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王玉蓉

王玉蓉

王玉蓉(1913年1月24日一1994年6月8日),原名王佩芬,又名王艳芳,江苏省苏州市人,出生于上海,曾就读于上海明德中学。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工青衣、花衫。

王玉蓉早年辍学拜艺人于连仙为师,曾用艺名王艳芳。1933年拜王瑶卿为师,专攻青衣。长安大戏院落成,王玉蓉与管绍华、吴彩霞、李宝魁等众名角登台演出《四郎探母》,大获成功。此时,百代唱片公司又将《四郎探母》灌制成唱片,一时大卖。从此她在长安大戏院演出达8年之久。在王瑶卿的授艺下,王玉蓉曾把《花园赠金》《彩楼配》等八折有关王宝钏的串联成一台戏,她饰王宝钏,一人唱到底,一气呵成,为此她获得了“王八出”的美誉。

1949年后,王玉蓉与其女小王玉蓉组成蓉菁京剧团。1953年,王玉蓉参加武汉京剧团,担任副团长,后转入上海新民京剧团任主演。1957年调入北京和平京剧团任副团长。次年调往长春,任吉林省京剧团副团长。1960年剧团改为剧院建制,王玉蓉与梁小鸾任副院长。1964年调入吉林省戏曲学校任教。1974年退休回北京定居崇外安化楼,曾担任第七、八届崇文区政协委员。作为戏曲教育家,王玉蓉晚年被邀请到中国戏曲学院任教,向学生传授技艺,培养了大批京剧艺术家。1994年6月8日,王玉蓉病逝于北京天坛医院,享年82岁,安葬于华夏陵园。

王玉蓉嗓音清朗圆润,有铁嗓之称,扮相雍容华美。其代表作品有全本《王宝钏》《孙夫人》《李艳妃》等。而她在舞台表演中的“旗步”“跑坡”则被誉为绝艺。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玉蓉,学名王佩芬,1913年1月24日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木匠家庭,曾于上海明德中学读书,立志从医。刚读到初二,其父病重,王玉蓉因生活所迫而辍学。

演艺经历

辍学后的王玉蓉拜艺人于连仙为师学习京剧,工花旦。15岁那年曾到厦门的大舞台露演,有了一定的舞台经验后回到上海,登上了大世界舞台。之后,于连仙把她推荐到南京秦淮河畔的天仙阁茶社彩唱京剧,从此她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在那里的同台合作者中,有京剧演员绿牡丹和后来成为鼓曲艺术家的小彩舞(骆玉笙)等。王玉蓉是在上海唱过成出大戏的演员,一到南京便受到当地群众青睐。不久,她获得了“南京歌后”的美誉,并且登上了南京的报纸版面。

1933年,在同窗好友顾菊英的帮助下,年仅20岁的王玉蓉来到北京,拜当时有名的京剧大师王瑶卿为师。王瑶卿对她进行了严格的训练。恰逢长安大戏院落成,王玉蓉与管绍华、吴彩霞、李宝魁等众名角登台演出《四郎探母》,大获成功。王玉蓉就此一炮而红,声誉与日俱增。此时,百代唱片公司又将《四郎探母》灌制成唱片,一时大卖。从此她在长安大戏院演出达8年之久。后来百代唱片公司又高额酬金灌制了她的《武家坡》。王玉蓉还应百代唱片公司邀请,赴缅甸、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旅游观光,亲眼看到了各国华侨争购她主演的《四郎探母》《武家坡》唱片的情景。

在王瑶卿的授艺下,王玉蓉曾把《花园赠金》《彩楼配》《三击掌》《平贵别窑》《母女会》《武家坡》《算军粮》《大登殿》等有关王宝钏的八出戏连串成一台戏,她饰王宝钏,一人唱到底,一气呵成,为此她获得了“王八出”的美誉。

1949年后,王玉蓉与其女小王玉蓉组成蓉菁京剧团,与高盛麟、纪玉良等合作,在长沙等地演出。1953年,王玉蓉参加武汉京剧团,担任副团长,后转入上海新民京剧团任主演。1957年调入北京和平京剧团任副团长。次年调往长春,任吉林省京剧团副团长,毛世来任团长。1960年剧团改为剧院建制,王玉蓉与梁小鸾任副院长。1964年调入吉林省戏曲学校任教。1974年退休回北京定居崇外安化楼,曾担任第七、八届崇文区政协委员。

除唱戏外,王玉蓉还喜欢绘画,曾与胡铁耕、陈巨来、俞逸芬三位名家同时拜袁世凯之子袁寒云为师学习绘画。因她先后拜了王瑶卿和袁寒云两位名师,其师兄胡铁耕便将两师之名各取一字,为王玉蓉的寓所取名为“卿云楼”。

晚年经历

作为戏曲教育家,王玉蓉晚年被邀请到中国戏曲学院任教。她向学生传授技艺,培养了大批京剧艺术家,其中多人在全国大奖赛中获奖包括“梅兰芳金奖”“梅花奖”等。1980年6月,天津市文化局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天津分会,为庆祝天津戏校成立25周年而举办京剧名家荟萃演出,王玉蓉受邀出席,并与谭派女艺术家王则昭合作,演出拿手剧目《武家坡》。1985年11月,她在赴香港艺术节做示范演出时获得赞誉。1991年5月,天津举办“红五月戏剧展演”,王玉蓉再度莅临津门,在中国大戏院露演《大登殿》。1994年6月8日,王玉蓉病逝于北京天坛医院,享年82岁,安葬于华夏陵园。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王玉蓉的丈夫是一位高级工程师,两人夫唱妇随,和谐美满。王玉蓉的大女儿王贞观,艺名小王玉蓉,也是京剧著名旦角演员,毕业于上海光华中学,母女两人均师从京剧名家王瑶卿先生。王玉蓉的大女婿(王贞观的丈夫)是中国著名京剧演员马长礼,曾在现代京剧《沙家浜》中饰演刁德一。王玉蓉的次女王小蓉,原来也是一位花衫、刀马旦演员,后来调入中国戏曲学院任教,1998年5月因病逝世。王玉蓉的次女婿丁震春(王小蓉丈夫),原为武生演员,后来调到中国戏曲学院任教授。

师徒关系

师傅

1933年,王玉蓉拜王瑶卿为师。王瑶卿(1881年 — 1954年),京剧演员,教育家。原名瑞臻,字稚庭,号菊痴,晚年用名瑶青,斋名“古瑁轩”,祖籍江苏清江,客籍宛平。梨园世家,他的父亲为晚清昆曲演员王绚云。其代表剧目早期有《祭塔》《祭江》《金水桥》等;中期有《混元盒》《娘子军》《芦花河》等;后期有《万里缘》《梅玉配》《雁门关》等。

王玉蓉的另一位师傅是袁寒云(1890年 — 1931年),业余昆曲大家。名克文,字豹岑、抱存,因收藏北宋王晋卿《西蜀寒云图》而自号“寒云”,河南项城人,他是袁世凯的次子。近代四公子之一(其他三人是张学良、张孝若、卢小嘉)。少时就学于天津北洋客籍学堂,师从方地山、董宾古和严修,精于书、画、诗、词。既擅小生,兼工小丑和老生。曾撰写《寒云说曲》。他的代表剧目是昆剧《千忠戮·惨睹》,著有《辛丙秘苑》《洹上私乘》《三十年见闻行录》和《寒云日记》等。

徒弟

1981年,湖北省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杨至芳拜王玉蓉为师,她演的《孔雀东南飞》等剧目,都是经王玉蓉传授后立到舞台上的。她在梅兰芳金奖旦角组大赛中,演唱得益于王玉蓉传授的《祭江》片段,颇具王派声腔特色,受到京剧界专家及爱好者们的一致好评。

主要作品

王玉蓉擅演的剧目很多,名声最著者有王派名剧全本《王宝钏》,包括《花园赠金》《彩楼配》《三击掌》《平贵别窑》《母女会》《武家坡》《算军粮》和《大登殿》,共计八折。另外有《孙夫人》,包括《过江招亲》《别母》《回荆州》《下西川》《截江夺斗》,一直到《大别宫》《祭江投江》,也属全本大戏。此外,还有全本《李艳妃》,从《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到《斩李良》和八本《雁门关》等。除演出大戏外,她还经常演出《女起解》《宝莲灯》《汾河湾》《宇宙锋》《福寿镜》《御碑亭》《探母》《貂蝉》《桑园会》《缇营救父》《琵琶缘》《刺红蟒》《游龙戏凤》《虹霓关》《棋盘山》等传统剧目。

除此之外,王玉蓉还编演过不少新戏,如《艳云亭》《乞酒惊绝》《渔家乐》《香祖楼》《天台狱》《上阳宫》等。京剧音配像主要剧目有《武家坡》等。

艺术特点

王玉蓉嗓音圆润清亮,唱工尤佳。在六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她唱的许多剧目在“王派”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并在中国戏曲“声韵”的研究方面,气息的控制方面做出了贡献,被国内外观众誉为“铁嗓钢喉”。而她在舞台表演中的“旗步”“跑坡”则被誉为绝艺。

人物评价

王玉蓉先生为人坦率真诚、急公好义、严于律己、乐于助人,视同行如亲人,待学生如子女。她的优良品德是京剧界中久负盛誉的楷模。直到八十高龄仍为公益事业登台献艺,舞台生涯长达六十六年之久。保持功力,至老不衰,堪为奇才王玉蓉先生的逝世是中国戏曲界的重大损失。(《戏曲艺术》评)

素有“王铁嗓”之称的王玉蓉自青年时期起刻苦专研,艺事不断精进,成功继承了“王派”大方、刚劲、细腻的表演风格和独具特色的艺术技巧,是王门弟子中的一位佼佼者,演技颇具王先师的风范。(《京剧百家谱》 评)

人物轶事

王玉蓉于南京走红之后,在其同台姐妹之中,有人心怀不满,时常从外部找来一些人员,专门在她演出之时进行起哄和捣乱。在此期间,有一件与王玉蓉相关且轰动大江南北的事件发生。那时,天仙阁茶社仅在晚上安排节目,于是王玉蓉利用白天的时间补习文化,不久后以原名王佩芬考入了京华学校高中。她夜间从事演艺工作,白天则上学读书。然而,京华学校校规甚严,严禁本校师生进入茶园观看戏曲和聆听曲艺。在一个周末的晚上,京华学校校长傅况麟陪同朋友游览夫子庙,顺便走进茶园听戏,意外地发现本校学生王佩芬正在舞台上进行演唱。于是,在周一清晨王佩芬到校上课时,看到公告牌上已张贴出勒令其退学的布告。她哭着去找傅校长理论,可校长并未予以理会。

无奈之下,她闯进南京的一家报馆,极力声明女艺人也是中国公民,与社会各阶层民众一样拥有接受教育、学习文化的权利。她的言论触动了报馆的记者,记者在报纸上发表了为她撰写的文章,向社会大声疾呼要尊重女艺人的权利。其后,社会上的进步人士纷纷向报馆投稿,对南京歌后“有权读书”予以声援。上海的《申报》、天津的《北洋画报》、北平的《晨报副刊》等也在舆论方面给予支持。一些开明的学校邀请王玉蓉前往读书或者旁听,还有人写信表示愿意为她求学读书提供经济援助。一时间,南京歌后王玉蓉为争取女权而斗争的事迹,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社会新闻。

参考资料

京剧音配像《武家坡》选段 程砚秋、杨宝森录音主演.央视网.202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