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虚己
李虚己,字公受,闽建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太宗至宋真宗年间在世。举进士第。真宗时,历沈邱县尉,累迁殿中丞。后知遂州,有治行。真宗称其儒雅循谨。官至尚书工部侍郎,分司南京,卒。虚己著有《雅正集》十卷,《宋史本传》传于世。
人物经历
李虚己字公受,五世祖李盈,从光州随王潮迁至闽,于是定居建安。父李寅,有节操,在江南李氏政权任职,官做到诸司使。江南国被消灭,授任他为殿前承旨,辞谢不接受。当时江南伪官都被留居在京城,而李寅母独居江南,李寅就派长子回去侍养。考中进士,初次任职为衢州司理参军。母亲年老,李寅辞官回乡。李虚己也进士及第,历任沈丘县尉,城固县知县,改任大理评事,多次升职为殿中丞,提举淮南茶场。召任荣州知州,未赴任,改任遂州。当时太宗专心政务,曾亲自书写二十多张纸,内容是:“公勤洁己、奉法除奸、惠爱临民者,乃可书为劳绩,月给俸以实钱。”命令主管机构挑选祥臣中政绩最突出的赐给,并且告知说:“惩治奸邪的根本,在于遵守法令,不可乘机生事。”当时李虚己得到赐书,便献诗自述父子的遭遇,荣及祖母。皇帝高兴,在诗末尾批写道:“李虚己做官学古人,荣亲事生,接受赐书后出任太守,想建立新的功绩,我得到良好的二千石官了。”于是赐五品服,又赐给他祖母钱五十万,命翰林学士张洎召集两制、三馆儒臣传阅所批语。其后因行南郊典礼施恩封群臣的母亲和妻子,李虚己又请求免掉给妻子的封号授给祖母,诏令都给封号,当时人们认为荣耀。朝廷派使臣考察川峡官员的治政,而各州多数治理很差,惟有李虚己与薛颜、邵晔、查道几个人,能够称职。又升任尚书屯田员外郎。为方便侍养父母,请求通判洪州。适时李寅已辞官回乡,年纪很大,而李寅的母亲仍然健在,李虚己以双辇迎接。李寅到豫章后,喜爱当地山水,说:“这里可以成为我养老送终之地。”就在临近州城的束湖,筑房屋居住。李虚己任侍御史,出任提点荆湖南路刑狱,调任淮南转运副使,多次升职为兵部郎中,授龙图合待制,历任判大理寺。很久以后,请求到外地任职,真宗称赞他儒雅谨慎,特别升他为右谏议大夫。敷月后,出朝为河中府知府。召回京城权御史中丞。不久,因病辞职,进升给事中、洪州知州。升任尚书工部侍郎,调任池州。请求分司南京,去世。起初,李寅告老,未满六十岁。李虚己分司壹京后回乡,六十九岁。最小的弟弟李虚舟官至余干县令,因犯法免职,不再做官。起初,太宗赏李虚己钱后,第二天,对宰相说:“李虚己作诗的才能值得奖励,给他五十缙钱了。”宰相回答说所给的乃是五十万。皇帝知道失误,从此诏令群臣以诗文进献,宦官不要接受,都由中书门下阅后再呈上。然而人们评论说李虚己父子勤奋忠厚,家衷很穷,虽说是皇帝一时的失误,实在也是上天的恩赐。李寅对父母孝顺,治家有法,妻女严守礼仪。李虚己、李虚舟又以孝友清慎继承传统。李虚舟的儿子李宽,为尚书金部郎中;李定,为司农少卿,任官颇有才干。李虚己喜爱作诗,多次与同年进士曾致尧及女婿晏殊唱和。起初,曾致尧对他说:“你的诗虽然精美,而音韵还不够响亮。”李虚己当时没有完全听懂。后来听到沈休文“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的说法,才恍然大悟,最后精通格律。有《雅正集》十卷。
人物关系
太祖:李晟(727年-793年),字良器,洮州临潭(今甘肃临潭)人,唐代军事家。因爵封西平郡王,世称李西平。烈祖:李宪(762年-829年8月20日),字章武,临潭(今甘肃临潭)人,西平郡王李晟第七子。官至岭南节度使、检校左散骑常侍。天祖:李埴(宪第五子,子一:衍)。高祖:李衍(埴独子,子三:允、光、旭)。曾祖:李允,开封府尹赠太子太傅(衍长子,子二:汶、潜)。祖父:李汶(允长子,子一:夤)。父亲:李夤(汶独子,子二:虚已、虚舟),原籍建安,少年曾在南唐庐山国学读书。官至官至殿中丞。赵宋时任过衢州参军,不久弃官归隐。弟弟:李虚舟(夤次子,子一:仲信),曾任北宋朝太子洗马、余干县令等职。李虚己喜好诗文,精于格律,曾以诗法授于晏殊。
主要作品
李虚己的主要作品包括《次韵和内翰杨大年见寄》《和汝南秀才游净土见寄》《寄化城寺》《建茶呈使君学士》《送何水部蒙出牧宜阳》以及《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三首》等。
参考资料
李虚己.李虚己.2024-09-14
李虚己.个人简历网.2024-09-14
李虚己.博雅人物网.2024-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