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街道
花溪街道,隶属于重庆市巴南区,地处重庆市巴南区西北部,南与龙洲湾街道相邻,西与九龙坡区、大渡口区隔江相望,北与李家沱街道接壤,距区人民政府7千米,总面积33.5平方千米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花溪街道境域属孝里五甲;2009年4月,撤销花溪镇成立花溪街道。2011年末,花溪街道总人口13.14万人截至2020年6月,花溪街道下辖18个社区、6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红光大道71号
2011年,花溪街道财政总收入12.3亿元,比2010年增长33%;工业总产值为257.7亿元,比2010年增长2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9亿元,比2010年增长39.6%。
历史沿革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属孝里五甲;清末,设土桥场。
民国十九年(1930年),置土桥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土桥乡改为土桥联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土桥联保与文峰联保合并为土文乡;民国三十年(1941年),土文乡析置土桥乡;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月,土桥乡改为屏都镇。
1952年10月,屏都镇划归重庆市第四区(今九龙坡区),并和南泉管理局之农村部分改设为新生、其龙、道角、合作、堤坎5乡。
1958年,土桥、合作、道角3乡合并建立花溪公社。
1983年,花溪公社改为花溪乡。
1994年,撤花溪乡建花溪镇;同年12月,花溪镇由九龙坡区划归巴南区管辖。
2001年7月,土桥街道并入花溪镇。
2009年4月,撤销花溪镇成立花溪街道。
地名由来
花溪街道因花溪河流经全境而得名。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花溪街道地处重庆市巴南区西北部,南与龙洲湾街道相邻,西与九龙坡区、大渡口区隔江相望,北与李家沱街道接壤,距区人民政府7千米,东西最大距离1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4千米,总面积33.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花溪街道地处浅丘地带,地势高低不平;主要山脉有燕尾山,境内最高峰位于岔路口村,海拔417米;最低点位于先锋村,海拔167米
气候
花溪街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8.4℃,1月平均气温8.0℃,极端最低气温1.7℃(2007年1月30日);7月平均气温28.3℃,极端最高气温41.5℃(2001年7月26日);无霜期年平均364天;年平均日照市时数1147.4小时
水文
自然灾害
花溪街道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地灾等;洪灾年均发生一次,主要发生在5—9月,严重的一次特大洪水发生在1981年7月清溪园社区,沿花溪河边三分之二的房屋被淹没,经济损失近40万元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09年,花溪街道下辖原花溪镇(道角村、其龙村、群乐村、光明村和其龙社区除外)行政区域和原李家沱街道的陈家湾社区。
2011年末,花溪街道下辖红光、屏都、清溪园、土桥正街、岔路口、民主、陈家湾、学堂湾、王家坝、苦竹坝、走马梁、新工地、经建、重工、道角15个社区,建新、新屋、先锋、民主、岔路口、花溪6个行政村;下设214个居民小组、35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花溪街道下辖18个社区、6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红光大道71号。
人口民族
2010年,花溪街道人口有130637人
2011年末,花溪街道总人口13.1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46万人,城镇化率95.00%;另有流动人口51986人。总人口中,男性7.38万人,占55.91%;女性5.76万人,占44.09%;以汉族为主,达13.06万人,占99.45%;有土家、苗等24个少数民族,共713人,占0.55%;超过100人的少数民族有土家、苗2个民族,其中土家族406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6.94%;苗族110人,占15.43%。2011年,花溪街道人口出生率5.23‰,人口死亡率3.80‰,人口自然增长率1.4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906人。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花溪街道常住人口为192380人。
经济
综述
2008年,花溪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52亿元,比2002年翻一番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6.92亿元,比2002年翻了三番;固定资产投资64.32亿元,比2002年翻了四番多;入库税金7.3亿元,比2002年翻了近三番;本级财政收入7875万元,比2002年翻了近三番。
2011年,花溪街道财政总收入12.3亿元,比2010年增长3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亿元,比2010年增长53%
工业
200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为147.5亿元,比2002年翻了近三番;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达到7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3家,年上交税金超1000万元以上企业达9家。
花溪街道是巴南区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以摩托车、汽车及其零部件、机械装备制造、化工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花溪街道工业总产值为257.7亿元,比2010年增长23.4%,工业增加值70.8亿元。2011年,花溪街道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家,职工3.5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70.9亿元,比2010年增长3%;大中型有工业企业19家,职工2.5万人;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46家,其中10亿元以上的6家 花溪街道有市级特色工业园区——花溪工业园区。
商贸
2011年末,花溪街道有商业网点1648个,职工5046人。2011年,花溪街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9亿元,比2010年增长39.6%。2011年,花溪街道进出口总额6.9亿美元
金融
2011年,花溪街道实现税收12.3亿元。2011年,花溪街道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0.8亿元,比2010年增长5%;年末,花溪街道有3家金融机构在境内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为16.1亿元,比2010年增长18%;各项贷款余额2.8亿元,比2010年减少3%
交通
花溪街道有川黔公路、重庆市至南川公路等在境内交会;210国道、内环高速公路、渝南大道纵横过境。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花溪街道有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1420人,专任教师94人;小学9所,在校生4551人,专任教师27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3145人,专任教师26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3518人,专任教师219人;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生2146人。普通高等院校1所(市属高校),在校生8542人,专任教师742人 花溪街道主要学校有重庆理工大学、重庆高级技工校等大专院校。
科技事业
2011年末,花溪街道有独立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3个,其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专业技术人才6000人,经营管理人才200人,技能人才11000人,农村实用人才300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花溪街道有文化艺术团体5个,会员490个,均为个人会员,创作完成的文化艺术作品有舞蹈《山野梆鼓声声脆》、音乐快板《花溪走上快车道》、碟子舞《回家》、舞蹈《春》、民俗音乐表演唱《花溪情思》、民间艺术汇翠《彩船表演》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56个,演职人员18000人;剧院(场)6座,座位6000个;文化专业户18个;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104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21个,建筑面积1555平方米,藏书50846册。2011年末,花溪街道有体育场地15处;100%的城市社区和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70%。2011年末,花溪街道有中国中央电视台、重庆广播电视集团等67个电视频道在该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数为98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花溪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6个;病床680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300张,固定资产总值1.6亿元;专业卫生人员710人,其中执业医师92人,执业助理医师223人,注册护士395人。2011年,花溪街道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4万人次,住院手术600台次,出院病人0.56万人次。花溪街道重点医院有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2011年,花溪街道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4人/10万;孕产妇死亡率2/10万
社会保障
2011年,花溪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10706户,人数17747人,支出453.9万元,比2010年增长17%,月人均255元,比2010年增长2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81户,人数937人,支出36.0万元,比2010年减少4%,月人均128元,比2010年增长13%;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人,支出0.4万元,与2010年持平城乡医疗救助1939人次,城乡临时救助111人次,支出28万元,比2010年增长37.5%;自然灾害受灾人口479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3.7亩,直接经济损失19万元,救灾支出4.5万元,比2010年增长44.7%;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15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13.7万元,比2010年增长20.9%;有社区服务设施22个,其中社区服务站2个,其它有社区服务设施20个;社区日间照料床位数6张;有经常性社会救助工作站、点和慈善超市23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4.9万元,接收捐款衣被45件,使8420人(次)困难群众受益。2011年,花溪街道新增就业人员7774人,有3066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51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花溪街道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1-05-20
重庆市巴南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重庆市巴南区统计局.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