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杨杏芬

杨杏芬

杨杏芬,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授、主任医师,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中山医学院卫生系本科毕业留校任教,先后获医学硕士和医学博士学位,新加坡国立大学进修学习(EOH高级奖学金项目、访问学者),多次出国参加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考察。

人物经历

曾任中山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预防医学系副主任。

现任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首席科学家,WHO新发传染病监测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副主任。

2016年6月12日,当选第五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

人物事迹

杨杏芬无论是作为高等院校的科研、教学工作者,还是疾病预防控制的专家与领导,她都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的时候,她自觉地把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行动的指南,以人民的卫生科研和疾病控制事业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努力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杨杏芬从求学时代开始,就立志在卫生事业上有所作为。无论是作为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她的学习风格都是一贯的,那就是认真、认真、再认真。在攻读博士期间,她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各门功课,还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毕业的时候被推荐为"优秀博士生"。努力的学习,为后来她在科研和其他工作上获得突出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即使在参加工作后,杨杏芬一刻也没有忘记学习,她不断从各种渠道获取有关的新知识、新信息,她还曾经两次作为访问学者,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展交流与学习。正是由于不断的学习,使杨杏芬成为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并且不断作出新贡献的年青的卫生与疾病控制的专业工作者。

教书育人,成为教坛新秀。在担任中山医科大学教师期间,杨杏芬勇于创新,大胆尝试教学改革,除承担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的"劳动卫生学"、"卫生毒理学"课程教学和预防医学本科生专题实习教学外,还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加强对学生"三基"能力的培养,发表了相关教学论文并获1997年度中山医科大学教学成果奖。近年参加编写了二本研究生、本科生用参考教材《分子与细胞生物标记及其在毒理学中的应用》、《系统毒理学》,目前担任卫生部第四轮预防医学专业统编教材《卫生毒理学基础》编委。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杨杏芬同志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作出了贡献。教学过程中,她不仅把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还注意培养学生的敬业、乐业精神,因为,她自己就是一个敬业乐业的典型。由于她在教学工作上的出色表现,1996年,她被省高校工委、高教厅、省教育基金会和教育工会评为"南粤教坛新秀"。对于她来说,这是当之无愧的。

刻苦钻研,取得突出成果。作为科研工作者,杨杏芬热爱本职工作,努力创新,为所从事的专业工作作出了努力,并获得了优异的成绩。热爱本职工作,在科研工作第一线上勤勤恳恳、刻苦钻研,超负荷地运转,是杨杏芬的特点。从事劳动卫生学和卫生毒理学科研工作15年来,她虚心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不畏条件艰苦和工作繁重,努力做好科研工作,先后参加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及省级等9项科研课题的工作,部分课题获省部级和厅局级科技进步奖。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生化与分子毒理学、内分泌毒理学,重点开展环境重金属、有机溶剂等化学物质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尤其是肾上腺皮质的损害机制及生物标志物研究。近五年来,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卫生部课题二项及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资助课题二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部分论文获1998年中国科协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中华预防医学会颁发的优秀论文奖和1997年省学会优秀论文奖。科研成果"化学性肾上腺皮质损害机制研究"获1996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人),"二硫化碳接触者生物标志物系列研究"获1998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字威人)."细胞与分子生物标志物在毒理学的应用"获1999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卫生部三等奖(第四完成人)。

身先士卒,勇于迎接挑战。杨杏芬热爱医疗卫生事业,积极投身于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中,对工作满腔热忱,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充分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001年6月起,由于工作的需要,她担任了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副主任,并担任中心的质量负责人。对于杨杏芬同志来说,这是全新的工作,面临的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但是,在新的挑战面前,她不但没有丝毫的退缩,还在工作中身先士卒,勇敢地挑起新的工作重担。作为中心的领导人之一,这其中,凝聚着杨杏芬同志多少的心血、多少的努力啊!工作中,杨杏芬同志面对压力和挑战,总是身先士卒、勇于奉献,以实际行动,为我省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不懈努力着。在她看来,压力就是动力,而且,在她把巨大的压力转变为动力之后,使工作获得成功。

近年来,杨杏芬获得的奖励和荣誉主要有:"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巾帽科技创新带头人"(省妇联、省科技厅等,2001.10);"丁颖科技奖"(省科协,2001.5);"全国职业卫生先进工作者"(卫生部,2000.2);"广东省优秀青年科学家"提名奖(团省委等,1999.7);"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卫生部,1998.12);"南粤教坛新秀"(省高教厅,1996.9);"广州市三八红旗手"、"海珠区成功路上十市帽"(广州市妇联、海珠区妇联,2002.3)等。

除了本职工作外,杨杏芬还担任中国毒理学会工业毒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卫生毒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和省劳动卫生学会、省卫生检验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审稿人、《中国职业医学》等杂志编委。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评价与风险评估、应用毒理学,近年致力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动物实验体外替代方法及安全性评价应用、公共卫生与疾病控制实验室管理技术等研究。

社会兼职

兼任第一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医学分委会)委员、卫生部化妆品卫生标准委员会委员、卫生部食品卫生标委会农药残留分委会委员、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保健食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化学品毒性鉴定专家库成员、广东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州市食安办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还兼任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委员/卫生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生物安全与防护装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毒理学会食品毒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第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以及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委、广东省环境诱变剂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常务理事及卫生检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毒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等;《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国外医学卫生学》、《中国职业医学》编委和《华南预防医学》常务副主编等。

广东省第十届人大代表、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技术委员会(医学分委会)委员;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审评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保健食品审评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委员;中国毒理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毒理学会食品毒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防疫管理分会委员;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广东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州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环境诱变剂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卫生检验学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卫生毒理学会副主任委员等。

承担课题

1.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毒理学)研究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食品安全重大专项 (分课题) 2003--2006 (负责人)

2.食品安全 毒理学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 (20051117-T-469)2005-2006 (负责人)

3.食品安全毒理学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研究 广东省名医工程研究项目 2005-2007 (负责人)

4.离体细胞眼刺激性试验研究 卫生部化妆品卫生标委会 2003-2006 (负责人)

5.3T3细胞中性红摄取光毒性体外替代试验 卫生部化妆品卫生标委会 2003-2006 (负责人)

6.PTK-Ras-MAP激酶信号转导途径介导镉干扰HPAA的机制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3--2006(负责人)

7.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中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平台构建与应用 广东省重点医学科技攻关专项 2003—2006 (负责人)

8.环境污染物代谢酶多态性与人群肺癌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 2002--2006 (核心成员)

9.保健食品延缓衰老功能的作用机制和评价体系研究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2002-- 2004 (负责人)

10.应激活化蛋白激酶与镉诱导的肾上腺皮质毒性的关系 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基金 1998--2000 (负责人)

11.钙离子信号在重金属致内分泌细胞损害中的作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996-1998(负责人)

12.糖皮质激素及代谢产物对有机溶剂接触工人的生物监测价值 中华医学基金项目1994-96 (负责人)

13.职业和环境因素暴露人群中神经行为健康影响的研究 CMB 1998-2000

14.车间空气中丙酮氰醇最高容许浓度标准的制订 卫生部标准研制项目 1994-1996 (主要参加者)

15.化学性肝损害的机理与诊断 国家”七五”攻关项目 1990-1994 (主要参加者)

16.化学性肾上腺皮质损害的毒作用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91-1994 (主要参加者)

17.化学性肝损害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关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88-1990 (主要参加者)

18.车间空气中PCl3最高容许浓度卫生标准制订 卫生部标准研制项目 1984-1986 (主要参加者)

发表论文

1 杨杏芬,朱伟,魏青,等. 镉诱导大鼠腺垂体细胞调亡及与p38 MAPK\u0026ERK1/2途径介导机制关系的初步研究. 卫生研究, 2005, 34(6): 681-684.

2 周建嫦, 杨明杰, 杨杏芬, 等. PCR法检测食品和动物饲料中的转基因成分. 卫生研究, 2005, 34(6): 732-735.

3 杨杏芬,黄琼,黄俊明,等. 流式细胞术在保健食品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5, 39(5): 335-341.

4 赵敏,杨杏芬,黄俊明,等. 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动态研究. 中国公共卫生,2005, 21(9):1101-1102.

5 李文立,谭剑斌,杨杏芬,等. 刺五加葡萄籽提取物方剂对衰老模型小鼠肝脏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华南预防医学, 2005, 31(4): 5-8.

6 李文立,杨杏芬,张波,等. 蜂王浆与蜂花粉复合剂对老龄大鼠肝氧化应激的影响.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5 ,25: 675-676.

7 周建嫦,杨明杰,杨杏芬,等. 植物源食品DNA制备方法的比较研究. 食品科学, 2005, 26(2): 29-32.

8 朱伟,杨杏芬,魏青,等. 镉诱导腺垂体细胞凋亡与半胱天冬酶信号变化初探.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5, 39(2): 115-118.

9 杨杏芬,杨明杰,李志,等. 镉染毒小鼠网织红细胞微核流式细胞术研究. 中国公共卫生, 2005, 21(3): 279-281.

10 赵敏,杨杏芬,黄俊明,等. 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 卫生研究, 2005, 34(1): 121.

11 杜柳涛,徐雷,杨杏芬,等. 人DNA聚合酶β高表达细胞HLFβ的细胞学分析. 卫生毒理学杂志, 2004,18(4): 210-212.

12 周建嫦,黄俊明,杨杏芬,等. PCR法筛选检测转基因食品 中国公共卫生, 2004, 20(10): 1183-1185.

13 陈壁峰,黄俊明,杨杏芬,等. 铅对果蝇性活力及寿命影响的实验研究. 中国职业医学, 2004, 31(3): 15-17.

14 周建嫦,杨明杰,杨杏芬,等. 眼刺激试验离体替代方法研究进展. 卫生研究, 2004,33(4): 515-517.

15 赵敏,黄雯,杨杏芬,等. 对胃黏膜有辅助保护作用检验方法的改良. 中国公共卫生, 2004, 20(5): 610.

16 杨淋清,杨杏芬,林忠宁,等. 广东省部分地区健康人群GSTP1基因多态性研究. 卫生毒理学杂志, 2004, 18(1):12-14.

17 黄琼,杨杏芬,黄俊明 流式细胞技术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4, 5(1): 71-74.

18 黄琼,杨杏芬,黄俊明,等. CD+69 CD+3比值和左旋咪唑对照在评价保健食品免疫调节作用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4, 14(1): 42-44.

19 张波,杨杏芬. MAPK信号转导通路及镉的干扰作用.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4, 31(1): 22-27.

20 杨杏芬. 卫生检验: 食品安全控制的重要技术支撑. 华南预防医学, 2003, 29(5): 1-4.

21 林忠宁,林育纯,杨杏芬,等. 倍半烯内通过非caspase途径诱导人鼻咽癌CNE1细胞凋亡. 癌变·畸变·突变, 2003, 15(4): 195-198.

22周建嫦,杨杏芬,凌文华 转基因食品检测方法.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2, 12(4): 508-510.

23朱伟,杨杏芬. 某些环境化学物干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的效应及与信号传递关系的研究进展.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2, 3(1): 78-81.

24赵敏,杨杏芬,池莉平,等. 小鼠急性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在保健食品筛选中的应用. 华南预防医学, 2002, 28(5): 5-8.

25杨杏芬. 环境雌激素污染与毒效应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广东省卫生防疫, 2001, 27(1): 20-24.

26杨杏芬,庄志雄,魏青,等. 铅对肾上腺皮质细胞线粒体的氧化损伤.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2001, 22(1):14-18.

27杨杏芬,庄志雄,魏青,等. 铅镉影响肾上腺皮质细胞分泌功能的机制与途径.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1, 35(3): 155-158.

28李芳红,杨杏芬. 氢/Cu2+对小鼠骨髓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的研究.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1, 19(1): 53-55.

29 赵敏,杨杏芬,魏青,等. SAPK/JNK活性的非放射性测定方法与初步应用. 中国公共卫生, 2001, 17(2): 107-108.

30赵敏,杨杏芬,魏青,等. 应激活化蛋白激酶介导氯化镉致肾上腺皮质细胞凋亡作用探讨. 中国职业医学, 2001, 28(2): 9-11.

31杨杏芬,庄志雄,魏青,等. 靶器官毒理学和生物学标志: 铅对肾上腺皮质细胞线粒体的氧化损伤. 卫生毒理学杂志, 2001, 15(2): 111.

32 赵敏,杨杏芬,魏青,等. 氯化镉诱发肾上腺皮质细胞凋亡与应激活化蛋白激酶活性的研究.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0, 34(6): 342-344.

33 何云,杨杏芬,许发茂,等. Conners量表在儿童铅暴露与行为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0, 34(5): 290-293.

34 王守林,杨杏芬,魏青,等. 镉对肾上腺皮质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0, 18(6): 342-346.

35 许发茂,杨杏芬,何云,等. 铅对作业女工子代健康的影响.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0, 18(2): 75-77.

36.朱伟,杨杏芬,魏青,等. 镉致腺垂体细胞增殖效应的初步研究 毒理学杂志 2006, 20(2):101-103

论著

参编全国卫生部统编教材《卫生毒理学》第三版、《预防医学》和《卫生毒理学》(自考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审专著《公共卫生检验采抽样技术》(34万字)和《公共卫生实验室质量技术与安全》(120万字)。

学术成就

先后参加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卫生标准研制、省部级课题等8项课题工作,“十五”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分题、卫生部公益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质检公益行业专项、国家标准研制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计划项目省医学重大科技专项课题以及广东省名医工程研究项目等10多项。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著论文160多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50多篇),近5年发表论著论文7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篇。1995年至2001年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基金、美国CMB基金等6项课题。承担国家标准制修订3项,获发明专利2项,参编4部全国统编教材,主编1部和主审3部专著;先后获1996年卫生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998年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三等奖、1999年省科技成果二等奖、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科技一等奖以及2007年广东省科技成果二等奖等科技成果奖8项;迄今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22名,博士后3名,在读研究生9名。

先后获评1996年“南粤教坛新秀”、1998年“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999年“广东省优秀青年科学家”提名奖、2000年“全国职业卫生先进工作者”、2002年广东省“丁颖科技奖”、广东省首届“巾帼科技创新带头人”、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和广东省“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08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

获奖情况

科技成果:

“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研究”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一等奖(公示中)(主要完成人)

二硫化碳暴露生物标记物系列研究”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1999.1

“化学性肾上腺皮质损害机理的研究”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人) 1996.7

“细胞与分子生物标志物在卫生毒理学中的应用”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 1999.8

工业毒物与肝脏混合功能氧化酶的相互关系”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 1997

“几种常见肝脏毒物肝损害机理及早期检测指标研究”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要完成人)1991

"车间空气中三氯化磷卫生标准”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要完成人) 1992

荣誉奖励:

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省高教厅、高校工委等)、“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广东省优秀青年科学家”提名奖 (团省委、省青年联合会、省青年科学家协会)、“全国职业卫生先进工作者”(卫生部)、“丁颖科技奖”(省科协)、“广东省首届巾帼科技创新带头人”“省三八红旗手”(省科技厅、省妇联)、广东省第四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团省委)。

参考资料

人物事迹资料——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www.gdcyl.org.2019-07-13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导师介绍:杨杏芬.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导师介绍:杨杏芬.2016-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