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慈禧地宫

慈禧地宫

慈禧地宫,1873年开始建造,位于菩陀峪的定东陵中,定东陵是清东陵15座陵园的其中之一,坐落于中国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千米处。

慈禧地宫所在陵墓的定东陵始建于同治五年(1866年),完成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历时42年。慈禧陵分地上、地下建筑。慈禧陵地上建筑主要有三殿,即沈阳昭陵隆恩殿和东、西配殿;地下建筑则是慈禧地宫。慈禧地宫,由五券二门组成,金券正中汉白玉棺床上安放着慈禧的棺,棺椁分两层,里为棺,外称椁,均由名贵的楠木制成。1909年11月15日,慈禧去世一年后被葬入地宫。在慈禧死后20年的1928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东陵盗案”,地宫被军阀孙殿英的士兵掘开破坏。1984年1月,国家文物局与清东陵文物保管所组成一个清理慈禧内棺10人小组,负责清理慈禧遗体和棺内遗物。2013年8月,国家文物局批复慈禧地宫内文物修复方案,2014年起文物分批运至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始修复。

2015年10月,包含慈禧地宫的定东陵所在的清东陵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慈禧地宫的菩陀峪定东陵是清东陵15座陵园的其中之一。慈禧地宫位置所属地清东陵坐落于中国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千米处,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东经117°38’,北纬41°11’,地处京津冀发展地带,在北京、天津市承德市、唐山、秦皇岛市五大城市的腹地;向东距秦皇岛约190千米,向南距天津市约150千米,向西距北京市区约125千米,向北距河北省承德市约100千米。

气候

慈禧地宫所在的遵化市地处暖温带北缘,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季风盛行,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暖夜寒,冬季寒冷少雪。该地年平均气温约为10.4℃,其中,1月通常为最冷的月份,最低气温约为7.1℃。该地年平均降水量约为774.5毫米,且降雨季节不均,其中,夏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7%。此外,该地区年均蒸发量约为1643.4毫米,是年均降水量2倍以上。

地质

慈禧地宫位置所属地清东陵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的燕山台陷带马兰峪镇隆起区西段,该地区区域内以北东—北北向线性构造为主,包括层理—片麻理—断层,而南北向片麻理与断层构造次之,属于黄淮平原构造系统。因此,慈禧地宫的地层组成为“以太古界迁西县群变质杂岩构成结晶基底,以第四系松散岩类为盖层”。此外,地区位于第四纪火山活动时期断裂的中国密云山脉喜峰口南侧,处于中国华北平原地震带与北京燕山平原地震带之间交汇的中国华北平原和北京燕山之间地震带,因此具有强震发生的地质背景,受到临近地区的地震活动影响较大,是一个高发性的大型地震喷发活动区,经历过强烈的地震活动。

水文

慈禧地宫位置所属地清东陵所在地区主要有沙河、黎河、淋河、魏进河等大小37条河流。慈禧地宫位置的墓葬群地下水以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为主,分布在区内的人工填土层和强风化带内的风化裂隙中,含水层主要为人工填土中极不连续的砂砾石层、粉质黏土砾石层及砂碎石透镜体;大气降水是该地质区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并主要通过蒸发和地下径流等方式排泄;地下水循环交替强烈,以溶滤作用为主,多形成低矿化的淡水,其矿化度一般为0.5~1.0克/升;水化学类型则以碳酸钙镁型水为主,其PH值通常在7.0~7.6之间。

建设历程

建设背景

慈禧地宫是清代后陵中地宫之一,坐落在菩陀峪的定东陵中。菩陀峪定东陵与慈安太后(慈安皇太后)的普祥峪定东陵并排而建,两陵均居咸丰定陵之东,因而统称为定东陵。

建陵之初,两宫皇太后就派体仁阁大学士周祖培、理藩院左侍郎英元、左都御史全庆到东陵相度万年吉地。同治十二年(1873年)三月,两宫皇太后借陵之时亲临阅视,确定普祥峪、菩陀峪为两太后的万年吉地,并任命两陵的承修大臣。慈安之陵位于普祥峪,慈禧之陵位于菩陀峪,为示区别,慈安陵又称普祥峪定东陵,慈禧陵又称定东陵

建设经历

同治十二年八月二十日两陵同时破土动工,历经6年,于光绪五年(1879年)六月完工。两陵并排,规制相同,中间只隔一条马槽沟。慈安陵用银266万两,慈禧陵用银227万两。两陵规制在孝东陵的基础上又增建了神道碑亭和下马碑,用料讲究,在皇陵中堪称上乘。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慈安太后崩逝,同年九月入葬。

慈禧陵分地上、地下建筑,耗银超过200万两。慈禧陵地上建筑主要有三殿,即隆恩殿和东、西配殿;地下建筑则是慈禧地宫。东太后慈安驾崩后,慈禧慈禧大权独揽。其于1895年下令拆除三大殿重建,并严令原材料不得有丝毫迁就,重修工程又持续了13年,至1908年才完工。

地宫启用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二日,慈禧走完了她74岁的人生路程,撒手人寰。1909年11月15日,宣统元年(1909年)十月(农历),慈禧在离开这个世界一年之后被葬入地宫。据记载,地宫内随葬有大量的金玉珠宝,其中一对万寿壶共嵌有珍珠1288粒、红宝石56件、蓝宝石18件。然而,在慈禧死后仅仅20年的1928年,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东陵盗案”,地宫被军阀孙殿英的士兵掘开破坏。在地宫中,棺椁内和慈禧身上的世所罕见、价值连城的珍宝被洗劫一空。

主要景观

定东陵

要到慈禧地宫必先到定东陵,定东陵综合了清代帝后陵寝的诸多特点,成为最为完备的后陵。规整齐全,自南而北依次为:东西下马碑二座、井亭一座、正中建神道碑亭一座、三孔石拱桥一座、东西便桥各一座、东西朝房各五间、东西值班房各三间、隆恩门五间、东西燎炉各一座、东西配殿各五间、隆恩殿五间、陵寝门(三座门)一座、石供案一座、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各一座,环以红墙,东侧为神厨库,内有神厨五间、南北神库各三间、省牲亭一座、面阔进深各三间。慈安陵“凤压龙”丹陛石最具特色。

慈禧陵三殿

慈禧陵三殿为慈禧地宫地上建筑,三殿的梁枋都用名贵的黄花梨木制成。这是木料中之上品,木质坚硬纹理细密。沈阳昭陵隆恩殿和东、西配殿内金龙和玺彩画,在原木上直接沥粉贴金。三殿内外彩画共有2400多条金龙,分为行龙、卧龙、升龙、降龙、千姿百态,光彩夺目。代表皇权最高威严的紫禁城金銮殿(太和殿)内只有六根贴金明柱,而慈禧陵三大殿64根柱上都缠绕一条斗立体铜鎏金的盘龙。三殿墙壁也不同于其它后陵,内壁雕刻成五蝠捧寿,四角盘肠。据档案记载,三殿用叶子金就达4592两1钱4分3豪。

慈禧陵墓的石雕图书馆案堪称一绝。隆恩殿围以汉白玉石栏,在所有栏板上用浮雕技法刻成凤在前“飞”,龙在后“追”的图案。76根望柱的雕刻打破了一龙一凤相间排列的传统格局,而是在柱头上全部雕刻翔凤,而龙则雕在柱身上,里、外两侧各一条,形成了“一凤压两龙”的图案,这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

陵墓地宫

进入地宫,慈禧的地宫由五券二门组成,进深24.8米,落空面积154平方米。慈禧太后的棺椁安葬于此。地宫金券正中汉白玉棺床上安放着慈禧太后的棺椁,棺椁分两层,里为棺、外为椁,均由名贵的楠木制成。

清朝皇宫档案《普陀峪金井安放帐》有这样的描述:慈禧太后建陵时的“穴”位就在慈禧棺椁下面的金井内,其中也存放有大量珍宝。自光绪五年(1879年)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陵墓官员曾奉懿旨先后六次向金井中投放大量宝物。慈禧是历史上著名的“奢侈”太后,生前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等宝物,死后其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连城,如九玲珑宝塔、翡翠西瓜、翡翠白菜、夜明珠、碧玺莲花等稀世之宝。

陵墓里盖在慈禧身上的那床陀尼经被也是一件无价之宝却逃过一劫。盖在慈禧尸体上的是一条织金的陀尼经被。被长280厘米,宽274厘米明黄缎底,捻金织成。被面上织有众多佛经、佛像、佛塔、花纹等装饰,全被不但花纹繁多,而且还织有汉字陀罗尼经文25000字。经被上缀有820粒珍珠。盗墓贼拆走了珍珠,将这条价值连城的经被弃之于地,1979年清理地宫时才被发现,免遭危运。

旅游信息

自驾车

参考资料:

开放时间

4-10月8:00-17:00,11月-次年3月9:00-16:00。

门票信息

成人152元,老年人、残疾人、学生凭有效证件92元,身高1.2米以下儿童免费;门票皆包含观光车。

人文价值

皇陵文化

陵墓作为清代皇家祭祖行孝之地,具有“建筑雄伟、规制恢弘、神道完整”的特点,再加上“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皇陵建制,已然成为皇陵文化的典范。与此同时,陵寝之中葬有包括帝王和太后等许多拥有传奇故事的传奇人物,还有包括慈禧地宫、慈禧陵大殿等在内的陵墓建筑,共同造就了清皇陵的文化价值。在陵墓修建过程中,还形成了裕大村、裕小村等守陵人村落,这些村落蕴藏了较为丰富的清宫贵族文化及满族民俗文化,已有百年的历史,象征着“忠孝传统的典范”和“文化传承的标杆”。

士人文化

在明清时期,士人文化逐渐衰落,尤其是在清代更加明显。随着清朝的建立,经济和文化逐渐恢复,资本主义在前代的基础上得以重新兴起,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文人们开始追求实用的技术研究,而不再像过去那样追求闲情雅趣。此时,在清代宫廷中,崇尚士人文化的风气十分流行,一是满族本身认同中原的部分优秀文化,二是为巩固满族统治而吸收中原本土文化。士人文化逐渐渗透到清代宫廷艺术和统治者的审美观念中,而在陵墓的建设中,士人文化也得到了应用,例如慈禧陵的石五供下坊先后出现的四艺纹、博古纹等文人代表纹样

保护与开发

文物保护

1928年7月4日至10日,慈禧死后20年,军阀孙殿英盗掘了慈禧地宫,毁棺抛尸,掠走了全部随葬珍宝。盗案发生后,溥仪派爱新觉罗·载泽耆龄爱新觉罗·宝熙等人到慈禧地宫进行了重新安葬。1979年2月17日,清东陵文物保管所对慈禧定东陵地宫进行了清理,未清理内棺。1984年1月4日,国家文物局的几名专家与清东陵文物保管所组成了一个清理慈禧内棺10人小组,负责清理慈禧遗体和棺内遗物。如今,慈禧的遗体仍完整地躺在棺内,保留着1928年重殓时的状态。但是,她身上当时所穿的丝织品等,被盗墓贼乱七八糟地丢弃在地宫内,已经无法满足清东陵陈列的需求。2013年3月,修复方案编写完成,同年8月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复,2014年起文物分批运至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始修复。

公开展出

2020年8月7日下午,中国丝绸博物馆修复展示馆二楼开了一个新展:《后宫遗珍:清东陵慈禧及容妃服饰修复成果展》。受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委托,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丝绸博物馆)对清东陵所藏20件丝织品文物进行了保护修复。这个展览展出的丝织品不多,一共16件,其中就有来自慈禧地宫的9件文物:慈禧陵出土丝织品8件+1件经被。这也是慈禧定东陵出土文物修复后的首次公开展出。

荣誉奖项

2015年10月,包含慈禧地宫的菩陀峪定东陵所在的清东陵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相关事件

东陵盗案

1928年6月,外号孙大麻子的河南军阀孙殿英以剿匪为名,深夜时直奔清东陵。工兵爆破墓室,炸开慈禧太后明楼下洞门里的金刚墙,打通了进入地宫的通道,撞开石门后进入墓室,从金椁内棺盗窃了大量稀世珍宝。慈禧生前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死后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白银高达亿两。慈禧棺内底部铺金丝织宝珠锦褥,厚7寸,下面缀大小珍珠一万多粒,红光宝石85块,白玉200多块,锦褥上有一层绣满荷花的丝褥,上铺五分重的珍珠2400粒。慈禧尸体上盖一条织金的陀尼经被,明黄缎底,捻金织成,织有汉字陀罗尼经文25,000千字,缀有800多粒珍珠。头上的凤冠由无数珍珠宝石嵌成,其中仅一颗珍珠就价值白银约1000万至2000万两。

盗陵案被报道后,举世震惊,各地各界人士纷纷通电谴责,要求严惩凶首孙殿英,追回珍宝。蒋介石下令阎锡山查办盗陵案。孙殿英将乾隆颈项朝珠中最大的两颗朱红朝珠送给戴笠,再托戴笠将一柄九龙宝剑送给蒋介石;又将翡翠西瓜送给宋子文;将慈禧口中的夜明珠送给宋美龄,宋美龄将夜明珠缀在了绣花鞋上。此后,孙殿英便逍遥法外,而慈禧的这颗世间罕见的夜明珠就不知所终。

夜明珠身世

据记载,慈禧太后含于嘴中随葬的夜明珠,是一块近似球体形态、秤重为清代四两二钱七分、相当于787.28克拉的金刚石原石。其估价在1908年时值1080万两白银,相当于2012年的8.1亿元人民币。

而这颗夜明珠的来源,很可能是失踪已久的“莫卧儿大帝金刚石”,“莫卧儿大帝金刚石”最早出现在印度南部。1657年印度莫卧儿帝国征服两小国,统一印度南部,该宝石因而流入莫卧尔王朝宫中。然而,翌年莫卧儿王朝发生政变,宝石在混乱中神秘失踪。虽然法国旅行家兼宝石学家塔瓦尼阿描述1665年在莫卧儿王宫中见过一颗具有280克拉和玫瑰琢型的优质净水金刚石,认为那就是“莫卧儿大帝金刚石”,其实那只是前者的替换品。真正的“莫卧儿大帝金刚石”在阿富汗牡兰尼王朝8次入侵印度其间被抢掠到阿富汗。清代乾隆朝于1760年镇压清统一准噶尔之战,威震南疆。阿富汗亦向清臣服,于1760年与1762年两度派使团向清廷朝贡。“莫卧儿大帝金刚石”便作为贡礼流入了清廷,一直传到慈禧这一代。

敛葬衣服

内衣之外,慈禧敛葬时一共穿了三件衣服。最里面穿着一件绿绉绸平金绣福字女夹衣,满眼的“福”字,用平金绣布满。通过给“福”字的金属线拍显微照片,可以发现金属线大部分表面金属层脱落,露出线芯。数一数,一共有200个“福”字,前身70个,内襟37个,后身93个。每个“福”字正中原本都缝缀着一颗珍珠,但被盗墓贼全部摘掉了,仅剩缝线。“福”字夹衣之外,慈禧又给自己穿了一件“寿”字袍——雪青缎平金绣团寿女夹袍。“寿”字,用的是盘金绣,有370多个,每个“寿”字直径大概5厘米。字的中间部位原本也缝着一颗大珍珠,但也被盗墓贼摘了,只剩线头。

参考资料

游清东陵·品帝王霸气之孝钦显皇后定东陵.今日头条.2023-10-29

定东陵.故宫博物院.2023-10-30

..2023-10-29

清东陵: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你了解吗?.今日头条.2023-10-29

清东陵:满韵清风 灵秀福地.国家文物局.2023-06-24

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中国政府网.2023-06-24

清东陵保护区.唐山市人民政府.2023-06-24

探访慈禧陵.今日头条.2023-10-29

探访慈安陵.今日头条.2023-10-30

河北十大旅游景点(10)清东陵AAAAA.今日头条.2023-10-29

揭秘西太后慈禧陵墓奇珍异宝 令人大开眼界.胶东在线.2023-10-29

揭秘西太后慈禧陵墓奇珍异宝 令人大开眼界.胶东在线.2023-10-29

揭秘西太后慈禧陵墓奇珍异宝 令人大开眼界.胶东在线.2023-10-29

揭秘西太后慈禧陵墓奇珍异宝 令人大开眼界.胶东在线.202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