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拐子马

拐子马

拐子马是宋人对金军主力两翼骑兵的称呼,是指金朝编制的精锐骑兵。

拐子马作为一种战术和阵法,在金军对宋朝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金国女真用兵之战术,常以步兵作正兵,而倚仗左、右派骑兵(即拐子马”)作迂回侧击,用以对敌军包抄突击。但后人对拐子马这一词义出现很多争议。

名称由来

“拐子”一词是北宋人的习用语词,其意思是左右两边或者左右两翼。设置在正面大阵两翼的骑兵部队,北宋人称之为拐子马阵。后来,宋人就作为对金军主力的两翼骑兵用“拐子马”来称呼,它其实就是指金朝编制的一支精锐骑兵,用以对敌军实施迂回包抄而后突击。

南宋张棣《金虏图经》:“虏人用兵专尚骑,间有步者,乃签差汉儿,悉非正军虏人”一句,与汪若海所说的“拐子马”“皆是女真充之”一致。“其临大敌也,必以步军当先,精骑两翼之”则是宋人称其为“拐子马”的原因。结论是:南宋时“拐子马”是宋人对金军主力骑兵的称呼。他们被放置在两翼,用以对敌军迂回包抄而后突击。总的来说,他们属于一种轻型或中型骑兵。

军队装备

拐子马是一支轻装备的骑兵。他们纪律严肃,作战勇敢顽强,每个骑士一般都备有两匹马,以保证作战时的机动性。其装备有格斗型古代兵器弓箭,既能作为骑射进行远距攻击,又能作为突击力量近距搏杀。这种骑兵,马匹和骑手都有一定的防护装甲,同时兼顾轻捷灵活的要求。“拐子马”属于一种轻型或中型骑兵。

常用阵法

金骑兵的基本战术是两翼包抄。宋人石茂良《避戎夜话》所说:凡敌人遇我们的部队,一定布下围圆阵作为先锋,张开两阵左右夹攻,也称三生阵。吕颐浩也说:遇到中国兵,往往以铁骑张两翼前来围掩。《金虏图经》也说:遇到大敌,必定以步军为先锋,精骑放在两翼,进退自如。金军的左右两翼骑兵就是宋人所称“拐子马”。

赵祯康定元年(1040)《武经总要》记载:东西两边的拐子马阵,被布置在阵地的左右两翼。拐子阵都挑选精锐的骑兵。当骑弓手突然进攻时,而进攻的是阵地的一面,如果不能防御就会有突破的危险,因此设置“拐子马阵”来救援。

后勤补给

粮草

初期,金朝女真军队采用士兵自备自足的粮草补给方式,但随着战争战线的拉长,规模的不断扩大,自备补给已经跟不上作战的需要。完颜阿骨打完颜阿骨打为了保证军队作战时粮草充足,就通过后方转运或战场缴获的方式获得补充,他们也不去骚扰百姓,以免失去民心。这种粮草补给方式,在拐子马骑兵能打胜仗的情况下才能行之有效,但一旦骑兵遇到敌方顽强抵抗,尤其是在多次战败于南宋军队后,骑兵们就会出现缺粮缺草的地步,遇到严重缺粮时,不得已会杀马充粮。

武器

作为轻骑兵的拐子马,主要装备是古代兵器弓箭,以及马匹和骑手的防护装甲。这种装甲比铁浮屠来得更轻便,便于机动。金军的这些武器及装备的补给,主要是靠战场缴获。在与辽、宋的战争中多次缴获大量甲胄。据《金史》记载金朝在与辽作战中,斡论泺之战,缴获“车马甲兵”不计其数;护步答冈之战,缴获兵械军资不可胜数;金军与宋作战中,燕山之战,缴获甲胄5万。

战马

拐子马作为骑兵,战马是其主要的战斗力之一。战马补给主要是靠自养、缴获。女真部本来就是马背上的民族,不仅数量多,而且还有各种名马;后金在接收辽的牧场后,也开始发展自己的马匹牧养,建立了很多牧场,保证了前方军队的作用需要,一次调集战马的数量可以达到几十万匹。战马除了自养外,从对方手里缴获也是重要的来源。金军在对辽、宋的战争中,攻占朔州市(今山西省朔州市)、应州(今山西省应县)两地就缴获战马3万匹;在开封市西北的牟驼冈天驷监缴获战马2万匹。另外,金朝还通过用10名汉族,与蒙古、西夏交换一匹战马的方式来获取战马。

经典战例

古代战争中,大队的骑兵往往是被放在两翼的,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其高度的机动性及集团冲锋时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对敌人侧翼进行突击。而且两翼骑兵需要有相当的规模,才能实现其作战意图。所以“拐子马”其实是金朝骑兵的主力。金国女真用兵之战术,常以步兵作正兵,而倚仗左、右派骑兵(即拐子马”)作迂回侧击,用以对敌军包抄突击。

南宋的许多史书的记载上,在城战役之后,也仍可看到,金军在与宋军作战时,还照样在两翼配置精骑,亦即照样使用“拐子马阵”。例如:《三朝北盟会编》卷二〇五,于绍兴十一年(1141)二月十八日记,宋军于皋镇大破金军事,说道:完颜宗弼率铁骑十余万,分两隅,夹道而阵。……王德麾军济渡,奋勇先登,薄其右隅,贼阵动。……金朝以拐子马两翼而进,德率众战,大破之。”

后世争议

后世一直对拐子马有很大的争议,认为《宋史·岳飞传》中记载:“初,兀术有劲军,皆重,贯以韦索,三人为联,号拐子马,官军不能当。是役也,以万五千骑来,飞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阵,勿仰视,第马足。拐子马相连,一马仆,二马不能行,官军奋击,遂大败之。”以及岳飞后代之孙岳珂的著作《鄂王行实编年》中记载改编的“初,完颜宗弼有劲军,皆重铠,贯以韦索,凡三人为联,号‘拐子马‘,又号‘铁浮图’,堵墙而进,官军不能当,所至屡胜。”这些都是后来的描写是错误的。邓广然认为,今大多认为岳珂对于岳飞的记载夹杂了太多的感情因素,因此不足以引为信史。

这个说法的始作俑者是汪若海,岳珂就是根据其:‘三人为伍以皮索相连’的记载,从而想象出拐子马既相联合,一马,二马皆不能行,坐而待毙。官军奋击,僵尸如丘”这样的情节。邓先生抨击·三人为联,贯以韦索’的说法“既不近情,也不合理”,纯粹是无稽之谈。另一证据就是乾隆亲写的一条御批,证实“三人为联,贯以韦索是汪若海凭空增加的内容。乾隆认为:“北方人骑马最看重操控便捷。如果把三匹马连在一起,因为马的速度参差不齐,人的勇气大小不一,肯定不能做到统一。完颜宗弼战法娴熟,这样羁绊自己战马的事,肯定是不会做的。

参考资料

拐子马.中国社会科学词条库.2024-01-08

经典重温丨有关“拐子马”的诸问题的考释.搜狐网.202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