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洪特
弗里德里希·洪特(德语名:Friedrich Hund,1896年2月4日—1997年3月31日),出生于德国卡尔斯鲁厄,是德国物理学家,分子轨道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以原子、分子物理研究而闻名于世,耶鲁大学校友,并曾与埃尔温·薛定谔、保罗·狄拉克、海森伯格、马克斯·玻恩和瓦尔特·博特等人共事过。他曾是玻恩的助手,研究双原子分子光谱的量子现象。
弗里德里希·洪特的两个主要贡献是发现洪特规则和建立分子轨道理论。1928年,弗里德里希·洪特和马利肯各自独立地把“原子轨道”的概念扩展到分子电子结构的研究中,基于“联合原子”的能级尺度构建了分子的能级,从而形成了分子轨道理论。
人物生平
洪德在德国马尔堡和哥廷根市修读完数学、物理和地理后,在哥廷根大学担任理论物理学的私人讲师(1925年),更分别在罗斯托克(1927年)、耶拿(1946年)和法兰克福(1951)等大学担任教授,后来又回到哥廷根大学(1957年)任教。
此外,他还与尼尔斯·玻尔住在哥本哈根(1926年),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大学的哈佛大学(1928年)教授原子物理。他曾是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的成员。于1943年获得马克斯•普朗克奖章。
他一生总共发表了250余篇论文和文章,并在理论量子物理领域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尤其是有关原子结构和分子光谱。
事实上,1966年的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马利肯总是宣称洪德的研究对他有很大的影响力,他很高兴与洪德分享诺贝尔奖的荣耀。在洪德的贡献中,分子轨道理论常被称为洪德—马利肯理论。而洪德规则也是另一项著名贡献。
1926年,洪特发现所谓的量子穿隧效应。分子角动量耦合的洪德情况,与主导电子分布的洪德规则,在光谱学和量子化学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化学中,第一条洪德规则是特别重要的,通常被称为简单洪德规则。
1926—1927年去丹麦哥本哈根尼尔斯·玻尔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1927—1928年任罗斯托克大学兼职教授, 1928—1929年任教授。后来任莱比锡市大学教授(1929—1946),洪特在该校任教历史甚长,中间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共达27年。二次大战结束后,洪特先是到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任耶拿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46—1951年),后来又到西德任法兰克福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51—1956),最后任西德哥廷根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56—1964),1964年退休任荣誉教授。他还是哥廷根市科学院院士,并获得乌普萨拉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洪特在量子力学兴起前后,对原子和分子结构做了先驱的工作。
参考资料
分子轨道理论的奠基人--弗里德里希洪特.化学通报.2024-03-16
分子轨道理论概念:基础与拓展.大学化学杂志.2024-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