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轮王
转轮王(Cākravartirāja)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圣王”,因手持轮宝而得名。是指佛经中出现的古印度神话中的圣王。转轮王有四位,因各持相应的金属制轮宝,即金轮王、银轮王、铜轮王、铁轮王。其中金轮王地位最高,统领四洲界。转轮王的出现,必然有七宝相伴,具足四德,代表世间的最高成就。
小乘佛教中的转轮王被塑造成护持佛教的世间统治者,突出其政治性的一面;大乘佛教中,转轮王变成佛法践行者,最终成为佛教神,强调其宗教性;密教中的顶轮王则既是统治者,又是佛教神灵,融合了政治性和宗教性。
转轮王既有利于佛教的发展和传播,也符合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因此,在古代历史中,多次出现将君主描述为转轮王的传统,包括蒙古的成吉思汗、孛儿只斤·忽必烈、俺答汗,唐朝的武则天,北魏时期的灵太后胡姓,西夏皇帝李继迁以及柬埔寨的阇耶跋摩二世。
命名
转轮王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圣王”,转轮王的梵语为Cākravartirāja,是由三个词构成的复合词:cākra,阳性、阴性、中性皆可,也可以做形容词,意为用铁饼(战斗),也有轮子之意;varti,阴性名词,意为缠绕、转动;rāja,原型词为rājan,阳性名词,意为国王。符合经典所说“由轮旋转,应导威伏一切,名转轮王”的解释。所谓轮,简而言之就是车轮、轮子,一方面以之比喻世间的统治政权经久不衰、连绵不绝,皇基永固;另一方面也特指法轮,用以表达佛法犹如车轮向前滚动不止、常驻不灭。
历史演变
小乘佛教时期
小乘佛教中的转轮王最初的含义就是世间统治者,佛教指那些能够以佛法精神施政或护持佛教发展的统治者。在显教中,转轮王一般称为轮王、转轮圣王、法轮王等。一些早期佛教经典专门论述转轮王,如《轮王七宝经》。另外还有许多经典列有《转轮王品》。转轮王之所以反复现在佛教经典中,关键在于其隐含着政教关系,蕴含着佛教的政治理想和对理想政治的希冀,是佛教自身对政教关系所做的理论思考。
大乘佛教时期
大乘佛教时期,转轮王进入佛教体系,成为佛陀的崇拜者、追随者,乃至放弃世间荣华富贵而出家修道,成为佛法的积极实践者,最终甚至成了佛教神祗。转轮王从最初的世俗统治者变成佛教最高神祗,从对政治性强调过度到对宗教性的强调。还有一个更大的转折,就是在《华严经》中所言:“华严三圣”都成了转轮王,甚至一切佛菩萨都是转轮王。这一转折也对密教顶轮王的产生有着直接关键作用。
顶轮王的形成
密教继承显教中转轮王思想的基本内涵,又有所创造,因此称呼也有异于大小乘佛教,在密教中出现一类经名中,把“轮王”与“佛顶”结合起来,形成一类新的神祗体系,即“佛顶轮王”或“轮王佛顶”,简称“顶轮王”。
佛顶轮王思想萌芽于《陀罗尼集经》。这是一部持明密教初期的典籍,其中首次出现“佛顶佛”。该典籍已经反应出作为统治者的转轮王与佛教神祗融合的迹象,而转轮王与佛顶的真正结合是在菩提流志翻译的持明密典中才正式形成。菩捉流志所译《一字佛顶轮王经》,其经名就冠以佛顶轮王,经文也是以佛顶轮王为核心展开的。不空沿着菩提流志的思路继续发展,翻译了多部有关顶轮王的经轨,始,经菩提流志、不空等人弘扬,有唐一代乃至宋代,顶轮王都非常盛行。
神祇形象
据佛教理论,转轮王出现,必有七宝相伴,具足四德,代表世间的最高成就。在佛教典籍中,转轮王分为金、银、铜、铁四种,其地位和领土完全不同。金轮王地位最高,统领四洲界,银、铜、铁依次次之,分别统领三、二、一洲界。后来的经典中所讲的转轮王几乎都是金轮王,密教中出现金轮佛顶,也源于一切有部对金轮王的强调。关于转轮王形象,《施设论》卷一说:“如转轮圣王,妙色端严,具三十二大丈夫相,一切人众倾渴瞻仰者,应知即同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三十二相,清净圆满,一切众生瞻仰无厌。”说明转轮王和佛一样,也具有三十二相,法相庄严。
转轮王七宝
转轮王出世,七宝相伴,分别是轮、象、马、珠、女、主藏、兵。七宝与政治统治密切相关,各有功用,为转轮圣王的统治提供各种便利和保障。据《长阿含经》记载:“当为转轮圣王,王四天下,以法治化统领民物,七宝具足,一金轮宝,二白象宝,三马宝,四神珠宝,五玉女宝,六居士宝,七典兵宝。王有千子,勇猛多智,降伏怨敌,兵杖不用,天下泰平,国内民物无所畏惧。”描绘了一幅统治者无为而治、国泰民安的美好图景。这是老百姓的最大希冀,当然也是统治者的美好愿景,尤其符合中国儒家圣王的政治理念,不动干戈,无为而治,却是天下太平,又儿孙满堂,骁勇多谋,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转轮王七宝中最为强调的是金轮宝,因为其象征统治权力。
转轮王四德
转轮王同时也具有四功德,这四德更是统治者朝思暮想的。据《大楼炭经》记载:“世间有转轮王时,自然生七宝、有四德。”四德分别是:“一者长寿不夭无能及者,二者身强无患无能及者,三者颜貌端正无能及者,四者宝藏盈溢无能及者。”这四德可以概括为万寿无疆、英勇无比、庄严无及、珍宝无数,这是统治者都梦寐以求的,自然受到统治者的喜爱和政治庇护。
思想内涵
佛教幻想了一个大一统的人间乐土,疆域包括整个大洲。佛教的王权观,基本上是建立在转轮王概念的基础上。而这一王权概念和果报及转生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之所以成为转轮王,是功德积聚的结果。转轮王代表的是一个理想的国度。晋朝月氏三藏竺法护译《佛说弥勒下生经》中描述了这一大同世界。《转轮圣王修行经》的中心思想,是善法与宝轮及正义统治者的同一关系,依据佛教的政权观念,王不仅是统治者,他首先应该是社会秩序的维护和调整者。佛教王权观并不认同血缘相传的权力观念,其权威也不来自上天,而是来自佛教的业报。轮宝作为转轮王的信物。他得用自己的品行去争取,只要他遵循善法,做贤明之君,轮宝就可能重新显现。
转轮王既有利于佛教的发展和传播,也符合统治者的根本利益,这是转轮王思想流传的根本原因。所以,“转轮王思想自印度贵霜帝国时代已相当流行,贵霜王朝的创建者丘就却的前身即被称作‘转轮王’。此后,迦腻色伽一世、波斯匿王、傣怯王、月光王、顶生王等等都被称为转轮王。佛教传到中国之后,受其影响,也有不少中国皇帝做起充当转轮圣王的美梦,如北凉王沮渠蒙逊、杨坚、武则天等等。转轮王思想不仅在中原地区影响深远,在其它宗教、政治、文化传统中也有广泛影响。“这种思想(转轮王思想)不仅在中原流行,也传播至周边地区,如东北地区的辽朝,转轮王思想就非常盛行。此外,西夏、吐蕃、金玉国,也都有转轮王思想流行。
后世影响
蒙古历史
随着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古印度的政治历史概念——转轮王的概念,深深地影响了蒙古史学家。它是蒙古史学受藏传佛教影响的产物,也是蒙古史家的黄教思想在史书中的直接反映。综观17世纪蒙古编年史所记,蒙古史上有三个著名的转轮王,即成吉思汗、孛儿只斤·忽必烈、俺答汗。转轮王的概念是随着黄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和发展而为蒙古史家们所接受的古印度政治历史概念。17世纪蒙古史家们把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极力加以神化,并抛出所谓成吉思汗、忽必烈及俺答汗三个转轮王的提法,其目的无非是为了抬高俺答汗的政治地位。
隋唐时期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传统政治合法性的论述,主要在天人感应、五德终始学说的框架下进行。统治人民的君主是“天子”,天授符命(mandate)于天子,天子顺天命统治人民。君主是否拥有统治人民的符命,有赖于图谶和祥瑞的解释;君主受命于天,统治有方,达到天下太平,则可以封禅泰山。天命可以转移,若君主所作所为违背天道,则有灾异出现示警。若君主不思反省,则天命会被上天剥夺,转入异姓。
佛教的传入,为中国人带来了新的意识形态。为世俗界的君主们提供了将自己统治神圣化的新理论,也为君主权力在世俗和神圣两界的扩张提供了条件。佛教王权观的核心内容是转轮王,转轮王观念始终是僧俗理解世俗王权的主要理论。将君主描述为转轮王的传统,贯穿整个隋唐时期,而君主也顺应潮流,在本有的“天子”意涵之外,又给君主加上了佛教“转轮王”的内容,形成了称之为“双重天命”的政治论述。
君主王权
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五中记载,长寿二年(公元693年),武则天给自己加授了“金轮圣神皇帝”的尊号,她也是唯一主动将“转轮王”的名号加入自己的帝王号中的君主。
在西夏史诗中,西夏皇帝李继迁被塑造为文殊菩萨和转轮王的化身。克什米尔僧人和吐蕃僧人均称西夏皇帝为法王。西夏皇帝陵台为八角形塔式建筑昭示了西夏皇帝的转轮王身份。
元诩时,宣武灵皇后胡姓为当朝的实际执政者。灵太后在临朝称制后,便开始遵照佛经记载的转轮王模式推行一系列护法措施,通过运用外来的转轮王观念,加强其权位的正当性。此外,灵太后还欲通过《华严论》的修撰,来具体阐释"转轮王即佛"的观念,并通过《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的弘广,来为自己的统治提供神圣且合法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