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梁镇
长梁镇位于建始县西北部,东经109.38‘—109.58’,北纬30。34’—30.54’;东邻茅田、三里;西南与业州镇杉木、杜家相邻;西北同重庆市奉节县、巫山县接壤;地势西北高,东北、东南低;全镇最高点西北部哨棚包,海拔1922.2米;东北部最低点火龙河出口,海拔280米;东南部最低点马子峡,海拔465米;版图整体状似游鱼,国土总面积420平方公里;镇政府所在地距建始县城12公里。
行政区划
镇政府驻头坝堰,人口79127人,面积420平方公里。辖65个村委会:龙洞湾、桂花树、瓦子院、下坝、拦羊坝、柏蜡坪、广龙、黄土坎、新安、石板山、金塘、铜锣、清河、三宝、杨扎营、马子峡、苏家匾、玉洪、沙坝、河坪、三块碑、胜空坝、独树子、杨桥、磨谷坝、大坦、陇里、长梁、旋龙、双河、白云、红石垭、七矿、松林坝、双塘、龙潭、石盆水、箭楼、金鞍坝、天生桥、江家垭、邱家台子、柒树坪、田家梁子、东门溪、罗家嘴、喻家包、茶豆坦、杨家坦、火龙、二台子、大锣、黄岩、百股水、鹿鸣、肖家坪、天鹅池、双河口、榨茨河、卸甲坝、前三溪、后三溪、磨角塘、钟塘、金竹园、肖家坪林场、下坝良种场、东风畜牧场。
历史沿革
长梁乡因历史上政府机构驻地位于长梁子老街而命名长梁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系中正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5月设立长梁区人民政府,至1953年3月根据县人民政府行政区划调整精神将长梁区改为建始县第二区。
1950年9月又撤消第二区建制,建立长梁区公所,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将长梁区改为桂花公社,1961年5月撤社建区,恢复长梁区,1968年1月改长梁区公所为长梁区革命委员会,至1975年3月又将长梁区革命委员会分为长梁公社革命委员会和茶园公社革命委员会,1984年8月撤社建区将长梁与茶园合为长梁区公所,1996年12月撤区建乡将长梁区公所改为长梁乡人民政府,2001年3月原天生镇并入长梁乡。中共长梁乡党委和长梁乡人民政府驻地,自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从陇里迁至头坝堰至今。
1983年前,当时的长梁公社,下辖8个管理区,30个生产大队,233个生产小队;1984年8月与茶园公社合并成为长梁区公所后,属县政府派出机构,下辖八乡一镇,有村民委员会39个,村民小组307个。
1989年7月,增设“七矿乡人民政府”,将陇里镇的松林村、龙潭乡的七矿村、白云乡的双塘村划归七矿乡政府所辖,其余未变,此时,长梁区下辖九乡一镇。
1996年长梁区公所更名为长梁乡人民政府,撤小乡为管理区。2001年3月与天生镇合并,全乡有13个办事处,65个行政村,565个村民小组。
湖北省民政厅2017年9月29日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发函(鄂民政函〔2017〕671号)同意建始县撤销长梁乡设立长梁镇。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建始县撤销长梁乡,设立长梁镇,以原长梁乡的行政区域为长梁镇的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头坝堰。
卫生
在医疗卫生方面,全镇以长梁卫生院为中心,各村设立卫生室形成防病治病的医疗卫生网络,到2003年长梁卫生院已发展到有住院病房19间、床位40余张,病房安装有有线电视和纯净水饮水设施。
临床使用的设备齐全,全院现有医务人员121人,其中付主任医师1人,中级医护人员30人,初级医护人员90人。能成功进行普外手术,对诸如肝硬化、结石、乙肝、糖尿病等疑难杂症,突发病和慢性病的临床治疗取得了较多的成功经验,对流行病、传染病及妇科学疑难病的治疗都完善和丰富了临床经验和方法。2003年10月乡卫生院被正式授予属于甲等一级医院的“中心卫生院”。
文化
长梁在全县系文化底蕴深厚之乡,以丝弦锣鼓为主的民间文艺享誉渝东和湘鄂西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文革”等方面的原因,几使这些民间文艺瑰宝失传,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党和政府及时采取措施,对民间文化进行挖掘、整理,使起源于长梁的丝弦锣鼓多次作为建始民俗音乐艺术代表,出席省、州、县各种庆典和调演,1983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采录了丝弦锣鼓,并专题向台湾人民广播。
2001年以来,长梁丝弦锣鼓为中央电视台12频道记者,中国民族画报社记者,湖北省民族民间艺术采风团组织多次专场演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州20周年长梁丝弦锣鼓被特邀为接待各省市观光团的演出队。
2005年8月在参加全州县民间吹打乐比赛中一举夺得金奖。丝弦锣鼓的优秀传人肖茂荣和肖远建先后于2003年8月,2005年8月被恩施州人民政府授予州级民间艺术大师称号,菸草锣鼓的传人余定喜也于2005年8月被恩施州人民政府授予州级民间艺术大师称号。
经乡文化站2004年4—8月调查,全乡现有各种民间文化活动12种,从业人员达1939人,其中丝弦锣鼓班65个,从业人员1550人,山民歌手103人,灯班22个,220人,舞龙队3个,45人,绣花、剪纸21人等。1997年至2005年参加州、县级调演22次,获奖39项,则最高奖为州级金奖。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已探明的主要有:煤、硫、铜、锌、铁、、陶土、碳酸钙、硅石、耐火土、大理石、青石、紫色砂岩、东湖砂岩、石英砂岩。
煤炭:总储量为1500万吨,主要分布在天鹅、肖家坪、黄岩、火龙、七矿、铜锣、盛竹、茶园、阴湾等地。
铁矿:总储量为15万吨,可开采量为10万吨,主要分布在七矿、榨茨等地。
磷矿:总储量为60.4万吨(已列入国家储量表),主要分布在七矿等地。
硅矿:乡境内硅矿储量较大,主要分布在广龙、下坝、七矿、双塘茅田向斜两翼,硅含量大于98%。
铜矿:经普查估算,储量为163万吨,主要储存于下坝铜厂坡奥陶系地层中,产状130,转轴倾角60˙。
铅、锌矿:据《建始县志》记载,乡境内铅、锌矿储量为93万吨,主要分布在下坝马鹿山一带。
石灰岩:境内储量大,分布广,普遍出露地表。
东湖砂岩:俗名红砂岩,分布在乡境内的白云、红石垭、陇里、头坝堰、下坝、黄土坎、红岩根一线。
红绿花(石):分布于境内茶园河三块碑沿岸,长达2.5公里,平均厚度15米,估测储量为300万立方米。
豆瓣玉:分布在境内两溪河沿岸,其特点是花点状似豆瓣,磨光后色纹美观典雅,可作雕件。平均厚度1.2米。小溪口电站大坝建成后,水位上涨,该矿已被没入水中。
黑白花石:分布在七矿的张家包,为石灰岩与细网脉方解石紧密结合而成。磨光后黑白相间,花纹美观,光泽极好。
土地资源
境内大部为沉积岩,地层出露较全。从古生界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纪、石炭系、二迭系、中生界三迭系到新生的东湖砂岩、冰川泥砾、冲击物等均有分布。地层出露总厚度近7000米;碳酸根类岩石出露面积最大,占总厚度60%。第四系分布零星,厚度在8米左右。
寒武纪、奥陶纪、二迭纪、三迭纪各个时期沉积物的石灰岩,集中分布在二高山的龙潭、三宝、铜锣,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在亚热带的生物气候条件下,经过富铝化过程形成红壤和黄壤,土壤质地粘重,结构不良,通气性差。含砾石结核和硅质页岩的石灰岩,土体内有较多的大小不一的岩石碎屑,而形成石渣子土。
志留系灰绿色砂质页岩、黑色页岩和三迭系、泥盆纪与石灰岩砂岩互层的黄色泥质页岩及碳质页岩,集中分布在细沙、天生、茶园、盛竹等地,高、低山亦有分布。
面积为762046亩,岩石以物理风化为主,母岩裸露后,只需一个冬季即可风化为碎屑。土体内含有较多的母岩半风化产物,易受雨水冲刷侵蚀,土体不厚,肥力低,保水保肥性差,有机质含量低。发育于砂质页岩上的土壤,质地轻,呈条带状,肥力差;发育于黄色泥质页岩的土壤,质地粘重,通气性差。
志留系灰白色石英砂岩,泥盆纪灰白色厚层石英砂岩,泥盆系、侏罗系石英砂岩,主要分布在黄岩、百股、榨茨、肖家坪、天鹅、茶园、盛竹、广龙,火龙,常与石灰岩交错成带状分布。石英岩岩体坚硬,抗分化力强,其分化产物上发育的土壤质地一般都较轻,呈酸性反映。
老三系红色砂岩(边缘多有中更新统大姑期冰碛砾石出露)主要集中分布在白云、陇里桂花、下坝、广龙等盆地丘陵中,红砂岩硬度小,物理分化强,碎屑颗粒粗,其风化母质上发育的土壤砂性重,质地轻,多为砂土到砂壤土,其通透性强,吸收性能差,有机质积累少,养份缺乏。水土流失严重。
第四纪粘土沉积物没有固结成岩,多为松散的堆积物,土层下部和山丘顶部夹有较多的卵石和砂砾,分布在乡境第三纪红砂岩上,天生、茶园、盛竹的沿河第二阶地也有零星分布。第四纪粘土母质发育的土壤,质地粘重,呈酸性反应。但发育不同的沉积层次上的土壤,理化性质和肥力又有差异。粘土层和网纹层质地粘重,通透性差;卵石层则含有较多大小不一的砾石。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