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泰晤士

泰晤士

泰晤士(英语:Thames;毛利语:Pārāwai)是北岛科罗曼德尔半岛西南端的一个小镇,位于泰晤士湾(Firth of Thames)附近,靠近怀霍河(Waihou River)的入海口。这个历史悠久的城镇曾是19世纪风光一时的淘金重镇,一度被提议作为新西兰的首都。泰晤士镇是通往科罗曼德尔半岛的门户,现在是该地区的主要中心,以其丰富的历史和自然风光吸引着游客。泰晤士最初由奥克兰省议会控制,后来成立了泰晤士市政委员会,并在1873年11月公告成立泰晤士自治市。1975年,泰晤士自治市与科罗曼德尔县合并,形成了泰晤士河科罗曼德尔区。

历史沿革

泰晤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早期,当时这个地区由Ngāti Maru和其他Marutūāhu集体的成员居住。

19世纪60年代初,黄金和伐木的诱惑使得城市快速发展,泰晤士在全盛时期人口约有18,000人,旅馆、酒吧林立。然而,随着金矿开采尽,泰晤士也逐渐衰落。尽管不复当年盛况,但泰晤士历史博物馆和矿物博物馆仍然保留了这段历史的痕迹。

泰晤士由两个历史城镇,格雷厄姆斯敦(Grahamstown)和肖特兰(Shortland)合并而成。这个城镇最初是在淘金热期间建立的,1867年8月10日,威廉·亨特(William Hunt)在泰晤士北端的库拉努伊溪(Kuranui Stream)首次发现了大量金矿。1868年至1871年是该镇的黄金时期,金矿产量在顶峰时达到了一百万英镑

泰晤士在1924年以后,随着金矿开采殆尽,逐渐衰落,但仍然保留了许多木质房屋和历史建筑,展现了小镇当年的特色。泰晤士经常被称为科罗曼德半岛的必经之路,是旅客重要的旅游基地。

人口

根据2020年的数据,人口为7,380人。

截至2022年6月,估计人口为7,690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95人。

经济

泰晤士的经济历史上以金矿开采为主,现在则以旅游业和服务当地农业社区的本地企业为主。泰晤士医院是新西兰最古老的仍在运营的医院,建于19世纪60年代。泰晤士赛马俱乐部是新西兰最早成立的赛马俱乐部之一。此外,泰晤士还被用作包括《爱情旅馆》和《往返特拉比西亚》等电影的拍摄地点。

交通

泰晤士的主要通道最初是通过海上,肖特兰码头建于1868年,至今仍在使用。铁路连接泰晤士与汉密尔顿的泰晤士支线铁路于1898年开通,并于1991年关闭。现在,泰晤士位于25号国道上,有巴士服务连接周边地区。

教育

泰晤士高中是一所提供9至13年级教育的中学,学校成立于1880年。此外,泰晤士还有Moanataiari学校、Parawai和泰晤士南部学校等提供1至8年级教育的完全小学。圣弗朗西斯大学学校是一所国家综合天主教学校,提供1至8年级教育。

著名人物

泰晤士出产了多位知名人士,包括模特和演员凯莉·巴克斯、建筑师和陶艺家大卫·布罗肯希尔、雕塑家保罗·迪布尔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