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法会
水陆法会全称十方法界四圣六凡冥阳两利水陆普渡大斋法会。也叫水陆会、水陆斋、水陆道场、悲济会等。它是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综合性大型法会,分超度、消灾两部分,能为死者超度、为生者祈福。
水陆法会是萧衍于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阴历二月十五首创,创始原因最初是为超度他死去的妻子,后来在这个基础上,用三年时间制定了水陆仪轨,目的是为了救拔水陆众生,创始地是镇江市的金山寺。其后经历隋唐五代的曲折发展,在宋朝时才形成规模并开始广泛传播,至元明达到鼎盛,清代至民国主要以修撰《水陆仪轨会本》为主。水陆法会以其超度的功能,在中国历史的不同阶段都得到了许多民众的支持,已经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水陆法会持续七昼夜,内容主要为结界洒净、遣使发符、请上堂、供上堂、请下堂、供下堂、奉浴、施食、授戒、送圣等。
2006年,金山寺水陆法会被省政府批准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11月,金山寺水陆法会音乐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起源
魏晋南北朝(公元505—508年)的南朝时代,萧衍有一天在龙榻间梦到一位神僧来访,这位神僧告诉他说:“在六道四生里不断轮回的众生,辗转生死,受无量苦,却又求出无门。皇帝贵为九五之尊,拥有无上的权利与方便,何不作水陆大斋,普度水陆间一切合灵有情的众生呢?”醒来以后,刘彻思量梦境并询问朝庭群臣的看法,群臣间没有人能明白梦境的含意。这时候国师宝志禅师劝武帝广寻群经,并认为定有缘由含蕴其中。梁武帝即于法华殿迎请诸多佛经典籍,和宝志禅师一同批览群经。待阅及“阿难陀遇面燃鬼王”的典故后,总算恍然明白,也因此开启了三年后修制水陆仪文的因缘。尔后,萧衍依《无量威德自在光明如来陀罗尼》施食法为核心,花了三年制成水陆仪文,流传至今,施食仍是水陆法会最重要的佛事内容。
当时梁武帝制成水陆仪文后,在宫庭内严建道场,于佛前不点灯烛,手捧仪文,向佛前发愿:“若此水陆仪文能资助六道,广度有情,道理契合圣凡,愿我礼拜后,灯烛不自明;若此水陆结构仪式未详,无所利益众生,则灯火晦暗如初。”祝愿之后,武帝开始在佛前执礼。第一拜拜下,顷刻之间灯烛自燃通明,光耀大殿;第二拜拜下,宫殿微微震动,显示安详;第三拜拜后,天空飘下香花,预示祥瑞。武帝因此得大信心,于是在二月十五日,于今江天禅寺,命僧佑律师亲宣其文,举行了史上第一次水陆法会,当时利益群品,感应的事迹很多,从此水陆就在中国流传开来。
历史沿革
约在梁天监四年即公元505年,也有说法是在天监七年即公元508年,农历的二月十五日于镇江金山寺中,中国佛教史上第一次水陆法会举行。据记载,梁武帝曾夜梦神僧来访。这位神僧对梁武帝说:“六道众生,受苦无量,何不做水陆普及群灵?诸功德中最为第一。”梁武帝即与宝志禅师一起以《无量威德自在光明如来陀罗尼》施食法为核心,花了将近三年时间制成水陆仪文。并在润州(今镇江市)金山寺中,举行了我国佛教史上第一次水陆法会。但那时不叫水陆法会,叫“无遮大会”“平等法会”等。
隋朝的杨坚和隋炀帝都崇信佛教,发令修建了许多寺院。在隋朝两帝之后,隋朝战乱,水陆法会逐步衰落,没有魏晋南北朝的兴盛,关于水陆法会的记载也比较少。唐朝时,佛教开始进入迅速发展阶段。中唐、晚唐时,密宗兴盛。无遮大会(水陆法会)与密宗仪轨相结合,再度兴起。晚唐时,水陆画产生。
水陆法会自宋朝开始稳定并广泛发展,开始出现北水陆、南水陆、眉山水陆等法会。在宋以后,水陆法会很快普及全国,成为战争以后朝野常行的一种超度法会。宋以后水陆法会全称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或“天地冥阳无遮均利道场”。宋代的水陆法会特色有四:一是时间长:少则七天,多则四十九天;二是规模大;三是法事全;四是艺术性强。主题也演变为三个方面:一是追念先祖;二是将功德回施施主;三是普度众生。文献记载,水陆仪轨的编撰比较早的是北宋赵顼熙宁年间(1068--1077),东川(今四川三台一带)人杨将唐朝的《冥道无遮大斋》和萧衍的《慈悲道场忏法》相结合,撰《水陆仪》三卷,盛行于川蜀地区。对水陆法会的流行、发展起了不少的推动作用。
元代和明代对水陆法会都极为重视。元代延祐三年(1316年)和至治二年(1322年)都有开设大型水陆法会的记载。元代,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敕京师万安、庆寿、圣安、普庆四寺,长江金山寺,五台万圣佑国寺,作水陆佛事七昼夜”。皇家在江天禅寺修设水陆法会,参加僧众高达1500人。因此径山元叟行端有“朝廷金山做水陆升座”的法语。
明代伊始,因开国皇帝朱元璋为沙门出身,他登基后,以朝廷之力极力弘扬佛法。对于水陆法会来说,不仅制作规模空前,而且相关的仪轨也予以定型下来。水陆法会在朝廷大力扶持下,规模更是盛大。据记载,朱元璋于洪武元年至五年(1368-1372),在南京蒋山(现南京方山)先后多次修设水陆法会。楚石梵琦、季潭宗、来复见心、东溟慧日、梦堂昙噩等均曾应邀赴会说法。洪武五年正月所修法会规模最大,太祖曾命宗泐作八曲《赞佛乐章》,君臣共赴法会礼佛。明代在江、浙之间有“北水陆”与“南水陆”之分。指的是四明所行的南宋志磐续成的《水陆新仪》为南水陆,而江天禅寺的水陆旧仪,被称为北水陆。明末高僧袜宏弃“北”从“南”,将《水陆新仪》稍加修改后,写成《水陆修斋仪轨》六卷,风行于世。
清代爱新觉罗·旻宁年间,仪润依云栖祩宏之意,修撰《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仪轨会本》六卷。咫观更继宏《水陆仪轨》增补论述,撰《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普利道场性相通论》九卷(略称《鹳园水陆通论》),以及《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十卷。之后,《水陆仪轨》虽无更新或补充,但在实际施行中(尤其是超度亡灵的类别)却推陈出新,形成了现在流行的“水陆空大法会”。用来超度水陆之外的孤魂野鬼,使之脱离轮回之苦。这样的功能使水陆法会获得民众认可和推崇。
仪式内容
法事内容
水陆法会持续七昼夜,内容主要为结界洒净、遣使发符、请上堂、供上堂、请下堂、供下堂、奉浴、施食、授戒、送圣等。
坛场布置
法会坛场分为内坛和外坛。法事以内坛为主,像设布置香花供养,力求庄严。正中悬挂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接引佛三像,下置供桌,罗列香花灯烛果品供物。其前安置长方台四只成四方形,台上分置铜磐、斗鼓、铙、铃铎及仪轨等,为主法、正表、副表、斋主四人所用。四围绕以布幕,将内坛分成三间。两侧分挂上堂、下堂各十位水陆画像。画像之下列插牌竿,详记每位圣凡名称。牌上皆画宝盖,下画莲花,中用黄纸;下堂则用红纸以为区别。外坛有六个坛场:大坛二十四人,专门礼拜《梁皇宝忏》。诸经坛七人,讽诵诸经。《法华》坛七人,专诵《妙法莲花经》。净土坛七人,称念接引佛名号。《华严》坛二人,静阅《大方广佛华严经》。瑜伽坛,亦称施食坛,为夜间施放焰口之用,人数由各坛临时调用。此外监坛一人,共计四十八人。
法事流程
内外坛法事一般为七日(内坛亦有五日者,则自第三日起)。其进行程序:第一日三更,外坛洒净,四更内坛结界,五更遣使建(旛上书"修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功德宝旛”,高悬于大雄宝殿左前方的刹竿上)。第二日四更,请上堂,五更奉浴。第三日四更供上堂,五更请赦。午刻斋僧。第四日三更,请下堂,四更奉浴,五更说戒。第五日四更,诵《信心铭》,五更供下堂,午刻斋僧。第六日四更,主法亲祝上下堂,午前放生。第七日五更,普供上下堂,午刻斋僧,未时迎上下堂至外坛,申时送圣,水陆法会即告圆满。法会期间,自第一夜起,每夜于瑜伽坛各放焰口一台,至第六夜则放五方焰口,内坛水陆法师及诸坛僧众均参与法事,为水陆法会仪式的顶点,以后即从事结束。
价值意义
水陆法会作为中国佛教的重要仪式,具有祈福、超度、宗教教育、社区凝聚等多重意义与功德。它反映了信仰者对福祉和灵性成长的追求,同时也传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尽管在现代社会中,水陆法会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它仍然保持着其独特的地位,为信徒们提供精神寄托和宗教体验。通过参与水陆法会,信徒们不仅满足了自身的宗教需求,还为社会和文化的和谐做出了贡献。
传承保护
2006年,金山寺水陆法会被省政府批准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11月,金山寺水陆法会音乐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参考资料
金山:水陆法会的发源地.金山网.2024-04-04
常识|水陆法会的历史演变.灵隐寺.2024-04-04
水陆法会包括哪些内容仪式?.凤凰网佛教.2024-04-04
水陆法会:法会之王.凤凰网佛教.2024-04-04
水陆法会的意义和作用.微信公众平台.2024-04-04
水陆法会基本常识(图).新浪佛学.2024-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