鄣吴村
鄣吴村位于安吉县西北部,与安徽省广德市相连,是艺术大师吴昌硕的故乡。辖鄣吴、瓦厂湾、蛟坞3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鄣吴,在玉华、金华市两山之间,金鸡水绕村由南向东流出境。风景秀丽、林茂粮丰。1992年有750户、2700余人。
历史沿革
北宋时,村民仅几十户。建炎初,李治南渡,淮安市吴氏举族南迁,吴瑾挈家辗转徙此定居。后子孙繁衍,人丁渐增。瑾八世孙吴松,因不惜重资创建孝丰学宫而著称。松子吴麟、吴龙,于明嘉靖五年(1526)同登进士榜,孝丰县为之立双进士牌坊。嘉靖十七年和四十一年,麟子维岳、维京先后进士登科。"父子叔侄世进士",传为佳话。孝丰县又为之立科甲坊,鄣吴村中立甲第联芳等坊。吴氏父子叔侄均被朝廷委以重任,数十年间,吴家大兴土木,广拓村基,建造豪华府邸、雄伟牌坊、庄严聂氏宗祠、精巧陵墓。后吴门代有闻人,藉科举之阶为官者不下百余人。经历代经营,至清爱新觉罗·旻宁末年,村民有四五千人,成为孝丰县第一大村,故有"大大鄣吴村,小小孝丰城"之说。
鄣吴村南的玉华山上有吴氏宗祠,祠前华表高耸,石阶两旁石兽狮、虎、马、羊,栩栩如生,山腰牌坊巍然。今仅存石狮两尊,高1.8米,余已毁。
清咸丰十一年(1861),再度进入安吉县、孝丰境内的太平军,于鄣吴村遭清兵和民团狙击,战月余,村民所剩无几。同治、光绪年间,宁波市、绍兴市、台州市、温州市及安徽、河南省、湖北、湖南省、四川省、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等省移民陆续迁入。宁波、台州和安徽人约占97%,今已历4代,现有80姓左右。
艺术大师吴昌硕于清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四年(1844)出生于此。祖父渊,清嘉庆三年(1798)举人,著有《天目山房诗稿》。父辛甲,咸丰元年(1851)举人,著有《半日村诗稿》。溪南亭址山麓古屋,系吴昌硕启蒙读书处,后题名"溪南静室",早废;自称"溪南老人"缘此。咸丰年间,战争频繁,昌硕与其父避兵戈外出,其生母方氏和未婚妻章姓,在此期间先后丧亡,加之战后荒凉,家道中落,造成了昌硕心中难以弥合的创伤,感到"骨肉剩零星,流离我心苦"。由是专心治学,勤奋学艺,从孝丰到安城,在"芜园"经历了10年耕读生涯,奠定了文学、艺术基础,故常自称"安吉吴昌硕"。
吴昌硕成名后,几乎每年返村祭祖,粗茶淡饭宴请族老乡亲。他关心乡里,维护家乡风貌。村上参天古树,有人想砍卖,他出资买下,立章保护;他看到许多蒙童不能上学,集资并腾出3间房子,创办初等小学堂。还立有抚恤摺,凡族人家添一丁,每年可支30元。乡亲请其写字、画画,从不推却,留在当地书画珍品不下百余件,至今传为美谈,有的演绎为民间故事。对家乡特产孟宗竹和竹笋,常有诗篇提及,曾吟诗道:"客中虽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写罢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光绪二十四年(1898),吴昌硕返里重修《吴氏宗谱》。
1927年11月,吴昌硕病逝沪寓,中国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作挽联曰:"诗书画而外复作印人,绝艺飞行全世界;元明清以来及于民国,风流占断百名家"。今村后狮子坛有其衣冠冢。村中吴昌硕故居有两处:一是出生地,砖木结构,前厅2间,后楼3间。1983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门首匾额"吴昌硕故居"系书画家王个所书。内陈有明文明为吴麟书写的墓志铭部分拓片等。另一处在村后街,系后购置的两层五开间楼房,屋宇依山傍水,高大进深,具有鲜明的明清建筑风格,曾是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习艺和会客处,因昌硕于此重修家谱,故又称修谱大屋。
吴昌硕、子涵、东迈,均为沪上书画篆刻名家。孙志范定居美国;志鲁定居故里,为省文史馆员;志源定居上海市,系上海市书画名家。
经济建设
1949年后,鄣吴村历为鄣吴乡(人民公社)人民政府驻地,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鄣吴向为长兴县、广德市至孝丰要道。60年代,省道孝(丰)泗(安)线建成,和递(铺)鄣(吴)线以及后建的递(铺)上(吴)线在此交叉,每天有多班客车直达杭州市、递铺、孝丰、安城、长兴等地,交通更为方便。今正在兴建连接广德县的公路,以沟通318国道线。乡邮电所、广播站、中学等事业单位及乡办骨干企业和村办企业集中于此。乡办五金电子仪器厂、焊割工具厂、岩棉厂等均具相当规模,1992年乡办工业产值700万元。由于村周围孟宗竹资源十分丰富,成为安吉县西北边隅毛竹等土特产品的主要集散地,竹器加工业发达,村办和个体的竹器加工厂达30多家,产品销全国各地;竹帚、大扫把、笋等还远销日本、韩国和东南亚。一条长达1.5公里的商业大街,有各类大小商店200余家,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宾馆亦于1992年建成。新建的农贸市场,日成交额达5万多元。乡中学和中心小学近年新建了教学楼,设备较全,乡中学历年升学率在全县名列前茅。吴昌硕曾亲自指点的鄣吴村舞龙传人,在1991年"湖州市丝绸文化节"表演的"龙舞"获好评,浙江电视台和中国中央电视台曾作报道。吴昌硕故居自1987年对外开放以来,至1992年底,已接待日本书道、华道访华团等中外学者、文人、艺术家和游客上万人次。
全村有耕地1037亩,以种植水稻为主。距村2.5公里、总库容1010万立方米的大河口水库于70年代建成后,减少洪旱威胁。1992年粮食亩产675公斤,比1978年增长11.25%。山林9204亩,度产孟宗竹60万支,年产茶叶12.5吨。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20万元,比1978年增长15倍;人均纯收入950元,比1978年增长8.5倍。村民生活显著改善,电视机基本普及,电冰箱、洗衣机和摩托车等已进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