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
人体部位名。即指筋,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是联结关节、肌肉的一种组织。筋性坚韧刚劲,对骨节肌肉等运动组织有约束和保护作用。
中医解读
即指筋,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是联结关节、肌肉的一种组织。
肌肉的坚韧部分。附于骨节者为筋,包于肌腱外者为膜。是联络关节、肌肉而主司运动的组织。《灵枢·筋脉》:“筋为刚”。筋为肝所主,并有赖于肝血的滋养,肝血充足,才能养筋。《素问·论》:“肝主身之筋膜”。
筋膜位于肌肉的表面,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两种。
(1)浅筋膜 位于皮下,又称皮下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内含有脂肪、浅静脉、皮神经以及浅淋巴结和淋巴管等。脂肪的多少因身体部位、性别和营养状况不同。临床常作的皮下注射,即将药液注入浅筋膜内。
(2)深筋膜 位于浅筋膜深面,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遍于全身且互相连续。深筋膜包被肌或肌群、腺体、大血管和神经等形成筋膜鞘。四肢的深筋膜。伸入肌群之间与骨相连,分隔肌群,称肌间隔。
解剖结构名。指肌肉的坚韧部分。附于骨节者为筋,包于肌腱外者为膜。是联络关节、肌肉,主司运动的组织。为肝所主,并赖肝血的滋养。《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
中医应用
一、肝主筋
肝血不足、肝风内动均可出现筋膜的病变。肝主管全身的筋膜,筋要赖肝的精气滋养才能活动有力。《灵枢·九针》:“肝主筋”;《素问·六节藏象论》:“肝者……其充在筋。”肝不养筋,则动作迟钝,活动不灵。《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肝阴虚可致筋痿不用;肝风内动则可出现拘挛肌肉痉挛。
《素问·五藏生成篇》:“诸筋者皆属于节。”筋的收缩、弛张,可使骨节运动自如。但如果运动过久、过剧,则可使筋力衰弱而疲劳,甚至疲劳,甚至筋伤不能屈伸,所以《宣明五气篇》又有“久行伤津”之说。《灵枢·九针》:“肝主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肝生筋”,说明肝与筋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能主筋是由于筋的营养来源于肝,因为肝的精血充足才能养筋,筋得其所养,方能活动有力,《平人气象论》:“肝藏筋膜之气”,即这个意思。如果肝的精血衰少,不能供给筋以充分的营养,则筋的活动力就会减退。诚如《脉要精微论》所说:“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老年人的动作迟缓,行动不便,就是由于肝气不养筋所致。《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如果肝血不足,筋得不到肝血的濡养,而致血不养筋,即可出现手足震颤,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症。若热邪劫伤津血,血不营筋而见四肢抽搐,甚则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称为“肝风内动”。《至真要大论》所说的“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都是对肝筋病变的高度概括。古人所说的筋,除指关节周围的韧带、滑膜外,似包括运动神经的功能在内。
二、肝合筋
五脏与五体相合,肝主要合于筋。《素问·五藏生成篇》:“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筋束骨,系于关节,维持正常的屈伸运动,须赖肝的精气濡养。《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肝的精气足则筋力劲强,关节屈伸有力而灵活;肝窦精气衰则筋力疲惫,屈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