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种波尔山羊
波尔山羊(BoerGoat)是由南非培育的世界上优秀的肉用型山羊品种,其羊名源自荷兰语"Boer"。在南非,波尔山羊分为5个类型,即普通型波尔山羊、长毛型波尔山羊、无角型波尔山羊、土种波尔山羊和改良波尔山羊。改良波尔山羊具有羊羔初生重、生长快、体格大、产肉多、肉质好、繁殖率高、适应性强等特点。
纯种波尔山羊原产于南非,作为种用,已被非洲许多国家以及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引进。自1995年首批从德国引进波尔山羊以来,通过纯繁扩群逐步向全国各地扩展,显示出很好的肉用特征、广泛的适应性、较高的经济价值。
起源
关于波尔羊的起源,目前有几种起源的说法,一来自南非,二来自印度,三来自欧洲,现认为这三种来源均存在,实际上波尔羊真正命名是在1800-1820年,据查波尔山羊是在南非经过近两个世纪的风土驯化`杂交选育而成的大型肉用山羊品种。早在19世纪初,随着羊场主的居住趋于安定,人们就开始对其所饲养的山羊的某些性状有目的地进行选择。经过约一个世纪的漫长选育,逐渐形成了具有良好体形、高生长率、高繁殖率、体躯被毛短、头部和肩部有红色毛斑和改良型山羊。自1959年7月南非成立波尔山羊育种者协会,并制定选育方案和育种标准,之后,波尔山羊的选育进入了正规化育种。最初的育种标准主要描述波尔山羊的形态特征,随着生产者认识和接受波尔山羊生产性能测定的优点,开始进入波尔山羊生产特征方面的选择阶段,改良波尔山羊。
形态特征
头部
头部坚实,有大而温顺的棕色双眼,有一坚挺稍带弯曲的鼻子和宽的鼻孔,有结构良好的口与颚,至4牙时应完全相称,6牙以后有6毫米突出,恒齿应在适宜的解剖学位置。额部突出的曲线与鼻和角的弯曲相应。角坚实,中等长度,渐向后适度弯曲,暗色,圆而坚硬。耳宽阔平滑,由头部下垂,长度中等。耳太短者不理想。应排除的特征性缺陷:前额凹陷。角太直或太扁平。颚尖,长且位低,短基颚。耳褶叠,突出且短。蓝眼。
颈部和前躯
适当长度的颈部且与体长相称。肌肉丰满的前躯。宽阔的胸骨且有深而宽的胸缉?肌肉肥厚的肩部与体部和髻甲相称,髻甲宽阔不尖突。前肢长度适中与体部的深度相称。四肢强健,系部关节坚韧,蹄黑。应排除的特征性缺陷:太长或太短且瘦弱的颈部和松弛的肩大部了。
体躯
理想型应有一长、深且宽阔的体躯。多肉的开张肋骨与腰部相称,背部宽阔平直,肩后不显狭窄。应排除的特征性缺陷:背部凹陷,肋骨开张不良,肩后呈圆柱状或狭窄。
后躯
纯种波尔山羊应有一宽而长的尻部,不宜过于倾斜。多肉的臀部不宜太平直。有丰满多肉的腿部。尾平直,由尾根长出,可向两边摆动。应排除的特征性缺陷:尻部太悬垂或太短,胫部太长,可向两边摆动。
四肢
四肢强健结构好,肌肉太多者属非理想型。所谓强壮的四肢是指结实,适应性强,这是波尔山羊重要的基本特征。应排除的特征缺陷:X状肢和外弯肢,太纤细或肉太多的四肢。系部弱,蹄尖向外或向内。
皮肤和被毛
松软的皮肤,有充足的颈部和胸部褶皱,尤以道奇公羊为甚,这是一个基本特征。眼睑和无毛部分有色系,尾下无毛的皮肤应有75%的色素区?盅蛟?00%的色素为理想。毛短有光泽。少量绒毛有利于耐受冬季的寒冷。应排除的特征性缺陷:被毛太长且粗,绒毛太多。
性器官
母羊:有结构良好的乳房,每边有不多于两个的乳头。公羊:在一个阴囊中有两个较大、正常、结构良好和同等大小的睾丸。阴囊的圆周不少于25厘米。应排除的特征性缺陷:乳头为串状、葫芦状或双乳头。小睾丸,阴囊有大于5厘米的裂口。
体色
理想型应为头、耳红色的雪羊。有丰富的色素沉着,具明显光泽,允许淡红至深红。种羊头部两边除耳部外至少有10厘米直径的红色斑块,两耳至少有75%红色区和同样比例的色素沉着区。
性能和品质
羊的经济性状体现为优质高产的畜产品,进而体现在投入与产出比,能获得高效益。
成年纯种波尔山羊公羊、母羊的体高分别达75厘米-90厘米和65厘米-75厘米,体重分别为95千克120公斤和65公斤-95公斤。屠宰率较高,平均为48.3%。波尔山羊可维持生产价值至10岁,是世界上著名的生产高品质瘦肉的山羊。此外,波尔山羊的板皮品质极佳,属上乘皮革原料。
繁殖力与产羔率
纯种波尔山羊属非季节性繁殖家畜,一年四季都能发情配种产羔。母羊6月龄成熟,由于在秋季性激素水平较高,故而春夏性活动较少。秋季为性活动高峰期,而春夏季性活动较少。据100头母羊的产羔结果,产单羔者24头,双羔者58头,三羔者15头,四羔者1头。平均窝产羔数为1.93头。公羊6月龄成熟,在放牧的情况下平均配种15头母羊;9月龄以上平均可配种30头母羊。高产羔率意味着提高了每头母羊和单位面积肉产量。
耐粗性和适应性
纯种波尔山羊是最耐粗和适应性最强的家畜品种之一。能适应南非各种气候地带,包括内陆气候、热带和亚热带灌木丛、半荒漠和沙漠地区都表现生长良好。在干旱情况下,不供水和饲料,与其它动物相比存活时间最长。有放牧习性,可采食小树和灌木以及其它动物不吃的植物。采食范围大,可高至160厘米的树叶和树皮,低至10厘米的牧草。因而适于与牛混牧提高每公顷牧地的产肉量。此外,由于波尔山羊有采食灌木的习惯,可用于控制灌木的丛生和蔓延。因波尔山羊具有上述的耐粗性和适性,故不仅适于在南非饲养,同样适于在其他国家发展。在我国,除有丰富牧草的地区可发展波尔山羊外,许多禾本科杂草、农作物秸秆都能作为波尔山羊的粗饲料,发展地域范围进一步扩大。
与杂交羊区别
一、毛色纯种波尔山羊被毛细而洁白,惟头颈80%以上为褐红色,且褐色较重,大部分羊的头部只有鼻梁为白色:而杂交改良羊被毛粗而较白,头颈只有少部分为褐红色。
二、角形纯种波尔山羊公羊角较宽,一般向上向后弯曲,母羊角小而直;而杂交改良羊,公羊角比较长,一般向上向后弯曲,母羊有的有小角,有的无角。
三、耳朵纯种波尔山羊耳朵宽而长,全部下垂,颜色红褐;而杂交改良羊,耳朵比较宽且短,——般不是从耳根开始下垂,而是距耳根2厘米处才下垂,颜色多为白色。
四、肚形纯种波尔山羊腹部较大,多为“母猪”肚形;而杂交改良羊,腹部较小,多为“圆筒”肚形。
五、后躯纯种波尔山羊后躯较宽,屁股浑圆,丰满,肌肉发达;而杂交改良羊后躯较差。
六、腿部纯种波尔山羊四条腿粗而短,蹄部多有黑褐色;而杂交改良羊四条腿比较细长,蹄部多数无黑褐色。
产地及分布
波尔山羊原产自于南非,是世界上十分著名的以肉用为主的山羊品种。目前主要分布在德国、美国、新西兰等地。波尔山羊可分为5种类型,普通型、长毛型、无角型、土种型和改良型。
疾病预防
防疫
防疫一般在春秋两季各进行1次,春季3~4月份,秋季10~11月份进行。同时把粪便和垫草垫料堆积发酵无害化处理,充分消灭病原菌及寄生昆虫虫卵,消灭传染源。羊舍狭小、阴暗潮湿、脏乱、通气不良都可以引起羔羊大量发生疾病。因此必须做好对周围环境及用具的消毒和棚圈卫生。一定保证羊舍冬暖夏凉,舍内保持干燥、清洁,通风良好。
中毒防治
本病多数是因喂精料太多或因管理不当而被羊偷吃大量的玉米粉、大麦、甘薯等富含糖类的精料,在羊的瘤胃里很快发酵产生大量DL-乳酸而引起。
症状大量食用玉米粉等精料后约4~8小时发病。多数病羊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目光呆滞,不愿走动,步态不稳,不断起卧。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羊出现呼吸困难、急促,有时张口伸舌或气喘,心跳加快,肌肉发生阵发性肌肉痉挛。反和食欲停止,瘤胃充满液状内容物,瘤胃蠕动极弱或停止。如不及时抢救,可迅速死亡。
诊断根据有采食过量精料的病史和上述临床表现,瘤胃液PH值通常在5以下,以及粪尿呈酸性等可作出诊断。
防治方法
1.预防。控制精料的喂量和精料与粗合理搭配可有效地防止本病的发生。一般每日每只成年羊精料喂量以不超过1公斤为宜,应分3次喂给,同时要配合喂优质干草。据实验表明,奶羊日喂玉米粉达1公斤以上时,就可发病,每日喂玉米粉1.5公斤时,其发病率几乎达100%。在干草不足时更要注意严格控制精料喂量,空腹时不要喂精料。
2.治疗。用氢氧化钙(氧化钙1份,加水10份,充分搅拌,待沉淀后,取其上清液)或2%的碳酸氢钠水溶液洗胃,或内服碳酸氢钠2~6克,可缓解酸中毒;同时,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200毫升、5%葡萄糖生理盐水注射液500~1000毫升、10%安钠咖5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剂;为了控制和消除炎症,可肌肉注射庆大霉素8万单位2~3支,每日2次。一般用药2~3次即可痊愈。
腹泻
1.非感染性腹泻环境卫生差、圈舍潮湿,饮用水质量差、气候突变等,使成羔羊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而发病。
2.病原性腹泻多种病原菌都能引起波尔山羊羔羊腹泻,其中主要是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链球菌、产气荚膜杆菌、轮状病毒、正冠状病毒亚科、寄生昆虫(球虫病)等都可以引起腹泻。
3.奶源性腹泻人工喂奶时必须做到喂奶要定时、定量、定温、定质。
主要价值
波尔山羊是优秀的肉用山羊品种。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