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欲的悲歌
《无欲的悲歌》(德语:Wunschloses Unglück)是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于1972年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由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本书以自传和实验性文本两种形式描绘了作者母亲玛丽亚的一生,讲述了她在奥地利乡下与柏林之间的生活,以及1971年11月19日的自杀。《大黄蜂》里盲眼的小孩寻找在战争中失散的弟弟的故事还没讲完,《无欲的悲歌》又影射出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与压榨。
内容介绍
本书由两部小说组成,包括《无欲的悲歌》和《大黄蜂》。
《无欲的悲歌》是以一位51岁家庭妇女自杀的报纸报道开始的。叙述者“我”立刻要义不容辞地撰写自己母亲那“简单而明了的”故事。在对这个女人命运的回忆中,她那受制于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念的生存轨迹自然而然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母亲出生在一个天主教小农环境里,接受的是无欲望、秩序和忍受的道德教育,她最终依然无法逃脱社会角色和语言模式对自我生存的毁灭,于是自杀成为她无可选择的必然归宿。
作者以其巧妙的叙事结构和独具特色的叙事风格表现了母亲生与死的故事,其中蕴含着一种启人深思的愿望,一种值得向往的生存,一种无声质问社会暴力的叙述之声。
创作背景
1972年,彼得·汉德克的母亲玛丽亚·汉德克因为不堪病痛与生活的双重折磨而自杀。他以此为契机,以写作纪念母亲,同时也完成了他在写作上的一次改变。
人物介绍
在小说中,汉德克用一种沉浸式的叙述方式表现母亲的悲剧人生:她天性热情,却被迫终身忍受无欲的道德教育和贫穷的小市民生活;她钟爱文学,因为只有文学能让她“谈论自己”,让她获得片刻解脱。她的生活被异化,文学也无法帮助她逃脱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念的梏,最终以自毁的方式抵抗。
作品鉴赏
《无欲的悲歌》兼具多种要素,既是自传体写作,也是实验性文本。一方面,彼得·汉德克通过飘忽的文字一步步揭开母亲的人生,一方面又对社会的不公大加抨击,嘲讽现代社会如何将母亲从一个健康活泼的农家女子变为躺在病床上的“落寞的行尸走肉”。
作品影响
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说,汉德克是“活着的经典”,比她更有资格获奖。
德国著名导演维姆·文德斯评价汉德克:彼得是我最亲密的朋友。当代作家中,唯有他的作品,让我感到最亲近,最理解,最爱读。
戏剧导演孟京辉一直将汉德克引为偶像,二十年前其代表作《我爱XXX》正是深受汉德克《骂观众》的影响。
作品评价
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彼得·汉德克从他描述的对象中抽离,采用了一种质询的方式,这种方式完全不同于典型的描写失去至亲的那种疗伤和感动。——杰弗里·尤金尼德斯(《中性》作者)
毫无疑问,汉德克具有那种有意的强硬和刀子般犀利的情感。在他的语言里,他是最好的作家。——约翰·厄普代克
很明显,在当代以自我发现为主题的写作中,汉德克是最好的。——《纽约时报书评》
在汉德克的笔下,所有的细节与瞬间仿佛都是随机触发生成的,它们弥漫着,像暮色降临后的大雾,让阅读者这个后来者迷失其中。——《外滩画报》
彼得·汉德克对物质世界做显微镜切片似的探究,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格里耶和法国的新小说流派。——《北京青年报》
人们习惯于把他称为贝克特之后最重要的后现代作家。但他真正在做的,是用反荒诞和反生活的方式,与剧场中每一个人进行交流。——《南方都市报》
作者介绍
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1942— ),奥地利著名先锋剧作家,小说家。他创作的《卡斯帕》,在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堪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相提并论,被誉为创造“说话剧”与反语言规训的大师。他的小说《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重现》《无欲的悲歌》等渗透了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观念,他用最简单的笔调状出具有丰富内蕴的作品。彼得·汉德克是20世纪德语文学最重要的几位作家之一,被称为“活着的经典”,他于1973年获毕希纳文学奖,2009年获卡夫卡文学奖。在文学创作之外,汉德克参与编剧的《柏林苍穹下》成为电影史经典,他本人根据自己作品改编的电影《左撇子女人》曾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