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
康德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清宪宗爱新觉罗·溥仪在伪满洲国执政期间所使用的年号,始于1934年(康德元年),至1945年(康德十二年),共十二年。
“康德”年号是溥仪在满洲国执政期间所使用的第二个年号。九一八事变后,溥仪成为“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日本帝国主义把溥仪推到台前,使其充当侵略东北地区的代理人。康德年号代表一个国家的伤痛与耻辱。
年号由来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想吞并中原地区,但又担心国际舆论抗议,就于1932年3月1日扶持清代末代皇帝溥仪建立满洲国,1934年3月1日又将“满洲国”改为“满洲帝国”,将年号“大同”改为“康德”。
年号含义
“康德”年号有“康德、德宗”之意,其中“康”字指康熙帝之意,是为了表达对先祖康熙皇帝的崇敬。“康德”的含义的详细解释为:“兆民康乐,始于德泽首被,康济下民必须道之以德,使兆民康乐于德政之下,以王道行于天下,使民安于至德。”
在位皇帝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1967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辛亥革命以后,宣布退位。其为清朝君主在位时年号“宣统”,通称爱新觉罗·溥仪,在伪满洲国“皇帝”位时“年号”为“康德”。日本战败投降后溥仪再次退位,并被进入东北地区的苏联军队俘获送至苏境内关押。1950年,苏方将溥仪及其亲随移交给新中国政府,抗战时由于充当日本扶持的伪满洲国傀儡“皇帝”,被定为战犯,后被刘少奇特赦,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普通公民。1967年在北京去世。
在位年份
年号意义
“康德”年号还暗藏了溥仪与关东军之间的矛盾。“康德”年号的“德”字便是指光绪帝,因为光绪皇帝驾崩后,上庙号为德宗。1933年10月,日本关东军司令官菱刈隆告知溥仪,日本政府准备承认他为“满洲帝国皇帝”。这个消息令溥仪非常振奋,想要再登极大典之时身穿大清皇帝的龙袍,来表明自己是正统的清朝皇帝,便派人到北京太妃那里取来一件光绪皇帝曾穿过的龙袍。但日本关东军却不允许溥仪身穿清朝龙袍,只能穿“满洲国陆海空大元帅正装”,溥仪便派出郑孝胥与关东军交涉。最终,板垣征四郎同意溥仪在祭天时穿清朝皇帝的龙袍,但登极大典时必须穿大元帅正装。溥仪也只好同意。但是,这件事情让溥仪对关东军产生了怨恨。溥仪之所以要用清德宗光绪帝的“德”字,是因为在1908年溥仪入宫之时,根据慈禧的旨意,承继同治并肩光绪皇帝为嗣。但日本关东军不承认溥仪是“大清皇帝”,不让溥仪穿清朝皇帝龙袍,那么溥仪只好取“康德”这个年号来向世人表明,自己是承继清德宗光绪皇帝的正统的大清皇帝。
康德年号的使用期间,伪满洲国政权受到了大日本帝国的支持和控制,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伪满洲国得到解体。康德年号代表一个国家的伤痛与耻辱。
相关事件
康德元年
3月1日,溥仪登极称帝,颁布《即位诏书》,同日正式更换年号为“康德”。
参考资料
烟台发现《满洲帝国全图》 日侵略野心昭然若揭--青岛新闻网.青岛新闻网.2024-02-03
吉网探馆伪满皇宫清宫帝后宝玺真容暨末代皇帝民国京津旧影展.今日头条.2024-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