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萍
《富萍》是当代作家王安忆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2000年9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于2005年8月1日再版。小说以扬州市乡下女孩富萍在大城市上海市的生活为线索,讲述了她在寻找自我和选择自主生活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漂泊与艰辛。小说不仅描绘了对城市充满向往的人物形象,还勾勒出上海社会底层民众琐碎、细腻、平实的生活画卷。
创作背景
对于创作《富萍》的起因,王安忆称自己到达扬州之后,来往经过的人事忽然就显现出自身的色泽和情调。这让她觉得,自己居住的上海,因有扬帮人的乡俗,方才变得柔软,有了风情。因此,王安忆创作小说《富萍》是出于对移民这一特殊人群的兴趣,写富萍这个外来的年轻女子怎样渐渐地融入上海市。
内容简介
从小父母双亡的富萍住在叔婶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未婚夫的奶奶叫她去上海玩,实际上是为她改变过去提供了可能。她是一个平凡而不安分的女子,在上海的滞留不归,引起了奶奶的担心。奶奶的焦虑不安、催促和别人严厉的表情,逼得富萍逃离现有的生活圈子。于是,她开始“往外跑”,而往外跑的最大收获便是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舅舅。
当富萍提出结婚后分出来单过的要求遭到李天华的委婉拒绝之后,未婚夫缺少生活独立性的性格促使她最终立下背叛婚约的决心。于是,她又开始了自己第二次的、也是真正意义上的逃离。对她来说,她一点也不想在这样一个人际关系相当复杂,尤其是奶奶十分精明、而丈夫又显得相当懦弱的大家庭里生活,她没有必要为一个自己没有丝毫感情的人奉献和牺牲,她想争取自己的幸福,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她硬着头皮,忍受着屈辱在舅妈家住了下来。富萍以她特有的韧性在城里默默生活着,终于,她与一个以糊纸盒为生的跛脚青年走到了一起,找到了自己在这座城市的归宿和立脚点,靠双手撑起一片天空。
角色介绍
富萍:来自扬州市乡下的女孩。在她厚厚的圆脸,单眼皮小眼所显示的呆滞面目下,深藏他人不能轻易觉察的不安分、善观察。自幼失去父母的现实,从小到大伴随着她的漂泊感,让她急于想摆脱在乡下的过去。来到城市后,她很用心地认识和熟悉上海市的生活。在叔婶家勤劳惯了的富萍,一来到上海就不断向奶奶、邻人学习做活,并很快因帮坐月子的人家洗尿布而挣到了钱。这让富萍感到,她是可以通过劳动技能生存下去的,使她产生了主宰自己、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想法。
奶奶:奶奶是个自认命苦而且命硬的女人。她十六岁离家,孤身一人到上海帮佣。奶奶在当保姆期间,和房管所的戚师傅产生感情,后来还怀上了孩子。当奶奶知道自己不可能得到想要的结果时,便决绝地打掉了孩子,和戚师傅一刀两断。一个人在城市里打拼几十年,奶奶终于成了颇有身份的老上海。在保姆这一行里,只有她挑人家,不会人家挑她。
舅妈:富萍舅妈。舅妈在这个城市是个地道的外来者,住在这个城市的边缘区域,和舅舅以在吴淞江上摇垃圾船为生。她可以靠着垃圾船这份职业在上海扎下根,并且日子过得还不坏,把一个小家操持得温馨有序。
作品特点
主题思想
《富萍》通过讲述苏北农村女孩富萍只身到上海市投靠未婚夫的奶奶、后来逃婚的故事,详细描述了城市底层人民日复一日的劳作和生活。作家借助富萍的眼睛展示了在繁华的都市文明下,底层市民的生活追求和生存态度。小说以大量篇幅讲述了以“奶奶”为代表的保姆群体在上海的生活现状。她们都是城市的移民,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城市中扎下了根,构筑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而展示了女性顽强的生命意识。
对于世俗爱情的书写,作家一反20世纪80年代小说创作刻骨缠绵的情爱视角。富萍对李天华没有所谓的爱情,她更多考虑的是自己将来物质生活方面的问题。即便是最后与残疾青年结合,也只是因为富萍特别想要一个自己的家,因为她从小生活在不是至亲的人当中,他们在生活上都依赖她,所以她就有可能做主人,覆盖她整个感情世界的就是这些。富萍没有渴求浪漫永恒的爱情或是男性的温柔呵护,而是把爱情看作改变自己命运的方式。
奶奶,她对戚师傅的爱是建立在生存的艰辛和漂泊的孤独基础上的。当戚师傅因自私和胆怯而逃避责任,无法带奶奶脱离孤独,反而让她更加绝望时,这种爱便轰然倒塌。因为奶奶的物质资本才是她精神世界的支柱。没有这些东西,她无法取得家族的认同,当她老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生活便没了依靠。箱底储存着她在爱情失败后战胜心理挫折的物质力量,使她能在上海继续保持尊严。这份尊严与男人无关,全是凭着自己的努力和打拼挣来的。
艺术特色
双重线索
富萍从小父母双亡,在孩子众多的叔叔婶婶家长大,寄人篱下的境况使得她急于摆脱这种被弟弟妹妹缠绕的生活。王安忆在文中多次强调富萍的木讷,但木讷之中似乎又总是透着点光亮的颜色。富萍尽管不善言谈,但实际上非常有主见,表面的顺从背后是坚定的反抗。她敢于置道德的谴责于不顾,敢于违背婚约,义无反顾地选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王安忆在文中也点出了富萍名字所隐含的意义。富萍和舅舅出去散步时,走过一个水塘,上面铺着厚实的水草,舅甥在一问一答中引出了“富萍”和“浮萍”这两个词。富萍与浮萍谐音,浮萍依水而生,随波辗转,四处为家,它寄迹于水面,肆意生长,将旺盛的生命力呈现给世人。这也暗示着富萍的日子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一直处在漂泊的状态,但一旦遇到合适的比如年轻母子这样的家庭, 她便会扎根下来,安静地生长。
场景描写
《富萍》对于上海市底层生活场景的描绘是在两个大角度上展开的。一是奶奶和吕凤仙们帮佣的淮海路上的弄堂。王安忆把目光投向文学作品较少关注的更为底层的民间:那些帮佣的外来老妈子灶间井边的生活。第二大底层生活场景就是苏州河畔的船民们的棚户区。王安忆在描写这一场景时也是带有观察试探性质的,同时也是着墨最多的。
小说中王安忆对于底层的生活场景的描写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作者态度的外露相当明显,文中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对于这种质朴民间生活的由衷肯定和赞叹;二是对底层民间生活的诗性展示,许多有烟火气的生活细节都有了一种朦胧的美感,在作者的笔下,生活的琐屑特别是底层小人物从事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都具有一种朴素的美感;三是对细节描写的铺陈。在《富萍》中津津乐道的是灶间的陈设、做针线活和烧饭的一举一动,以及棚户区的船民的走路和说话,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才汇聚成整本小说勾勒出的底层面貌,王安忆就是要利用生活中细锁的小事汇聚来切近个体的生存状貌。
作者简介
王安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教授。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长恨歌》《富萍》《启蒙时代》《天香》《匿名》等。《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启蒙时代》获第二届红楼梦奖评审团奖和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中篇小说《流逝》《小鲍庄》分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本次列车终点》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发廊情话》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优秀短篇小说奖。
作品评价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作者精心描绘的上海市市民生活的群像图主要是从日常生活角度切入的,虽然故事的年代是在文革前的1964、1965年,但作者有意避开了那些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场景,而将笔触集中在市井人家琐屑平凡的生活的精雕细刻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将《富萍》视为一幅群像风俗画。随着情节的演进,富萍这一形象的轮廓渐渐清晰可辨,她在沉默寡言外表背后坚韧执拗的性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小说着力刻画的不仅富萍一人,围绕在她四周的人物,李天华的奶奶、吕凤仙、戚师傅,孙达亮等,同样光彩照人,他们组成了上海弄堂和棚户区的群像图。
获得荣誉
《富萍》入选2000年度中国小说长篇小说排行榜,并获得第六届上海市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长篇小说二等奖。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