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角龙
弱角龙(属名:Bagaceratops,意为“小型有角脸”)是一种原始角龙下目恐龙,生活在晚白垩世的东亚,约72至71百万年前。弱角龙的化石主要出土于蒙古的西戈约特组和巴音满达呼组,还有可能在德加多克塔组发现。尽管弱角龙相对较晚出现,但其解剖结构仍保留了原始的特征,并且体型与早期角龙类相似。
形态特征
成年的弱角龙可以长到80公分长及7公斤重。颈盾小,上面缺乏孔洞,下颌每侧仅10颗牙,头骨比近缘的原角龙更偏三角形。
弱角龙幼体(右)的头骨与原角龙(左)相比起来非常地小。
虽然弱角龙存在的时间相当晚,却保存了比其他同类更多的原始特征。弱角龙与原角龙相似处在于,两者体型都很小、有喙嘴、无眉角、鼻尖有小角状突起。
研究史
1970年代波兰蒙古的联合考察队在戈壁沙漠发现首批弱角龙遗骸,1975年主导团队的两位学者泰瑞莎·马瑞沿斯卡和哈兹卡·奥斯穆斯卡将之描述、命名。多数标本保存于波兰华沙的古生物研究所。正模标本ZPAL MgD-I/126是个尺寸中等的头骨,出土于西戈约特组的贺明察夫(Hermiin Tsav)地区,地质年代为晚白垩世坎潘期。属名由蒙古语Baga(小)加上希腊语的ceratops(角面),意即“小角脸”。模式种罗氏弱角龙(Bagaceratops rozhdestvenskyi)的种名纪念俄罗斯古生物学家罗特杰斯特文斯基。
目前知道的弱角龙标本有五个完整及二十个部分头骨,其中涵盖了各种年龄层,最长的头骨长17公分,最小只有4.7公分,因此提供了详细的发育资讯。小型年轻头骨尺寸与高尔夫球大致相当。至于颅后骨骼仅有零碎发现。一只幼体遗骸起初暂名为柯氏原角龙(原角龙 kozlowskii),后于1990年库札诺夫更名为柯氏雏角龙(Breviceratops kozlowskii)。2000年保罗·塞里诺认为弱角龙即是矮脚角龙成熟后的模样。
1993年日本蒙古挖掘团队从西戈约特组贺明察夫采集了关节连接并几乎完整的MPC-D 100/535标本。2010至2011年间检验该标本来分析关节处由无脊椎清除者留下的隧形孔洞。截至2019年,MPC-D 100/535大部分依然有待描述。2019年金等人描述了2007年同样在贺明察夫出土的部分保存良好的成体弱角龙属骨骼KID 196标本,指出其与原角龙标本并无显著差异。
2019年卢卡斯·彻平斯基(Łukasz Czepiński)研究弱角龙各年龄头骨的形态与变化模式,认为小戈壁角龙(Gobiceratops minutus)、特氏喇嘛角龙(Lamaceratops tereschenkoi)、多氏巨嘴龙(Magnirostris dodsoni)、塔氏扁角龙(Platyceratops tatarinovi)实际上都可能是罗氏弱角龙的不同发育阶段,而全部成为弱角龙的次异名。2020年彻平斯基描述来自西戈约特组或德加多克塔组的乌丹塞尔(Üüden Sair)和札明孔德(Zamyn Khond)地区的弱角龙及原角龙新标本,并分析这些标本对后者层位关联性的影响。
古生物学
对1975年那批标本的研究指出,许多头骨标本呈现的形态变异,但无法证实是否与两性异形有关,因而推测这些形态变异仅反映着个体差异。没有任何弱角龙标本有与原角龙重叠的鉴定特征。
1975年发现的的ZPAL MgD-I/123头骨长47毫米,是已知最微小的非鸟恐龙头骨纪录。头骨呈现年轻特征,如大眼窝和短吻部。鼻突已然形成但缺乏角状脊。前上颌骨与上颌骨间的孔洞则发育良好。许多特征呈现出基础形态,如低矮的颧骨、方形下孔、垂直的方骨、水平的鳞状骨、头盖骨扩张程度小。上颌仅六颗牙,牙型单一且脊状不明显。较特殊的情况是在发育过程中,颈盾处会逐渐变长,然后再次萎缩。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