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梳颌翼龙

梳颌翼龙

梳颌翼龙(属名:Ctenochasma)是翼龙目翼手龙亚目的一属,生存于侏罗纪晚期。目前该属已发现三种:罗氏制药梳颌翼龙(C. roemeri)、纤弱梳颌翼龙(C. elegans,原先是翼手龙属的一种)、以及塔氏梳颌翼龙(C. taqueti)。化石发现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索伦霍芬石灰岩(Solnhofen Limestone)、法国东部等地。最小的纤弱梳颌翼龙种,翼展长25厘米。

形态特征

梳颌翼龙的最著名特征,在于嘴部有超过数百颗梳子状的小型牙齿,牙齿长而狭窄、紧密排列,形成梳子状齿列,而嘴部延长而狭窄。研究人员推测,梳颌翼龙可能是滤食性动物,用梳子状牙齿来捞起水,过滤水中的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口鼻部前端成圆形、稍微翘起,牙齿分布于口鼻部的前段到中段。

梳颌翼龙的成年个体,具有骨质头冠;幼年个体则没有发现头冠。体型最小的种,纤弱梳颌翼龙,翼展约25厘米。在2011年,科学家比较翼龙目、现代鸟类与爬行纲的巩膜环大小,提出梳颌翼龙可能是夜行性动物,生活方式可能类似现代夜行性海鸟;而船颌翼龙属、翼手龙属可能属于昼行性动物,两者与梳颌翼龙生存于相同地区。梳颌翼龙可能是为了避免与以上物种争夺相同食物来源,而错开活跃时间。

生活习性

梳颌翼龙主要以其众多(成年个体超过400颗)长而细、弯曲且密集排列的牙齿而著称,这些牙齿覆盖其细长的狭窄口吻。牙齿排列得如此密集,它们形成了一个梳子,在成年个体中,它们向外延伸远离下颌,形成一个篮子;传统上,这被认为表明了一种滤食的生活方式,通过牙齿过滤水来捕捉和吃小型无脊椎动物,但与相关的Pterodaustro不同,它缺乏形成泵机制的适应性。相反,牙齿形成的铲状轮廓可能表明一种类似鹳嘴的生活方式,增加了捕捉小型猎物的下颌表面积。口吻略微向上弯曲,尖端圆润,牙齿仅限于下颌的前半部分。

最小的物种Ctenochasma elegans成年个体的最大翼展为1.9米(6.2英尺)。梳颌翼龙以其口中最多可含有260颗长而细的梳状牙齿而著称。成年梳颌翼龙头骨上有一道骨冠,但幼年个体上没有。

对比梳颌翼龙elegans和taqueti的眼球硬膜环与现代鸟类和爬行纲的研究表明,这些分类单元可能是夜行性的,并且可能具有类似现代夜行海鸟的活动模式。这也可能表明与被推测为白天活动的同时代翼龙生态位分化,如Pterodactylus和船颌翼龙属

与其他梳颌翼龙科相比,梳颌翼龙的翼更大,可能展示了类似现代贼鸥科的飞行风格。

发现与命名历史

在1852年,德国古生物学家克莉斯汀·艾瑞克·赫尔曼·汪迈尔(Christian Erich Hermann von Meyer)将一个发现于索伦霍芬石灰岩层的下颌化石,建立为新属,罗氏梳颌翼龙(C. roemeri)。属名意为“梳子颌部”,意指其长而狭窄、紧密排列的梳子状牙齿。在1861年,Johann Andreas Wagner将一个完整标本命名为翼手龙属的新种,纤弱翼手龙(C. elegans)。隔年,A. Oppel根据一个破碎的头颅骨,建立为新种,纤细书颌翼龙(C. gracile)。这两个种可能是同种动物,而Wagner较早命名,具有学理上的有效性,因此纤弱翼龙改归类于梳颌翼龙的一种,纤弱梳颌翼龙(C. elegans)。

在1981年,Paul de Buisonjé命名了新种,孔脊梳颌翼龙(C. porocristata),与其他种的主要差异在于口鼻部上侧的头冠。目前该种的头冠被认为是种性征、或个体成长的变化,而非物种间差异,因此该种目前普遍不被认为是独立种。

在1972年,法国古生物学家菲利普·塔丘特(Philippe Taquet)对一个发现于法国的部分头颅骨、完整脑壳,进行初步研究,但没有进行命名。在2004年,翼龙目学家克里斯·班尼特(Chris Bennett)重新详细地研究这个化石,提出这化石属于梳颌翼龙,而且应该建立为新种。三年后,克里斯·班尼特将这化石建立为梳颌翼龙的新种,塔氏梳颌翼龙(C. taqueti)。种名是以进行最初研究的菲利普·塔丘特为名。

分类与进化

梳颌翼龙属于梳颌翼龙科,更确切地说是梳颌翼龙亚科,是Pterodaustrini族的姐妹分类单元。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的研究人员,包括贝内特和朱夫,建议所有这些物种可能代表了梳颌翼龙的生长阶段,但在2007年的一项更全面的研究中,贝内特证明可以根据牙齿的数量和纤细程度来识别三种不同的物种,这些特征在所有生长阶段都有所不同。最早的物种C. roemeri以其相对较少且适度纤细的牙齿而闻名。后来的C. taqueti具有适度数量的纤细牙齿,而最后一种物种C. elegans具有大量非常纤细的牙齿。这三种物种按时间顺序排列,可能代表了一个单一的进化谱系,在这个过程中,滤食器官逐渐完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