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明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法医检验鉴定中心主任张大明是本市惟一一个将受到表彰的刑事技术人员。
人物介绍
毒化专家张大明:一根头发确定吸毒者
张大明作为一名高科技神探,破获过大大小小无数宗奇案悬案,作为一名“毒化专家”,他又开创了我国毒化检验领域的多个第一。
■一根头发确定吸毒者
体内没有代谢物、尿样和血样中找不到任何毒品成分……在北京,一些看起来已经成为悬案或者将成为悬案的毒物、毒品案件,在张大明的高科技手段下却找到了无法推翻的铁证。“我们曾经办过一起案子,一个吸毒者被抓后,拒不承认自己吸毒。”张大明回忆。张大明和同事对吸毒者进行了常规尿样和血样检查,但在尿样和血样中,并没有发现任何吸毒的蛛丝马迹。
张大明面对检验结果不肯轻易放弃,他想到了用头发检验。“头发检验刚出现不久,在国内还没人采用,我们决定试一下。”通过检验头发,张大明在头发一段中发现了吸毒的成分,这段头发应该是长出7天左右,这说明嫌疑人的确吸过毒。这一有力的证据,将这名吸毒者送进了戒毒所。
密云区曾经发生一起重大投毒案件,王某一家三口全部中毒,王某和其子死亡。张大明从医院和王某家中现场只提取到四样有用物品:王某妻子呕吐的污物、王某的血迹、一锅蒸熟的米饭和米袋里的米。在这些检材中,张大明提取到了有机磷农药“乙基1605”,而王某妻子表示是她蒸米饭时下了毒,她淘米的时候,就连淘米水都变成了绿色。张大明等人表示怀疑,于是他带领法医们开始了模拟实验。
通过淘洗沾有农药的大米,张大明没有看到洗米水发绿,这证明王某的妻子不是凶手。张大明分别蒸了两回饭:边放农药边粢饭和在未蒸过的米里直接南京汤山投毒案。后来张大明发现,只有用第二种方法复旦投毒案,蒸出来的米饭才会和现场残留的米饭一样,出现金黄色。随后警方在同村一男子家找到了此种农药。原来,该男子与王某妻子关系暧昧,因害怕王某报复,便趁王某家中无人时往米袋里投毒。王某妻子因为有轻微智障,加上丧夫丧子的打击,才说是自己下的毒。
■首创便携式毒品检验盒
外地曾研制出一种现场快速毒品检验箱,一线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多次出现检测错误。张大明在联合国学习时,曾见过一种检验毒品的组合工具盒,仿照联合国那种检验盒,张大明改进检测方法,缩小体积,制作出便于携带的16厘米X10厘米小型袖珍检验盒,提供给一线的缉毒民警外出稽查毒品使用。
这种检验盒携带使用方便,作出的数据准确无误,很受基层民警欢迎。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北京市举行时,大会邮件组得知这种毒品检验盒方便准确,主动找到北京警方表示要将毒品检验盒用于大运会的邮件毒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