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志
莱芜修志始于宋朝。宣和年间县尉钟离修编《莱芜县市》,现仅存目。
基本介绍
现存最早的《莱芜县志》由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知县陈甘雨主修。《重修莱芜县志》是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 知县胡士奇主修,今存。《新修莱芜县志》是清康熙十二年(1673) 钟国义主修,今存。《莱芜县志》是光绪三十四年(1908)张梅亭主修,今存。民国初编纂的《莱芜县志》,今存。民国11年(1922)铅印的《莱芜县志》由张梅亭主修,今存。民国24年(1935)铅印的《续修莱芜县志》由李仲豫主修,今存。新中国成立后,1960年编写的《莱芜县志》第一编,今存稿本。新编《莱芜市志》 始修于1982年2月,搜集资料5000万字,图片3000幅,四易其稿,于1990年11月完成。本志上限原则上起自1840年,有些事物上溯到发端;下限断至1987年,大事记下延至1990年11月。全志除序、概述、大事记、附录、编后记,共设32编,依次为:行政区划、自然地理、人口、政党、团体、政权、司法、民政、军事、劳动人事、经济综述与管理、农业、林业、水利、饲养业、地质勘探与采掘业、金属冶炼与压延工业、制造工业、交通运输业、邮电业、城乡建设与房地产管理、商业服务业、乡镇企业、财政税务、金融保险业、教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卫生医药、体育、风俗、人物。
莱芜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区东麓,东临淄博市博山区和沂源县,南靠新泰市,西接泰安市,北依章丘区。莱芜古属青州市。汉代置莱芜县。1983年8月,改为省辖(县级)市,属泰安市。1992年由县级市升为地级市。全市总面积2096.47平方千米。地形南缓北陡、向北突出的半圆形盆地,北、东、南三面环山,中部为低缓起伏的平原,西部开阔。整个地势由东向西倾斜,北、东、南三面又向盆地中部倾斜。山地占59.82%,丘陵占20.34%,平原占19.77%。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1987年,全市人口107.40万人,99.8%为汉族,还有回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8个少数民族。矿产资源以煤炭、铁矿石、铜矿、磷矿为主。小麦、玉米、番薯为全市粮食作物主体。经济作物历来以花生、大麻为主。莱芜生姜,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史,具有个大皮薄、丝少肉细、辣浓味美、营养丰富、色泽鲜亮、耐贮藏等特点,早在1960年就被列为全国名贵产品。饲养业中以莱芜猪、蚕、兔为主。水产养殖以雪野、大冶水库网箱养淡水鱼、虾、鳖为主。改革开放以后,一批重点企业在莱芜境内兴建,逐步形成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采掘、金属冶炼、制造业成为工业主体。农业基本建设日益加强,农林牧渔各业协调发展,国民经济进入健康快速发展阶段。1987年底,全市社会总产值208578万元,为1949年的39倍;国民生产总值为100758万元,为1949年37倍;国民收入为84956万元,比1949年增长33.76倍;工农业总产值137380万元,比1949年增长33.73倍;财政收入达到6448.4万元。工业主体中煤炭工业发展到29家。钢铁工业发展到3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截至1987年底, 全市乡镇企业总数为324处,总产值62741万元,占全市社会总产值的30.1%。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第三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7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476元,比1980年增长45.6%;农民人均纯收入573元,比1980年增长60.2%。城区建筑总面积128.16万平方米,农村住房1987年人均21.8平方米,比1980年增加8.3平方米。人民生活已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 1987年底,全市有国家办、集体办、个人办卫生医药机构106处,卫生医药人员4005人,病床1758张。天花、黑热病、丝虫病、麻风病等传染病和地方病已基本消灭,地方甲状腺肿已基本得到控制。莱芜因其独特的山区特点,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684年的长勺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它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成语“一鼓作气”即由此而来。解放战争中的莱芜战役,歼敌六万余人,使山东省战场的主动权掌握到了解放军手里。莱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境内革命烈士众多,志书以简历或表录记载。著名文学家吴伯箫、民间杂技艺人李建业在书中都有详细记载。莱芜境内历史文物丰富,古遗址颇多。除人类聚居生活遗址外,尚有大量的冶炼遗址、古代建筑、古墓葬等。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7处,其中莱芜战役指挥所遗址、冶铜遗址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新编《莱芜市志》1994年获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