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王一知

王一知

王一知(1916.12.23—1987.11.26),女,原名郭维轩,是周保中将军的夫人,中尉军衔。1916年12月23日出生在吉林省依兰县(现属黑龙江省)马家沟的一个农民家庭。曾任中侨委第四司农场司司长、中共北京市顾问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三届和第四届委员会委员等职。

她排行最小,取名郭维轩(参加东北抗日联军后,改名为王一知),后因乡间土匪猖,举家迁入依兰县城。1929年,王一知考入高小。“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了依兰县城,王一知几度辍学。

人物生平

王一知,原名郭维轩,1916年12月生于黑龙江省依兰县马家沟。

“九·一八”事变后王一知参加吉林高等学府的学生和依兰县人民的上街游行示威活动。1934年初,王一知进入依兰县中学女子班继续读书。就读期间,在葛宝云(刘槟野)革命工作者的帮助教育下,她懂得了很多革命道理,进步很快,于1934年8月加入共青团,翌年3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员。入党后,她更加努力工作,组织反日会员为抗日部队收集情报、运送物资,秘密组织学生抵制日本统治者的奴化教育

1937年初,王一知中学毕业,根据党的指示,考入佳木斯市省立师范学校简易师范班,开展地下工作。因同志暴露了目标,为防不测,组织上安排她到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去工作。

1937年8月中旬,王一知到达阎家岗,在这里见到了抗联五军周保中军长,被分配到军部骑兵警卫队,开始了戎马生涯。

掌握无线电收发报技术

1939年11月,王一知奉总部命令去苏联参加整理中共吉东省委档案文件;1940年3月又奉命在苏联学习军用无线电通讯技术,同年9月学成回东北,担任抗联第二支队分遣队政治指导员兼无线电台台长。

1942年8月,抗联教导旅(苏联远东红旗军独立88旅)正式成立,王任无线电连政治指导员。9月又组建了教导旅中共东北党组织特别支局(亦称东北党委员会),王为候补委员兼妇委书记。1943年初,王一知升任无线电营政治副营长,晋升为中尉,和其他领导带领同志们经过数月寒窗苦读,全面掌握了无线电收发报技术,在以后的小部队潜回东北活动中及配合苏联红军解放东北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在她身着苏军M43式制服的半身照上,她还佩戴着一枚苏军伞兵证章,显示她至少还接受了伞降等特殊技能训练。

1945年9月8日,王一知来到长春,化名佟涤新,奉命担任了接管伪满中央放送局的军代表。

1946年2月,王一知担任了吉辽军区骑兵警卫大队临时政委;4月,当选为吉林省临时参议会参议员;12月又担任了吉林省民主学院行政系主任。1948年2月,王一知被任命为中共吉林省委委员,同年3月9日就任吉林省立女子联合两级中学校校长;1949年1月,王一知当选为东北妇联执委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职务

1950年4月,王一知离开了战斗30余年的东北地区昆明市,受昆明军事管制委员会的指派,以军事代表的身份,先后接管了国民党政府驻云南外交特派员公署和国民党云南省侨务委员会,将其改组为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处和侨务处,并担任侨务处处长。1951年12月,被中共云南省委任命为省妇委第一书记兼省妇联主任。在云南工作期间,她正确执行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与各民族、各党派的同志通力合作,出色地完成了党交予的艰巨任务。

1952年12月,王一知调任中共西南局妇委常委、西南大区妇联秘书长。1953年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工作,先后担任副司长、司长和全国侨联委员等职,当选为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文革”期间,王一知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在逆境中,她坚信党、坚信共产主义,同他们进行了坚决斗争。粉碎“四人帮”后,王一知先后担任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中共北京市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

病逝

1987年11月26日,王一知因患癌症医治无效,在北京不幸逝世,朝鲜驻华大使代表金日成主席前往北京医院吊唁,致以深切的哀悼。

个人生活

1937年9月,因革命工作的需要,她离开了部队,来到设在依兰县克上克沟里的省委秘书处工作,在艰苦的环境里磨砺了坚强的意志。1938年11月,敌人在依兰、刁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冬季“讨伐”,省委秘书处奉命合并到了二路军总指挥部,王一知兼任五军妇女团第二大队指导员。在跟随周保中南征北战的斗争生活中,他们之间产生了真挚的爱情,于1939年10月6日在二路军总部临时驻地举行了简朴而又隆重的婚礼。

参考资料

《王一知文集》出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2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