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巫宁耕

巫宁耕

巫宁耕,男,汉族,1935年6月生,句容市县人氏,彦徽公后裔。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系著名经济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经济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巫宁耕教授曾出版《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概论》、《亚洲四小龙的致富之路》、《论当代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的剥削和掠夺》、《世界经济概论》、《世界经济》、《国际贸易理论》等多部著作、合著,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1986年率北大队赴新加坡参加第一届“亚洲大专辩论会”荣获冠军,被评为北大优秀教师。

人物经历

巫宁耕,男,1935年6月生,句容市人,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9月至1952年7月先后就读于苏州翠英小学、苏州翠英中学、苏州农业技术学校园艺科,度过了小学和中学时光;1952年7月至8月在苏南区中学教师思想改造学习会工作;1952年8月至1954年8月在苏州农校担任教师;1954年9月至1958年7月在北京大学经济系就读大学本科;1958年9月留校工作,任助教,1979年6月晋升讲师,1983年5月晋升副教授,1989年5月晋升教授,1993年10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任博士生导师,2000年7月退休。

1959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和亲自关心下,北京大学经济系在全国最先筹办、设立世界经济专业(1960年正式开始招生),巫宁耕教授是该专业的主要创办人之一,为中国经济学科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6年,国家教委委派北京大学参加新加坡第一届“亚洲大专辩论会”。这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委派高校出国参加辩论赛。巫宁耕教授作为教练率队远赴新加坡,一举获得团体冠军、最佳辩论员和决赛最佳辩论员三项桂冠,为国家和北京大学争得荣誉。

主要曾经任职

北京大学职务:

巫宁耕教授曾担任北京大学经济系世界经济教研室主任。1985年北京大学经济系撤系建院,成立经济学院,下设经济系、经济管理系、世界经济系,巫宁耕教授任世界经济系副系主任。

教学研究兼职:

国务院社会经济发展中心国际经济技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中国社科院第三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南开大学客座教授

其他社会职务: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小组成员

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

全国外经贸研究成果奖评审委员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副会长

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常务理事

北京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副主任

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董事会董事

经济科学》杂志常务编委

《香港社会科学学报》编委

研究领域

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发展中国家经济、印度经济、第三世界经济、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现代资本主义等。

1974年,为筹备第六届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参加了外贸部组建的原料和发展问题课题组工作。

1995年,应国家教委,外交部,外贸部,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之邀为在日本大阪举行的APEC部长级会议和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提供咨询报告。

2003年,应国家教委,外交部,外贸部,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之邀为在泰国举行的APEC部长级会议和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提供咨询报告。

主要奖励

1984,中国社科院经济综合发展战略优秀理论文章,“评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巫宁耕,侯若石,《世界经济》。

1985-1986,北京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

1992,北京大学优秀教材奖,《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巫宁耕。

1993,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3,北京大学科学研究成果奖,“世界格局变动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巫宁耕。

1996,北京大学学报优秀论文奖,“贫困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巫宁耕。

经典语录

“世界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是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要在这个学科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必须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对国际经济、政治、历史、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广博知识;必须不断研究新现象、新问题,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在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新思想、新路子;特别是在纷繁复杂的思想和物质撞击和诱惑下,必须时刻想着你是站在中国的土地上,为中国人民的利益是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巫宁耕

主要著作

《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   (概论)(分论)

《世界经济概论》

《世界经济》

《国际贸易理论》

《亚洲四小龙的致富之路》

《论当代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的剥削和掠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