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增乡
高增乡位于从江县东部,距县城8公里。东接贯洞镇,西邻丙妹镇和谷坪乡,南连广西梅林乡,北毗黎平双江镇。境内最高海拔1107米,最低海拔235米。年平均气18.4℃,年降雨量1190mm,无霜期326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乡总面积148.78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35个自然寨,89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15325人。
乡情概况
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是一个以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乡。全乡耕地总面积10050亩,人均0.6亩。1998年越过温饱线,2004年财政总收入48万元,国民生产总值4340万元,人均纯收入1560元。
自然资源
这里是一个资源丰富、有待开发的侗族聚居地。全乡以农为本,大力发展旅游业,兼营林业及其它牧副业生产,主产水稻、薯类等粮食作物和油菜、豆类、棉花等经济作物,森林覆盖率达56.3%,全乡有柑橘属基地3000亩,年产柑桔500吨;有药材基地1200亩;蔬菜基地110亩,年产各种蔬菜220吨。
基础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全乡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6个村通电视。
民族文化
这里有浓郁、古朴、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距县城仅8公里,交通便利。
这里是侗族民俗风情、侗族文化传承的核心地带,是侗族大歌的源生地,侗族大歌歌师潘井拜就出生于高增小黄村。从五十年代起,小黄侗族大歌就多次参加全国汇演、调演并获奖。小黄侗族大歌已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并登上国际艺术大雅之堂。
计生第一村
这里有“中国计划生育第一村——占里村”,这个锁在深山数百年的侗族村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创造了两项为世人所惊叹的记录,一是人口增长率为零;二是刑事案件发生率为零。占里自古以来自觉控制人口增长、保持生态平衡的作法,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前来考察、采风者络绎不绝,2000年8月国家计划生育委科技司副司长肖绍博专程到占里进行考察。新华社、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社会报》、《民族画报》等国内多家媒体及台湾省《汉声》杂志均对此作过专题报道。
民族建筑
这里有古朴、独特的侗族民间建筑。这里小河边、大榕树下依山傍水座落着一栋栋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极具特色,寨边鼓楼巍然耸立,风雨桥凌空飞架,蔚为壮观。独具特色的民居、鼓楼、花桥、寨门、戏台构成了一幅幅独特的“民族风情画”,使侗寨充满了诗情画意。
民族工艺品
这里民间用孟宗竹制成的蒸笼、饭笼、提篮等工艺品别具一格,有造型各异的纯天然民间工艺品——根雕,民间手工刺绣作品十分美观、艳丽,高增侗族服饰已成为侗族地区服饰的代表之一。
旅游规划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高增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高增乡旅游业的发展,树立“文化立乡”的战略思路,并始终坚持“严格保护、统一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配套建设”的原则,争取用3—5年时间把高增建设成为融侗族、民族文化、自然风光为一体的旅游精品区,并使旅游业成为全乡新的经济增长点。
侗歌窝小黄村
从江县高增乡小黄村,居于高增乡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7公里,距县城24公里,全村有5个自然寨718户,3340人,均为侗族,是个神奇而富有诗意的侗寨。一条小溪穿寨而过,青山环抱,吊脚木楼依山傍水,鼓楼、花桥遥相呼应,似一幅清新恬静的田园风光画。小黄侗歌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仅100多年来,就涌现出著名歌师、戏师近100人。
小黄村是极富盛名的“侗歌窝”,素有“歌的故乡”、“歌的海洋”之称。小黄人世代传下来的格言是“饭养身、歌养心”。这里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有满肚子的歌,唱不完的歌。正如他们所说:“汉家有读不完的书,侗家有唱不完的歌。”小黄侗歌被称为“嘎细王”(侗语“小黄歌”)。除了著名的大歌外,还有情歌、琵琶歌、蝉歌、采堂歌、拦路歌、敬酒歌、祭祖歌、劳动歌、叙事歌等几大类10多种。村里现有少、青、中、老年歌队、组52个,队员2000多人,老年教歌、青年唱歌、少年学歌的很好风气。在小黄村,人人会唱,处处有歌,事事用歌,天天晚上唱歌。男女老少以唱歌为乐,以会歌为荣,不仅喜庆节日以歌相贺,青年男女相恋以歌为媒,就是贵客来临,也以歌迎送。在一个村里如此众多的人自发性地参加唱歌活动,而且长期坚持,经久不衰实属罕见。
小黄村“侗族大歌”是一种无乐器伴奏,无人指挥的多声部合唱,高、中、低音浑为一体,以其和声的完美协调,格调的柔和委婉,旋律的典雅优美著称于世。歌队由一人领唱,众人合唱,声音时而高亢宽广,时而低沉悠扬,把听众带到如诗如画的美妙和谐的大自然中。娃娃队童声单纯嘹亮,天真活泼;姑娘罗汉队歌声清纯如水;老年队浑厚深沉,声音时而飘似仙乐,时而深厚如山,慢慢注入每个人的心田,给人一种神奇的享受。不少人到小黄考察的专家、学者听了侗族大歌后,都为其完美的天然和声拍案叫绝,认为这种侗族祖辈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合唱绝响,是侗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任何音乐家、合唱演员都一时无法创作和演练出来的。
小黄村的民族风情最为纯朴,尤以“行歌坐夜”和“情人节”最为突出。每当夜幕降临,成双成对情侣在鼓楼、花桥或家中火堂前,在寨边松、竹林里和溪边月光下,相依相偎,互送秋波,情意绵绵,牛腿琴、琵琶轻拉弹唱,倾诉衰肠,彻夜不散,直至凌晨方依依话别,夜夜如此。姑娘们的父母、兄嫂对此“行歌坐夜”活动都主动回避,从不加以干预。“情人节”是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五、初六(又称“五六节”),40多岁以上的已婚男女青年时的旧相好互相穿扮年轻些,并包上糯米饭、腌鱼,成双入对手拉手上山坡游玩、幽会,讲情话、忆当年、唱情歌、诉思恋,从早上直至次日月夜。因此小黄村早已被中外专家、贵宾、游客、远近村寨的人们赞为“小香港”、“不夜村”。
小黄村人不是为了唱歌而唱歌,他们对侗歌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是无意识的,小黄人对侗歌的热爱是发自他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这种发自内心深处对唱歌的热爱,造就了小黄侗歌的辉煌。
1956年,小黄歌手潘凤高、潘井仁、石松花、石婢蝉等8人参加全省汇演,《小黄男声侗族大歌》荣获全省优秀节目奖;1957年,小黄歌手吴大安、潘世才等人到云南省参加全国文艺汇演,《珠郎娘美》获全国优秀节目奖;1964年8月,小黄歌手吴大安等人到贵阳市参加文艺调演《嘎格罗》、《唱丰收》获优秀节目奖;同年小黄歌手在京参加演出时还受到毛主席、刘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接见并合影留念;1985年小黄歌手吴卫东、吴秀芳等人到北京参加《贵州侗族建筑风情展览》迎宾演唱,载誉而归。
1988年秋,小黄根据当地民族特色,因地制宜,开始把民族文化引进课堂,增设侗歌、侗戏、刺绣等课程,给小黄带来新的活力。小黄曾先后5次组织小黄少年儿童侗族大歌队赴省城、首都参加演出,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赞扬。1994年9月,小黄小学潘美号等5名9—12岁的小姑娘代表侗族参加了“94北京国际少儿中国艺术节”载誉而归;1995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又是这五位侗家女娃应邀赴京参加中国中央电视台“六·一”晚会现场直播,演唱多声部的无伴奏侗族大歌,轰动了全国; 1996年小黄小学吴培建等四名侗族女童组成侗族大歌队随中国民间艺术团赴法国演出,在巴黎演出13场,场场暴满,轰动了号称“艺术之都”的巴黎,受到法国外长夫人的接见。2003年桂林张艺谋艺术学校慕名到小黄招生,给小黄22名9—12岁小姑娘全部免费上学,现在正在办理出国手续,将赴日本演出。2003年在小黄“侗族大歌节”上,成功举办了“侗族大歌千人大合唱”。2004年8月小黄贾美兰等5名歌手参加全国民歌擂台赛,荣获“歌王”金奖。今年在贵州省首次举办的“木奶果”杯歌唱大赛,小黄侗族大歌队再次荣获民间唱法“金黔奖”。
小黄素有“歌的海洋,诗的家乡”之称,1993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侗歌之乡”;1996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首批“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多年来,国内多家电视台及成千上万的国内外画家、摄影家、音乐家、创作家到小黄采风,拍摄了大量的民俗照片。小黄被艺术家们称为最有价值的艺术宝地,同时也是理想的生态和民俗文化旅游胜地,每天游客络绎不绝,小黄民族文化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2004年小黄已作为贵州省首批优先发展旅游区。
近年来,在上级的支持下,小黄利用自身优势,努力发展民族村寨旅游业,修建了两座鼓楼,一座花桥,绿化了公路沿线及村寨四周,全民动员起来整治村寨环境卫生,对已建起来的砖房进行了木质包装,建起牲畜交易市场,目前又正在新建一座花桥,生态博物馆、旅游接待站等旅游设施正在筹建中。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