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成立于2006年,是以学校理工优势学科为背景,文理交叉为特色的新型学院。学院是“上海市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专利试点单位”、“上海市法律硕士专业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承接单位。
学院概况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成立于2006年,是以学校理工优势学科为背景,文理交叉为特色的新型学院。
法学院依托华东理工大学的理工学科优势,在“融入法学主流、彰显交叉特色”的学科建设思想指导下,形成了以法律社会学、知识产权和食品药品监管等研究为代表,以“强化优势、突出特色、相互支撑”为特色的学科体系。学院现有法学、知识产权第二学士学位两个本科专业。
拥有JM法律硕士(法学、非法学)专业学位授权点,包括知识产权、食品药品监管、律师服务与公司法务、经济法学等四个研究方向。另外,还拥有非全日制法律硕士JM 招生资格。法学专业以“宽口径,厚基础,重理论,重能力”为办学的基本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广博的专业知识,熟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法学院毕业学生能够胜任公检法司、律所、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法律相关工作,近年来研究生就业率和留沪工作户籍申请通过率均为100%。学院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先后与国内20余家法院、律师事务所、专利所及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并建立了实习基地;同时学院还拥有一流的模拟法庭实验室和法学专业实训中心。近年来,学院先后成为“上海市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专利试点单位”、“上海市法律硕士专业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承接单位。
法学院的科研实力雄厚,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省部级以上项目60多项,2012年以来出版“华东理工大学卓越法律文库”系列等专著与教材35部,发表《中国法学》等CSSCI期刊论文117篇(不含扩展版),其中有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法学院十分重视和世界知名大学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已经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学院、俄亥俄州立大学法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法学院、肯特法学院,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法学院、莫道克大学法学院,北海道大学法学院、韩国诚信女子大学法学院、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法学院等国家的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和姐妹院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师生交流、交换和假期游学项目。
人才基地
上海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
根据《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为深化高等法学教育改革,积极推进国家法治建设和上海市“四个中心”建设,为全国特别是上海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法律人才,上海市教委实施上海卓越法学教育计划。
华东理工大学“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依托学校理工科特色,有利于深化法学教育教学改革,是上海市首批的六个“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基地致力于探索创新一套开放、多样、符合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法律人才培养体制;培养造就一批能适应、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法治建设和国际化进程的卓越法律人才。
办学规模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是以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法律系为依托发展成长起来的以文科教育为主、兼具校理科教育优势的文理交叉综合性法学院。本学院注重以能源法、环境法和知识产权法为研究特色,始终坚持科研和教学同步发展,在此基础上着重突出发挥科研实力。
现法学院下设法律系,法律专业硕士(JM)教育管理中心、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法社会学研究中心、能源和资源环境法研究中心、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等机构。现有法社会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法学理论、刑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等五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法律硕士(法学、非法学)专业学位授权点,包括知识产权、食品药品监管、律师服务与公司法务、经济法学等研究方向。法学院在编教职人员35名,专任教师2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名,教授8名,副教授12名,讲师7名,有海外留学经历的14名,国内外兼职教授18人。
能源和资源环境法研究中心充分利用了华东理工大学资源、能源与环境科学的优势学科背景,强调文理交叉的研究模式,着眼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制度研究;法社会学研究中心以法律学和法历史学硕士点为依托,广泛聚集国内和上海市法社会学人形成研究团队,以法律社会学基地为基础,辐射法律文化、法理学(法哲学)、宪法与行政法学领域的学科建设;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广邀国内外专家,整合校内资源,以工业产权制度作为重点研究方向,并积极为科技产业化和科研成果商品化提供法律服务和人才培训。
法学院坚持以科研促教学,倡导科研与教学互动。近年来,法学院教师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和省部级报刊及国外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了许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规划出版了一系列有影响、具有自身特色的专著与教材,并连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司法部和上海市等省部级以上课题以及国家立法研究课题。
法学院长期以“宽口径,厚基础,重理论,重能力”为办学宗旨,不断完善课程设置,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以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法学院注重课本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确保完成国家规定教学任务以外,利用课余时间举办各种法律座谈会、交流会,让学生能够有充分的机会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院还特别注重教学与国际化的衔接,广邀国内外著名学者共同进行研究。
为让学生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与国家发改委能源办、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上海市人大立法研究所、上海市各级法院、检察院、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环保局、上海市节能办等有关司法机关、政府及非政府部门均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在决策咨询、研究生培养、项目调研、法律业务培训、学生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合作。
交流合作
法学院十分注重并不断拓展与海外的交流与合作。2005年以来,先后有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教授斯蒂芬、科隆大学刑法研究所所长希尔思、WTO争端解决机构专家组专家、韩国高丽大学法学院朴鲁馨教授,韩国京畿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国医疗法学会会长石熙泰、台湾智慧产权协会会长、台湾交通大学教授蔡坤财教授、台湾大学校长特别助理陈益明教授等来该院交流访问,并给该院学生开设讲座。先后与美、法、德、日、英、加、澳、韩等发达国家的十几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就人员互派、学习进修、研究生培养、合作开展科学研究等签订了各种协议。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全体教职人员正以“创办特色鲜明、国内的法学院”为目标,齐心协力,加快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