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斯卡岛战役
基斯卡岛战役是1943年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阿留申群岛战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场战役因日本成功组织了“奇迹作战”而闻名,最终导致美国军队登陆并占领基斯卡岛。
战前背景
1942年6月,日军发动了太平洋战场上最大的进攻战役——中途岛战役。在此战役中,日本原计划以进攻阿留申群岛作为进攻中途岛的佯动(同时也为了在北太平洋取得一块立足点,防止美军借助阿留申群岛进攻日本千岛群岛),虽然进攻中途岛的行动以日军彻底战败告终,但日军仍然占领了美国没有防守的阿留申群岛中的阿图岛和基斯卡岛。
阿图岛和基斯卡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仅有的被日本(也是整个轴心国)占领的美国国土。因此,出于“给美国留下一个永久的伤疤”的名义,日军在两个岛上都部署了相当的守备部队,其中在基斯卡岛部署了5000余人员,阿图岛部署了2000余人,并在两个岛上修建机场。但由于当地属于冻土带,加之日本缺乏必要的大型施工机械,截至日本被赶出两个岛时,两个机场均未完工。
到1943年时,日军虽然在南太平洋战场上连吃败仗,但是仍然企图固守阿留申群岛一线,因此日本海军频繁派出补给舰及潜艇向两个岛屿运输物资。但由于1943年3月爆发的科曼多尔群岛海战(双方均有船舰负伤,但双方皆无战舰沉没,事后日本第五舰队司令细萱戊子郎被撤职),日本发现美国军队已严密监视日本向阿留申群岛的运输线,不得不放弃以水面舰艇补给阿图岛和基斯卡岛,这使得两个岛此后被美军封锁。
1943年5月,美军在基本解决南太平洋的威胁后,派遣托马斯·卡森·金凯德少将及其所属舰队,协同美国陆军、陆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及加拿大盟军开始准备收复阿留申群岛战役。鉴于基斯卡岛防守人员较多,美军选择先进攻人员较少的阿图岛,即后来的阿图岛战役。此战役最终以日本守军2900人全部“玉碎”(2800人死亡,数十人被美国军队俘虏)告终,但美军因当地恶劣的气候、日军的阻击也付出了549人死亡,1148人受伤,2100余人因疾病丧失战斗力的严重损失,迫使金凯德决定暂缓对基斯卡岛的行动,他决定在援军到达前,只进行对基斯卡岛的封锁,计划8月进行登陆战役。
日军行动
阿图岛玉碎令日本大本营甚为震惊。日本人已经意识到,他们无法继续防守阿留申群岛,为了尽可能减少有生力量损失,他们必须仿效三个月前组织的“克号作战”(指日本撤离瓜达尔卡纳尔岛的行动),将人员尽快从基斯卡岛撤离。为此,日本海军决定由驻守日本北部的第五舰队和第一潜水舰队负责这次行动。
第一次撤离:潜艇偷运
由于基斯卡岛自数个月前已经被美国军队舰艇和飞机严密封锁,因此日本起初决定使用潜艇撤离人员,同时为岛上输送给养。1943年6月,日本第一潜水舰队(拥有大型伊号潜艇15艘)利用大型潜艇撤离了800余病员,并向岛上剩余部队补给了125吨弹药和100吨粮食。但由于美军很快加强了反潜力量,日本在第一次潜艇运输中损失伊24号潜艇,第二次损失了伊-7和伊-9号潜艇,占整个第一潜水舰队的五分之一。结果,日本不敢再冒险使用潜艇运输剩余的人员,而决定立即派遣水面舰队撤离剩下的人员。
第二次撤离:水面舰艇行动
1943年7月,日本开始筹划使用水面舰艇部队撤离人员,在此之前基斯卡岛上的守备部队已经提前开始演练撤离预案。考虑到日本千岛群岛距离基斯卡岛较近,因此日本决定派遣以驱逐舰为主力的第一水雷战队,前往幌筵岛准备撤离行动,同时改换了经验丰富的驱逐舰指挥官——刚刚从俾斯麦海海战伤愈归队的木村昌福海军少将。
木村昌福是日本海军经验相当丰富的驱逐舰指挥官,在早年他曾经参加过关东大地震的救援工作,曾经在遍布残骸的东京湾内救援平民,战争中又连续指挥驱逐舰参加了若干次重要行动。在1943年著名的俾斯麦海战役中,木村昌福由于误判美国军队空袭能力,没有选择连夜赶赴莱城,而在海上日本军机保护半径内徘徊一昼夜,致使剩余舰队在美军翌日的空袭中(虽然有日本飞机掩护,但美军空袭强度太大,结果掩护的日本飞机也大多被击毁)近乎全军覆没,木村本人也在战斗中被美军机关枪打中,其一穿透他的身体,造成重伤。因此,在他伤愈归队,转任第一水雷战队指挥官时,他已经对美军潜在的空中拦截和水面舰艇截击有了良好的心理准备,为后来成功策划撤离行动打下了铺垫。
木村昌福上任后,首先研判了基斯卡岛的局势。由于基斯卡岛四面被美国海军严密封锁,日本海军无法正面突破,加之空中有定时的美国军队巡逻机出没,故为了防止再出现俾斯麦海行动那样的惨剧,木村昌福决定利用北太平洋常有的浓雾天气,在雾气最浓厚时突入美国封锁线,靠岸撤离士兵。
7月10日,日本获悉阿留申群岛即将迎来浓雾天气,于是第一水雷战队全体出发,第五舰队旗舰那智号重巡洋舰巡洋舰也随同出发。结果途中雾气提前消散,日本被迫放弃救援,撤回幌筵岛休整。
7月22日,新的气象预报表明,7月29日前后基斯卡岛又会迎来一场新的浓雾,因此第一水雷战队再度出发,以阿武畏号轻巡洋舰为旗舰,借助浓雾掩护前往基斯卡岛。本次行动中那智号巡洋舰没有随行,主要原因是燃料不足。因此第五舰队司令部转为乘坐多摩号轻巡洋舰随第一水雷战队出发。
美军反应
由于美军人员尚未准备就绪,因此美军选择在8月行动来临前以封锁战术困住日军,不让其撤离或得到增援。在六月美军歼灭了3艘潜艇后,美国加强了基斯卡岛的沿岸封锁,出动包括3艘老式战列舰、1艘航母在内的强大舰队在基斯卡岛附近巡逻,不时对岸上目标展开炮轰,而驻扎在附近的美国陆军航空兵也定时使用B-24轰炸机对岛上目标展开空袭。
美国还以强大的空中力量展开不间断的对海监视,其中主力机型是PBY卡特琳娜水上飞机式水上飞机,这种飞机曾经在中途岛战役中率先发现日军航母编队,立下赫赫战功(有信息表明,此种飞机甚至在英国参加过歼灭俾斯麦号战列舰的行动),在7月23日,正是这种飞机,在北太平洋发现了木村昌福的舰队,并立即汇报了自己的位置,而日本对此却一无所知。托马斯·卡森·金凯德闻声便立即出动包括战列舰在内的绝大部分封锁舰队前往拦截日军,一次压倒性的大屠杀似乎就要上演。
点子战役
金凯德命令格里芬少将率领TG16.22舰队赶赴拦截点,一场令他期待已久的舰炮对决即将展开,在预想的战斗中,他手里拥有包括密西西比号(BB-41)和爱达荷号(BB-42)两艘战列舰,对日本最大不超过轻巡洋舰的舰队可谓是拥有压倒的优势。但不巧的是,美国当时发现木村舰队的卡特琳娜飞机,在报告自身位置时念错地点,导致美国军队的拦截舰队实际上是开往了错误的方向。但是没想到错中加错的是,格里芬的舰队竟然在7月26日在错误的拦截点发现了大量不明雷达回波。虽然海上迷雾漫漫,无法通过目视确认目标,但格里芬仍旧下令两艘战列舰和其他的护卫舰队以雷达回波为目标,开始舰炮齐射(战斗打响是在7月27日)。两艘战列舰共向目标倾泻了518发14英寸主炮弹,之后雷达回波消失,格里芬自以为敌方舰队已被歼灭,便返回向托马斯·卡森·金凯德复命了。由于弹药消耗较大,加之驱逐舰在巡逻中燃油也消耗尽,金凯德下令舰队撤回补给。
此次行动因为是在一个不明的“点”上爆发,因而也有人将其命名为“点子战役”(battle of pips) 。事后证明,格里芬的炮击完全没有任何结果,而且本次行动也因情报失误变得对美国军队毫无意义。但是,点子战役却使得美军撤离了基斯卡岛封锁线,这使得日后木村昌福在接近基斯卡岛时没有遇上任何美军,客观促进了日军的成功。
日军撤离
日军在航渡中并不知道自己被美国飞机发现的事情,因此仍旧在迷雾中高速航渡。在航渡途中,海防舰国后号撞上了阿武畏号,幸好是轻伤。但若叶号却被初霜号和长波号撞成重伤,不得不中途返回,这使得驱逐舰总量降到10艘。但是木村昌福仍旧不顾一切地前进,他隐隐约约感觉到,美国正式登陆基斯卡岛的时间已经指日可待了,这次行动恐怕是最后一次可能成功的行动了,因此他抓紧时间赶路。
7月27日,日本海军截获了美国点子战役的往来电报,这令他们不知所以,但这刺激了他们加快撤离行动的念头。不巧的是,基斯卡岛的浓雾在这几天变淡,使得日本舰队被迫在海上逗留,撤离行动被拖延到7月29日。
但就在7月28日,由于美国军队在前一天的点子战役中耗尽了主炮炮弹和绝大多数的驱逐舰的燃料,美军主动撤离了基斯卡岛封锁线,结果木村昌福阴差阳错地在美军回港补给期间,在29日成功抵达基斯卡岛,岛上的驻军仅用55分钟即完成了登舰行动,并将所有的武器遗弃以降低负重。与此同时,日本人还留下了大量地雷、陷阱,以用来迷惑美军,而日本军舰也把船上带着的水雷尽数丢入海里,一方面减轻负担,二是企图炸到不加设防的美军。后来,这些东西确实是给美军增加了不少麻烦。
8月1日,全部日军毫发无损地回到了幌筵岛。因此次近乎神奇的撤离行动,日本人将其称为“太平洋的奇迹作战。”
美军登陆
美军舰队补给完毕后,于7月30日回到基斯卡岛重新封锁全岛,并在8月1日,两艘补给完毕的战列舰向岛上目标展开了十多次炮击,而陆军航空队也在8月1~15日对岛上展开数次大轰炸,累计投弹超1200发。
8月15日,在100多艘战舰的掩护下,30000多名盟军士兵开始在基斯卡岛登陆。美军并不知道日军早已逃之夭夭,还以为会遭遇阿图岛一般的顽抗。加上登陆当天的大雾,发生了很多友军互射的事故。共有24名美国军队在登陆头一天白白死在自己人枪下。
如同阿图岛一样,基斯卡岛同样充斥着大雾和寒冷的天气。很多盟军士兵因此病倒。恶劣的天气,无处不在的诡雷和地雷使岛上盟军一直以为日军仍在抵抗,导致经常发生友军混战的状况,引起了很多损失。盟军还在日军军营里发现了一个“鼠疫病人隔离所”的牌子。一时人心大乱,以至于需要找来医生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事后发现这只是日军留下的诡计。
8月18日,美军遭受了登陆以来最严重的损失。驱逐舰阿伯纳·里德号(USS Abner Read (DD-526))在岛边触了一颗日军撤退时补下的水雷。里德号遭到重创,71人阵亡。
之后,美军方才发现日军早已撤走。
事后
• 因为美国军队在全然不知日军撤退的情况下依然进行了实战登陆,并且造成了(相对而言)惨重的损失,茅舍行动也被讥讽为“史上最大实战登陆演习”。
•切斯特·尼米兹在登上基斯卡岛视察日军未完成的机场后评价道:日本要不是不知道什么叫做现代化战争,不然就是还不配进行现代化战争。
• 虽然因为自己的指挥失误导致美军放过了基斯卡岛上6000日军,托马斯·卡森·金凯德依然在此战后晋升为中将。
文化影响
1965年,日本拍摄了《基斯卡·太平洋奇迹的作战》纪念本次撤离行动,由三船敏郎主演本次行动的指挥官(但剧中改名为大村少将)。
参考资料
二战太平洋战役燃烧的群岛,基斯卡岛战役日军的奇迹,美军的悲剧.搜狐网.202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