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炮
传统意义上,指用铜作的炮,叫铜炮。中国古代火炮,曾在历史上多次使用。在北京天安门端门处有多座铜炮,其中有被称作“仲威大将军”“武威永固大将军”的著名明代铜炮,是研究中国古代兵器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军事武器
火器的发明,在兵器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早在晚唐时期,黑色发射药已被运用在军事上,出现了“飞天”一类的火器。北宋初年,在与契丹、西夏的战争中,火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据赵祯朝所编的《武经总要》记载,当时的火器有“火箭”、“火药鞭箭”、“霹雳火球”、“抛石机”等。自宋末元初,古代火炮开始成为中国军队的重要装备,主要用于攻守城塞,也用于野战和水战。
古代炼钢水平不行,炉温不高,造成锻造生铁太脆、熟铁太软,也不好掌握熔点,气泡较多,结构简陋,强度也不如铜炮。远不如用铜方便,就是造价贵些,但是用得熟,也安全可靠些。
明清时期,随着西方传教士的来华,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开始传入中国。中国吸收西方火炮设计结构的特点,同时结合中国传统的制作方法,开始了西洋铜炮的仿制。关于西洋铜炮的制造工艺,孙元化(1581—1633年)撰写的《西法神机》(1622—1623年)有详细的记载,其后德意志传教士汤若望(Johann AdamSchall von Bell,1591—1666年)口授、焦撰述的《火攻挈要》(1643年)也作了专门论述。化铜,配制青铜铸造西洋火炮的材料非常关键,其材质主要为青铜和熟铁,要保证所选材料的质量,必需精炼。在《西法神机》、《火攻挈要》两部书中都强调了金属冶炼的重要性。
清康熙朝时,南怀仁奉旨进一步研究火炮。康熙帝二十年(1681),南怀仁制成铜炮320门,康熙钦定名为“神威将军”。由于南怀仁向士兵传授了新的西式瞄准法,发炮的准确率大大提高。康熙二十八年(1689),南怀仁又铸成“武成永固大将军”。从康熙十四年到六十年(1675—1721),清朝所造的大小铜炮、铁炮多达905门,其中半数以上是由南怀仁负责设计监造的。就质量而言,其工艺之精堪,造型之美观,炮体之坚固,为后朝所莫及。这些火炮,在康熙朝最重要的三大政治事件——平定三藩、统一台湾、抗击沙俄侵略中,都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新理解
传统的计算机芯片,不论是CPU还是GPU,散热方式一般是风冷、导热管、导热管+风冷、水冷这几种,但是疯狂的超频玩家,为了压榨CPU或者GPU的性能,达到芯片的运作极限,铜炮+液态氮或者铜炮+干冰的散热方式应运而生了。
这里的铜炮,是指高纯度的铜制作、圆筒状中空、一端开口的一种散热装置(样子像平时常见的不锈钢双层保温杯),底座用扣具固定在主板上,在中空的铜炮中,倒入液态氮或者固态的干冰,迅速吸收芯片热量,可以达到零下70摄氏度以下。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