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耳川之战

耳川之战

大友军以四万五千人兵围高城的岛津军,岛津家久顽强抵抗下,大友军久久无法攻下。此时,大友与北上的岛津的直接对抗,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期间,高城守军在岛津家久、山田有信的率领下,突袭大友本阵。

正文

大友宗麟称霸北九州市,与岛津义久龙造寺隆信在九州三强鼎立。1578年8月12日,大友宗麟率兵四万三千余众自豊后进入日向市,另遣三万大军从肥后进入日向,一心占领日向。大友军沿途破坏各地寺社,并忙于传布基督教义,全军毫无士气。大友宗麟驻军在务志贺,任命田原绍忍为总大将指挥全军。大友军以四万五千人兵围高城的岛津军,岛津家久顽强抵抗下,大友军久久无法攻下。这时岛津义久亲率两万五千人驰援,双方于10月中旬在耳川附近布阵,准备决一死战。11月10日,大友军的老将斋藤镇实等率军强渡耳川,与岛津军激战,却遭到岛津义弘、义久与高城方面出击的家久军之三面夹击,终于不支兵败,斋藤镇实、田北镇周、佐伯宗天、角隈石宗等人先后战死,大友军后队闻讯而乱,此时数日大雨许多大友士兵被淹死,大友军遂全军崩溃,死者四千余人,岛津军却仅死亡一千人左右。大友宗麟在务志贺听到耳川战败,全家族立刻往豊后逃跑。岛津又与肥前的龙造寺氏联合,大举侵略大友的领地,大友一族终告衰落。

耳川之战

又称耳川合战,爆发于1578年,大友宗麟和岛津义久激战于耳川一带,大友军大败,并改写九州战国史。

全过程

大友军南下

元龟3年(1572),岛津的宿敌日向伊东家在木崎原合战斗中遭到惨败,此后,原先占据日向大半国领土的伊冻义佑声威不再,岛津家平定日向只不过是时间为题。

天正5年(1577)12月,在内应福永丹波守的配合下,岛津义弘引军攻入伊东义佑居城野尻,同时,岛津义久一举攻下伊东统治中心地带。在此次山东省攻略中,伊东方城池、要塞几乎丧失了抵抗能力,非降即逃。无力支撑义佑逃离佐土原城,来到姻亲大友家的所在的丰后国寻求援助。

随着伊东家势力的瓦解,原本属于大友家势力圈的义土持家位代表的北日向诸侯纷纷向岛津靠拢,于是,北九州市霸主大友家与南九州霸主岛津家的领土有了直接的接壤。对此,大友方首先采取了行动。天正6年(1578)3月,大友出兵讨伐土持亲成,侵入日向。大友军于4月攻破;了土持家本城松尾城,并且攻下了潮见、日知屋、门川诸城,平定了耳川以北地区。

大友家对日向的侵攻,表面是土持家挑起事端,实际上是为了恢复伊东义佑在日向的势力,作为大友在岛津正面的防波堤。在大友侵攻日向市的同时,日向本国也爆发了以恢复伊东家旧领地为口号的义军。此时,大友与北上的岛津的直接对抗,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日向侵攻军本队由日向南进,别动队则出肥后口策应。大友军主要是来自北九州市五国的兵力,加上来自伊予市的援兵,共计5、6万人。出肥后口的别动队是由志贺亲孝、同鉴隆朽纲宗历、一万田鉴实率领的,由大野、直入两郡的兵力以及丰后阿苏市、名和家的随从部队构成。宗麟则在日向延冈郊外的无鹿地方设立本营。无鹿不仅是军事上的大本营,而且是宗麟妄图建立基督教梦幻国家的根据地。大友军刚刚安营扎寨,就派兵废除了附近的寺社,着手建立基督教教会。大友军海陆并进,进入日向国田原亲贤入道紹忍担任总司令官的本队与宗麟及直属亲卫队向宫崎平野进军。其先锋队于9月26日渡过了耳川。

当“丰后勢于耳川渡河”的消息于两日后传到鹿儿岛县的时候,岛津负责镇守耳川地区新领土北端的总大将是岛津家久。这个时候,他手中用来对抗四万大友军兵力,可谓少之又少,只有区区数千人。在南岸严阵以待的岛津家久旗下的小部队多次击破大友军渡河部队,顽强抵抗着大友军的四万余部队。而此时岛津方防御的根据地,就是新纳院高城,城内只有很少的防守兵力,形势十分紧迫。

日向市国有很多自西向东的横断河流,而高城附近有大小十二条河流流过,是阻止北方入侵的天然要塞。但是大友军到达高城附近的时候,正值枯水期,大友军依靠舟桥和浅滩顺利度过了阻碍的河流。前进到高城附近小丸川与切原川Y字型合流处东北的高地(カンカン原)。10月19日,大友军完成了对高城的合围,大有军军势强盛,在都浓到名贯之间接连驻扎营寨,城东北的本阵、野首阵、松山阵为主力三陣,小丸川河原配置了小阵。先锋佐伯宗天队把守南口镇,北口则由田北鎮周的筑后、筑前兵力把守。总大将田原绍忍、同亲贯、吉弘鎮信、木付亲庆、斋藤鎮实、臼杵鎮次、同统景指挥大友主力部队,在切原川河畔与高城守军对阵。

岛津家在驱逐了伊东义佑家以后,在原伊东的领地内,配置了亲信家老残余防卫。佐土原城岛津家久,高城山田有信,财部城川上忠智,都於郡城田政近,内山城比志岛国贞。其中高城的守军在大友军攻打过来的时候只有五百余人。在合围之前,原屯驻在佐土原城岛津家久军,日置忠充、吉利忠澄、鎌田政近、比志岛国贞等部进入了高城,使守军打到了三千人左右,坚守待援。

10月20日,丰军进抵高城城下,在城下町防火焚烧民家。

高城始建于建武2年(1335),当时的岛津家第4代岛津忠宗的四男,岛津时久由于从属足利尊氏作战有功,被封在日向新?#123;院地方,并且在此筑城。从此改苗字为新纳氏。在岛津攻破伊东义佑以后,山田有信作为此地的地头入住高城。高城的建筑,利用了丘陵的天然险阻,本丸标高60-70米。在本丸东面,隔山谷相望的是二丸与三丸。整个山地遍布杉木与竹林,山顶道路狭窄崎岖,本丸则与都农、财部方面相眺望。城的北面,则是切原川与小丸川的交会处。整个城池利用天然要害,南、北、东三个方向都是60-70米的断崖,只有西面是比较平缓的丘陵。岛津在城西挖了七道壕沟用以防御敌人进攻。高城的地形易守难攻。大友军与20日卯时,对高城发动总攻击,并且攻落了外郭,守备兵退守本丸进行笼城战。接连抵挡住了大友三次猛攻。大友虽然攻下了外郭,但是在岛津军的顽强抵抗下,也损失惨重。高城,出乎意料地难以攻下。于是大友方决定采取兵粮攻的方法,在外围固守阵地,以期耗尽高城守军的存粮,达到破城的目的。高城守军的抵抗,使得大友军本队不得不暂时停止前进,为岛津军与大友军决战,争取了时间。

大友在反攻日向的问题上,在家臣团中遭到强烈的反对。军师角隅石宗、立花道雪高桥绍运都强烈反对劳师远征。在这三位重臣拒不参战的情况下,宗麟与田原紹忍强行率军出征。持反对远征态度,并且强烈反感基督教的丰后南郡众,在出肥后口以后,进展缓慢。直到日向的岛津军佐土原城、财部城一线集结完毕的以后,仍然没有能同本队汇合,导致大友无法贯彻下一步战略主张,大友本队只得停留在高城一线。

当大友军行动的消息传到身经多次恶战的岛津义久处时,面对统治着北九州市五国的大友,义久仿佛失去了以往的毕生信念,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中。但是,当“高城被包围”的消息传来以后,义久终于下定了救援高城,与大友决一死战的决心。因为如果高城被突破,岛津在大友绝对优势兵力面前,将面临无险可守的尴尬境地。岛津面临全体崩坏的危机感,使义久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于是,义久向全领国发布了总动员另,要求只要能拿起武器的人,都要为了国家而战斗,命令中说“每人自行携带五日的粮米,务必在粮米耗尽以前与大友决一雌雄!”

终极动员令颁布以后,岛津领内男女老幼纷纷拿起武器,自筹粮草,准备为了主家的自由而战。据说几日内,就动员了五万人!

耳川激战

岛津义久在国内发布了大动员令,岛津方可以投入的总兵力达到了五万人,这是统领南九州三国以来动员的最大兵力,岛津的存亡,就在这一战了。

10月25日,义久军团从鹿儿岛市出发,海陆并进,11月2日到达日向佐土原城。同时,岛津义弘从居城饭野城出发,同岛津征久、伊集院忠栋、上井觉兼军一同进驻财部城。

岛津义久到达以后,佐土原城连日召开军议,缜密讨论与大友军的作战计划。最终决定采取“釣り野伏せ”战术。即,在包围高城的大友方诸阵与名贯之间布置几队伏兵,想方设法使大友方诸阵发生混乱。从而使岛津占据战略主动。

11月10日夜,亥时,作战的关键时刻到来了。战前预先布置好任务的部队先后出阵。本田亲治、北乡蔵人军,率领的诱敌部队率先出击。与三百人的诱饵部队配合作战的,是本田、北乡部的两批、七百伏兵和肝付、新纳、伊集院队的第三批两千伏兵。

黎明时分,主力部队出阵。兵库头义弘与右马头以久率兵1万8000在根白坂列阵。中河口方面则由左卫门太夫岁久、图书守忠长率兵1万3000布阵。北乡众(头领是北乡时久)的5000手势在位于下游的川原口布阵。其余一万兵力守卫义久本阵。

11日正午,岛津军诱敌部队攻击了向名贯移动的一支丰后兵。敌军派遣数百骑兵追击。由于岛津军虚张声势,往来冲突,导致大友方面,位于野首、松山的阵地发生了混乱。

包围高城的大友主力部队的总司令田原绍忍缺乏号召力,大友诸将见兵力大优,往往不听指挥,肆意行动。由于大友军团内部缺乏协调,大友军部队被岛津逐个诱处,包围歼灭。而后,大友勢开始出击,往来诱敌的诱饵部队开始退却。大友的追兵遭到岛津军先前布置的三部伏兵的袭击,导致各个部队之间彻底失去联络。此时岛津主力尽出,与被分散的大友部队捉对厮杀,形成了乱战局面。此时,大友本阵后方突然发生混乱,原来是高城守备兵佯装出击。本阵指挥官田原绍忍此时做出了一个愚蠢的决定——将本阵转移,旁观其他部队与岛津军的战斗。

午后6时许,乱战接近尾声。岛津攻破了大友方松山阵的围墙,烧毁了番屋、物见等防御设施,松山阵彻底崩溃。虽然岛津方攻破了松山阵的胜利而告终,但是这并不是决定性胜利,因为大友军主力依然健在。

11月12日未明,大友军先锋田北军开始行动。驻守在都浓、名贯一线的兵力纷纷加入。以优势兵力,分两路横渡高城川。

田北、佐伯两支先锋部队一齐行动,随后跟进的还有吉弘鎮信、木付亲庆、斋藤鎮实、臼杵市鎮次、同统景、吉纲鉴兴、蒲池鉴盛等部队。

与之相对应的,岛津先锋为本田亲治、北乡久盛,第二军岛津义弘、岁久。其后是岛津义久本队,左派为岛津以久、忠长。准备决一死战的大友军的攻击异常猛烈,轻松地突破了岛津前军。此时岛津军与大友军大约都有四万人左右,兵力上难分伯仲。

大友军先锋佐伯惟教队与田北镇周队队岛津的猛烈突击,一瞬间就突破了岛津在河岸上的第一道防线。本田亲治、北乡久盛战死。大友军趁胜横渡小丸川。但是此时布阵在梁濑的义弘、岁久军向正在渡河的齐射铁炮,同时左翼的以久、忠长军勢从大友军侧翼包抄攻击。一下子扭转了战况,大友方陷于被动守勢。大友军先锋部队崩溃,田北、佐伯两将战死。毫无秩序的大友军突然崩溃,占据主动的岛津军趁机将敌军分割包围。

河滩上的混战从早8时持续到下午3时左右。期间,高城守军在岛津家久山田有信的率领下,突袭大友本阵。至此,大友军的指挥系统完全失控。河原上激战的大友军看到本阵崩溃,丧失了继续战斗的意志。大友总指挥田原绍忍临阵脱逃,大友方将兵开始逃跑,此时的全军溃退已经不可收拾。尤其是松山阵下の与竹原市山麓的逃兵,在败逃过程中坠入深谷摔死者不计其数。

岛津勢乘胜追击,但是在途中的名贯原地方,遭到大友方曲田伯耆守、海江田主殿队,兵300余顽强阻击。加之傍晚下起了雨,11月的天气寒冷异常,于是岛津暂时停止了攻击。 13日,岛津勢渡过耳川,准备收复北日向诸城市。由于在前一天的作战中,大友方损失了两万余人,以及吉冈鉴兴、田北镇周、佐伯宗天、臼杵鎮次、木村亲慶等勇将,加之士卒饥寒交迫,士气低落,自然不是士气旺盛的岛津军的对手。大友势一触即溃。

耳川战役大友损兵折将,士卒伤亡两万余。岛津则彻底消除了攻打肥后的后顾之忧。不仅如此,此战还导致九州其他六州反大友势力的蜂起。九州最强大的势力,大友家顷刻间遭到毁灭性打击,世人称之为“国崩”。

意义及影响

大友氏因为此战,失去了直臣佐伯宗天、田北镇周、筑后国人蒲池鉴盛等多数重臣和幕下有力武将以及兵力。更令到后来在大友支配地内的秋月种实(筑前国)反抗和龙造寺龙造寺隆信肥前国)谋反,引起国内有很多有力国人离反,大大削弱了势力和领国。而且此战后,立花道雪弹劾担任军监的志贺亲守。

岛津氏在一连串战争后,在九州内已经再没有敌人能阻止,确立在九州南部(萨摩、大隅、日向市)的支配。岛津氏在这次大胜利后,令到失去大友氏为后盾的球磨相良氏降伏,肥后阿苏氏和肥前龙造寺氏在后来的“冲田畷之战”战败,九州内的国人们渐渐投向岛津方。岛津氏更开始侵攻大友氏的本据地丰后,一度迫向大友氏首府。但是因为宗麟的邀请而导致丰臣秀吉介入,于是无可奈何地撤退,遂向秀吉表示恭顺。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