月,和无锡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国家体育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设无锡智慧体育产业园,协助无锡建设智能场馆、智能健身、智能穿戴设备等物联网示范工程,与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学术会议
2016年,研究所承办了2016年全国运动增强体质与健康学术会议,主办了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等学术交流会议、第三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 和2015年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管理人员培训班等培训班。
文化传统
标识
释义:标志采用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首写字母“c”与中国玉佩造型为基本设计元素,传达了中国国家概念及中国特点,整个标志扬东方体育之“意”,西方体育概念之“力”,追求中国传统气的生动,及蕴含期间的东方力量之美——变化、无形、亦柔亦刚的最高境界。在表现形式上,用现代艺术手法将中国传统瓦当图案抽象变形,体现了体育运动的特征,而瓦当图案严谨的适合在图形中,体现了体育机构的严谨性,空白处的瞳孔契合研究所的行业特征——等待科学的钥匙开启体育奥秘之门。
文化活动
根据2017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举办了五四青年节系列活动、第八届职工运动会、登山比赛等体育竞赛,五四青年节座谈会和公文培训等文化活动。
参考资料
关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公开招聘科技助力奥运备战人才拟聘用人员的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4-03-25
研究所简介.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官网.2024-03-25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向全社会发布“医护人员健身18法”.安徽省体育局.2024-03-25
官宣!2020年审核增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公布.今日头条.2021-11-14
总局体操中心与体育科学研究所强强联手 共推中国体操事业长远发展.今日头条.2022-09-08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2022-07-31
组织机构图----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2022-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