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骥
李文骥是中国桥梁先驱之一,字仲扶,,广东省番禺区钟村人,1886年出生于一个世代以教书为业的寒儒之家。15岁随父李世昌习旧学,初通四书五经。后受业于新旧学皆优的凌仲儒先生。凌先生不仅授古文、历史,也教力学、算学。李公对算学极感兴趣,孜孜以求,攻习中国古算书《天元开方》、《四元玉鉴》及从外国翻译来的代数难题。
人物生平
1904年(光绪三十年),清廷废科举,兴学堂,广州市开设高等学堂,李公入学肄业。次年,北京京师大学堂开办大学预科(相当于现在的高中),在各省招生。广东省有24个名额,李公报考,并以优异成绩被录取。这一机遇奠定了李公的人生道路——他从南粤小镇走向了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市。
北京京师大学堂创立于1898年,是戊戌变法“新政”的产物。维新派创立该校,以“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为宗旨。李公入学时,学堂有师范馆(今北京师范大学前身),译学馆和大学预科。校址在皇城内马神庙(今景山东街)。
由于国内缺乏教育人才,执教的除少数先辈留学生外,大多是聘请的欧美各国专家学者,因而授课都用外语。李公不仅习英语,也兼攻德、法等诸国语言。
预科学制四年,李公1908年预科毕业。当时,科举制虽废,但举人、进士的名称尚沿用。李公得了“奏奖举人”称号,被派去奉天省当知县。但李公志不在仕途,决定入大学继续求知。
1909年,京师大学堂开设文、法、理、工、农五个专业。李公选入工科土木门(系),学制三年,授课用英语。其他专业除农科用汉语,也分别用德、法语授课。
1911年,李公毕业前夕,辛亥革命爆发,大学停课。学生大都回乡,李公则选择留在京城,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办了一份“共和日报”,意气风发、激扬文字、评讦时弊、鼓吹革命。
同年,清帝退位。1912年民国成立,五月,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李公于1913年春季大学毕业。同班同学二十余人,这是中国自己大学培养的第一代土木工程高级专业人才。
土木门教授中有一位德国桥梁专家米娄,他向当局建议,修建武汉过江大桥,作为辛亥革命成功纪念,得到了鄂督黎元洪、川粤汉铁路督办詹天佑的支持。北京大学付给活动差旅费用,米娄教授乃率领毕业生十余人前往汉口,进行桥址的勘定、测量和设计,其时李公也在其列。由于得到地方的大力支持,工作进行顺利,三四个月就全部完成。但限于国力,最终成了一纸空文,束之高阁。
当年,李公以工科毕业生名义留在川粤汉铁路督办署工作,后来称“工务员”。督办署以下有三个工程局:湘鄂局、汉宜局、宜局,由英美德法四国银行贷款,各国划分筑路界限。李公分在汉宜局,德国籍工程师领导,任务是对汉口到宜昌市之间的铁路线进行实测和建造。
1914年,第一次欧战起,英德市工程师回国参战,外国贷款也逐渐减少,计划中的铁路建设,到1917年年底完全陷于停顿。李公一度被派往广三铁路工作。1918年李公回川粤汉铁路,升职帮工程师(相当于现在的助理),负责对建阳驿到襄阳老河口市支线的测量。1920年,又调往宜昌,在美籍工程师克劳尔的领导下,先被派往长江上游,复测宜夔段路线,任务完成后,则负责整理编写川汉线(汉口到成都市)全线工程预算,并升职为副工程师。两年后,克劳尔因故回国,李公担任宜夔线保管委员,并代理总工程师职。在那段时间里,李公在本职工作之余,还帮助地方上进行了公路路线的测量和设计,那里可都是山峦重叠的环境。但因政局纷扰,地方无财力,终成赵括,未能实现。
李公在担任宜夔线保管委员期间,由于川汉旧线路收归国有前,为一家叫川路公司的所建,产业颇多。从宜昌市到秭归县300余公里,其中土石方、桥梁、涵洞及千余米长的隧道多座,均仅完成约半。另外,尚有火车站、机厂、料场、路局房屋、美国人建造的工程师住房等等,再加上剩余的原材料、文件资料保管责任重大。期间除因北伐战事,路产、房屋有所破坏外,李公恪尽职守,极力保护国产不敢稍懈,直至圆满完成保管任务,两袖清风离职。李公在宜昌工作前后约六年。
1927年,中国国民党宁汉分裂,孙科在汉口组织政府,拟建韶赣国道,从各地调集人员,李公也在其中,担任赣州市至大余县的线路测量队队长。不久,国民党清党事起,国道计划宣告破产。
1928年,铁道部在南京市成立,李公被调往,任荐任级技士,数年间,足迹遍及中南半壁江山。主要项目有:武汉长江大桥、京粤、佛中(佛山市至中山市)铁路、南京铁路轮渡引桥、福建漳龙(漳州市至龙岩)铁路的航空测量等等。
铁道部部长孙哲生拟兴建武汉长江大桥,聘美国桥梁专家华特尔为顾问,委派李公协同华特尔进行测量、设计。这是李公自1913年首次参加武汉长江大桥测量之后,又一次参加桥址勘定、江底地质钻探工作。由于缺少精良钻探设备,又值长江大水季节,任务十分艰巨。而此时,总工程师华特尔又因事回国,李公独自挑起重担,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九月份完成任务。华特尔曾答应介绍美商贷款,他不负前诺,在美国拟定工款预算。但国内当局决心不大,结果又成赵括。两次功败垂成,建造武汉长江大桥成了李公无法释怀的的心病。他只得将两次测量中所了解的江上、江底情况,以及实践中所取得的经验写成论文,提交给1931年中国工程师学会,以期对将来建桥有所帮助。
1935年,杭州市开建钱塘江大桥,茅公以升主其事,总工程师为罗英,铁道部委派李公参加。当时,有四大工程师协同造桥,李公之外的三位是:梅旸春、李学海、卜如默。历经千难万险、千辛万苦,终于打破了包括外国专家在内所言“钱塘江上不能造桥”的悲观论调。李公擅摄影,以一部摄影机,摄下长达2500米胶卷的工程实况,是为我国第一部工程纪录片(现存杭州茅公纪念馆)。茅公以升曾考虑,当时粤汉铁路已全线通车,京汉铁路与之隔江相望,火车轮渡每每要数小时。因此建大桥贯通南北,刻不容缓,且铁道部已与湖北地方商定合资建桥。茅公决定:钱塘江大桥完工后,原班人马移师武汉市,为国家再造一座金桥,让长江变通途。于是,建桥后期,李公又前往武汉再作复探。较之过去,计划更臻完美。这是李公第三次为武汉长江大桥付出心血,满以为大功即将告成。
谁料七七事变,日军大肆践踏中华大地,不但建造武汉长江大桥计划流产,已经建成通车的钱塘江桥也遭厄运:“绝不留给敌人!”当日军攻陷上海市后直扑杭州市时,茅公已成竹在胸,亲自指挥炸桥。1937年12月23日下午五时,桥北敌军先头部队已隐约可见,坐镇桥南的茅公才下令起爆。一座中国人自己千辛万苦建造起来的现代化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建成通车仅89天,就自行炸毁。茅公形容好比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子,誓言:“不复此桥不丈夫!”。造桥的人们,包括李公,同样的痛心疾首。
杭州沦陷,铁道部派李公前往广州市,负责粤汉、广九铁路的桥梁抢险。当时,粤汉铁路是我国抗战军火主要的运输通道,日机不断狂轰滥炸进行破坏。李公几乎每夜都要乘坐工程车或手摇轨道车,与铁路工人一起,查看沿线桥梁、涵洞,对被破坏的部位及时进行抢修,保证运输畅通。
1938年10月,广州战役,李公和工程人员乘最后一班火车,撤至衡阳市。
其时,日军飞机转而轰炸我国的城市,破坏工业及经济。李公虽仍有抢险任务,但有所减轻,于是又兼职防空设施的修建。在工作之余,他重又燃起求知的欲望。正如他年轻时,工余研究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一样,天文、地理、哲学、宗教神学均曾有所涉及。李公古文根基深厚,闲来赋诗明志,曾有诗云:
大好河山罹寇烽,
战云幂幂布湘中,
匹夫自有兴亡责,
制倭能无尺寸功。
时毁时修增敌忾,
连朝连夕护交通,
所嗟骨肉音书断,
怅望衡山回雁峰。
1944年初,衡阳市形势紧迫,铁路员工撤退。衡阳路局通知:员工可自行到广西柳州路局办事处会合。李公在撤退途中与路局失去联系,被迫退至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少数民族(瑶族)大山中。其时不幸患病,贫病交集几乎陷于绝境,幸得瑶族同胞救助。次年春,敌军因战线太长,难以自顾,加上我军民奋勇抵抗,撤出广西。李公辗转回到番禺钟村。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不久即收到粤汉铁路召集员工复职的通知,但李公尚在疗病,且盘川无着,难以成行。这时,李公意外收到茅公以升寄来长信,邀他赴武汉市筹备兴建武汉长江大桥。原来抗战胜利后,汉口成立有“武汉长江大桥筹建委员会”。茅公主持的“中国桥梁公司”在汉口设立办事处,聘李公任办事处主任,兼正工程师职。这不是一剂强心良药,李公健康大为好转,于是欣然就道,开始了他第四次与武汉大桥“结缘”。
然而,国民政府正忙于内战,李公又一次大失所望。
钱塘江大桥在日本占领期间,虽也做过修复,但只为其掠夺所需,不可能完善,亟待彻底大修复。1947年初,铁道部在杭州市设立“钱塘江桥工程处”和“钱塘江桥管理所”,茅公为处长,李公为正工程师兼管理所主任。开始对钱塘江桥进行大修和收取过桥费以归还造桥时的贷款本息。
1949年,杭州解放前夕,钱塘江桥又将迎来一次厄运——被炸。1937年自己炸桥,是为对付侵略者,而这一次是中国国民党对付共产党,为的是阻止解放大军南下,两次炸桥性质殊异。茅公极力与当局交涉,李公与副主任朱积基也连日奔忙,走民间、下层路线,配合地下党对守桥官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在爱国民主人士中取得支持,募集巨款买通守桥官兵。最终得到对方允诺,即减少炸药数量,并置放在指定的非要害部位。
1949年5月3日午后,解放军即将到达,国民革命军过桥南逃。一会儿工夫,桥上监工就打来电话报告,炸桥一事如事先商定,大桥微伤。李公立即赴大桥现场查看。李公曾有回忆文章记载:“国民党军匆促南逃,过桥时,有一大型车辆碰到护栏抛锚了,后面有好几辆军车被堵,军人已弃车逃走……。”次日,李公又陪同解放军负责人上桥查看修理情况,到5月6日交通全部恢复。杭州解放,解放军乘胜南进,全国解放在即。李公念念不忘的仍是武汉长江大桥。他草拟了一份《筹建武汉纪念大桥的建议》,建议建造武汉长江大桥,以纪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建议书中,他流露了对旧社会的不满和对新中国的期望。他回顾了四次筹建计划均不得实现的原因,并表示“……1913年以来,四次筹建武汉大桥,我都参加并担任主要工作,历次所费人力、物力、时间不少,而实践经验都由我个人获得,自认为识途老马,愿有机会将此经验贡献于人民……”。(此建议书原稿存浙江省档案局)。
这份洋溢着老知识分子爱国情怀的建议书,经由茅公领衔,诸多老专家联合附议,即刻送呈中央人民政府。
1949年10月,开国大典后不久,李公就接到中央政府铁道部的调令,调他到北京市工作。李公就此结束了在杭州市的工作,只身赴京,这年他已63岁。
1950年1月,铁道部成立了桥梁委员会,李公为委员之一。3月,“武汉长江大桥测量钻探队”成立,他的老同事梅旸春任队长。李公即赴武汉市,再临故地,这是他第五次与武汉长江大桥的兴建“结缘”。8月,“武汉长江大桥设计组”在北京成立,他回北京,终于能以识途老马的资格,为即将开建的大桥贡献他的经验了。李公曾赋诗袒露他当时的心情:题为“新程”
喜接诏书赴上京,
奋蹄老骥事新程,
精心测点龟蛇峙,
素志终酬时势更。
大业运筹同故旧,
通途利济到群氓,
金桥指日屹江汉区,
际会风云无限情。
然而世事难料,1951年4月,李公多年的糖尿病,引发尿毒症,这在当时的医疗来说是绝症。李公终于等不到亲眼看着大桥的建成。临终时,他口不能言,只颤抖地写下难以辨识的“武汉长江大桥”四个字,抱憾而逝,时年65岁。
李公1905年进京求学,学成,辗转祖国各地,为桥梁为铁路建设奉献才智。1950年,又回到北京市工作。这45年中,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公所孜孜以求的,就是将一颗赤子之心奉献给社会。他在留下的自传中说:“我平生未曾有过富贵利达的思想和发财享福的企望,我只想求知识,为社会、为民众服务。我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互相合作以图社会的进步......。”李公一生的作为,证实了他的言行一致。他没有给后代留下任何财产。他那爱国知识分子高尚的精神情操,他的辛劳,他的心血,与屹立在长江、钱塘江上的两座雄伟金桥同在。
李公逝世后,他的同学老友所撰挽联,中肯地概括了李公不平凡的造桥生涯。
挽曰:
鞠躬尽,唯冀金桥跨夏口
踌躇满志,长留伟业在杭州市
补记:
武汉长江大桥终于于1957年建成,在龟山蛇山对峙之间,跨过长江,贯通了粤汉、京汉铁路。过去火车 轮渡过江一次要好几个小时,现在仅几分钟就跨越了。1957年10月15日,大桥举行通车大典。冥冥中如有神意,武汉广播电台负责现场实况广播的播音员李慎求,正是李公的次女。她在满怀激情地向全市人民,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宣布武汉大桥建成通车的喜讯之时,却含泪在心里对自己敬爱的父亲说:“爸爸,您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2007年10月,举行武汉长江大桥通车50周年庆典时,当年曾与李公共事的年轻工程师唐寰澄,现在已是国内外著名的桥梁专家。上世纪50年代,在征集武汉大桥建筑设计方案的活动中,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唐寰澄方案”为首选。唐工回忆说:“李先生比我长40岁,我们一老一少都进了大桥测量勘测队,经常一起讨论桥梁设计方案。李先生给我讲长江勘测的历史情况,告诉我很多历史上桥梁设计建造的方案资料”、“我的方案能在众多国内外的设计方案中被选中,成为最终施工方案,李先生功不可没。”他还说:“李先生为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奋斗了38年,却未能目睹其成,但他所做的一切,为大桥高速、优质、顺利地建成打下了基础。”(资料来自武汉长江商报)
由于科技发展、国力强盛,如今长江、钱塘江上都已有了多座现代化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百年过去了,过去无力实现的,现在已经实现或正在实现中。四川日报消息:宜昌市至万州区的宜万铁路即将完工。宜万铁路是川汉线最后的一段,它的建成,标志着川汉线全线联通了。1920年前后,李公曾为当时称为宜夔线的工程勘测、设计,在崇山峻岭中爬山涉水,历尽艰险。报道称:宜万铁路曾被称作“世界难题”,是国铁集团史上施工难度最大的山区铁路。全线共有隧道159座,其中有54座系双线的。铁路沿线有桥梁253座,其中双线大铁桥21座。它全长377公里,而隧道的总长度就占了74%。可以说它是在“万山腹中穿过”的。李公他们在当时的条件下,进行这段线路勘测的艰辛,当可想象。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