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埌镇
西镇位于北流市西北部,镇政府驻地西埌圩,东邻民乐镇,南接北流镇,西靠新圩镇,北与桂平市、玉林市两市交界,原324国道穿镇而过,距岑兴高速公路入口5公里,距北流市城区10里,玉林市城区20公里,南广高速公路、岑兴高速公路和建设中的玉铁高速公路贯镇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北流县西新区。
1950年6月6日,属北流市第三区。
1955年6月29日,改属新圩区。
1958年2月,设西乡县;8月,西乡改设红旗公社。
1959年3月,与冲天公社(新圩镇)合并为新圩红旗公社。
1979年11月,分设西公社。
1984年6月,西填公社改为西乡。
1990年,西乡改为西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9年,西乡设14个村公所,28个村民委员会。
2011年末,辖西埌、大车、西岸、西冲、平地山、新村、横埌、坡心、平山县、良村、木棉、共和、田心、石埌塘14个行政村;下设190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西埌镇下辖14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西埌圩。
地理环境
北流市西埌镇坐落在北流市西北部,北靠大容山,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地表气温高,植被丰富,是发展粮食、冬红薯苗、荞子、茉莉花、麻竹生产的良好基地;全镇总面积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582亩,城镇面积2平方公里;交通十分方便,旧福州—昆明公路穿镇而过,距北流市10公里,离玉林市20多公里,是玉林市、北流市的“金三角地区”地带和城郊结合点;全镇辖14个村190个生产小组,人口5万多人;镇内有一座中型水库--六洋水库,总库容为2820万立方米,是北流市最大的水库,水利灌溉设施较发达。
位置境域
西埌镇地处北流市西北部,距离北流市市区8千米,距离玉林市城区17千米。东邻民乐镇,南接北流镇,西靠新圩镇,北与桂平市、玉林市两市交界。 行政区域总面积6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西埌镇境内大部为丘陵,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大容山脉,大容山主峰莲花顶位于境内,海拔175.6米。南部属北流盆地,地势平坦开阔。
气候特征
西埌镇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5℃,无霜期长达352天。年平均降雨量在1600—1800毫米之间,80%的降雨量集中在4—9月。北部大容山为多雨区,年降雨量在1800毫米以上。
水文
西埌镇有六洋河过境,六洋河发源于大容山最高峰莲花顶下,贯穿辖区北部,流经西部。
自然灾害
西埌镇主要有冰雹、干旱、洪涝、大风、低温、霜冻、雷击等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
经济
综述
2001年,西埌镇工农业总产值29790万元,比上年增长11%,完成乡企增加值4323万元;财税总收487.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70元。
2011年,西埌镇财政总收入4007.03万元,比上年增长19.3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2.42万元,比上年增长17.17%。人均财政收入690.08元。
2020年,西埌镇财税收入45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8.84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埌镇被定为综合改革试点镇后,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小城镇建设日臻完善,功能齐全。近年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了宣传文化中心,建成目前区内村级藏书量最大的木棉图书馆。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田心工业区形成了以制药兽药、机械、建材、食品加工、木器加工为主体的五大工业生产格局,去年全镇调减粮食面积4300亩,产业结构调整后,经济作物面积占耕地面积的36%。农业向商品化、产业化发展,形成了有荞子2500多亩、茉莉花1000多亩、红薯苗10000多亩、蚕桑1200亩、花生4500亩、蘑菇50000多平方米、鱼塘300多亩、商品蔬菜2000多亩、优质水果10000亩、肉桂、八角4000亩、麻竹1000亩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
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9790万元,比上年增长11%,完成乡企增加值4323万元;财税总收487.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70元,实现了区党委、政府提出的人均增收200元的目标。获得了北流市发展乡镇企业特等奖、玉林市文明镇等光荣称号。田心工业区被国家农业部定为全国东西合作企业示范区。
第一产业
2011年,西埌镇有耕地面积2.28万亩,人均0.4亩,全部为水浇地,以种植水稻、花生、玉米、蔬菜为主。
西埌镇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主要有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2011年,西埌镇农业总产值1.83亿元。生产粮食16730吨。花生种植面积1.2万亩,产量2750吨。
西埌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西埌镇生猪词养量7万头,年末存栏3万头;牛词养量3200头,年末存栏300头;家禽年词养量70万羽。
2020年,西埌镇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5296亩。其中早稻完成13162亩,产量5393吨;晚稻完成13731亩,产量5782吨。
第二产业
西埌镇工业以加工陶瓷、电子、皮革制品、制药、针织服装、食品加工、木器为主。
2011年,西埌镇工业总产值28亿元,拥有各类工业企业97家,员工1.2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1.2亿元,比上年增长30%。拥有2个市级工业园区,分别是田心工业园区和鑫山工业园区。其中鑫山工业园区是北流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是省级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2平方千米。
2011年,西埌镇新签约项目8个,新签约项目总投资68750万元,其中区外投资6430万元,其中本年新签约到位资金6800万元。新开工和续建、技改项目27个,其中新上项目3个。
截至2019年末,西埌镇有工业企业8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
2020年,西埌镇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8.84亿元。
第三产业
商贸
2011年末,西埌镇有商业网点800个,职工1000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600万元,比上年增长6.8%;有城乡集贸市场2个,年成交额6500万元。
截至2019年末,西埌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综合商店或超市37家。
2011年末,西埌镇境内金融机构信用社存款余额1.4609亿元,邮政储蓄存款余额1.358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7037亿元。
邮政业
2011年末,西埌镇邮政业务收入3万多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320万元。
工农业概况
全镇林地面积2559公顷,经济林580公顷,耕地面积1517.73公顷。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茉莉花、荞子;旅游资源有六洋水库;著名地方产品有花生、花生油、茉莉花、荞头。目前全镇拥有市级工业园区2个,分别是田心工业园区和鑫山工业园区,共有各类大小企业9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家,形成了以电子、服装、陶瓷、制药、皮革加工、食品加工、木器加工、针织业为主的工业格局,为拉动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工业强镇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0年上半年共引进项目13个,引进资金34100万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510万元,同期对比增长37.29%,其中工业投资完成37410万元,同期对比增长63.36%;工业总产值完成84431万元,同期对比增长21.4%,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76181万元,同期对比增长53.78%;财税收入1278.18万元,同期对比增长12.8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8731万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800元。
拥有工业区
北流鑫山工业集中区以电子、印刷包装、针织制衣等东部转移产业为主,现有企业30多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亿元,规模较大的企业有佳鑫电子、丰盛彩印、森仕服装、晨立陶瓷等。
田心—城西工业集中区以皮革制品、家具、制药等为主导产业,现有企业70多家,实现工业总产值6.5亿元,规模较大的企业有明华皮件、莉安娜制衣、神通药业、现代家私、兴昂鞋业等。
人口民族
常住人口1.2万人;全镇辖14个行政,190个村民小组,12568户,总人口58087人,其中农业人口56887人;民族为汉族,主要方言是地方粤语及客家话。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为50633人。
2011年末,西埌镇辖区总人口5.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万人,另有流动人口1600人。总人口中,男性29986人,占51.7%;女性28014人,占48.3%;14岁以下5499人,占9.48%;15—64岁47722人,占83.28%;65岁以上4779人,占8.24%。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主要方言是地方粤语及客家话。人口出生率14.56‰,人口死亡率5.01‰,人口自然增长率9.55‰。
截至2019年末,西埌镇有户籍人口66673人。
旅游
六洋水库
六洋水库在桂东南第一峰大容山最高峰莲花顶下,在大容山脉的群山环抱中。距市区13公里,水库水面面积100万平方米。1996年北流市把六洋水库列为全市六大旅游景点之一重点开发项目。该水库中有岛,岛外有湖,湖水清澈,游鱼可数。湖中岛屿--桃花岛在桃花盛开时节姹紫嫣红、云雾萦绕时,又似蓬莱仙境,让人赏心悦目。置身岛中,但闻鸟语花香,使你感到无比的惬惬意经过近几年的建设,该风景区内设有钓鱼俱乐部、水上乐园等,成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四角古城堡
北流市西埌镇西埌村城肚组发现一座清代四角古城堡。这座古堡名为“三 星堂”,已有200余年的历史,至今还保存完好。“城肚黄”为清代及中华民国当地的大户人家,名门望族。四角古城堡就是“城肚黄”族人所建。它墙高10余米,宽近30米,城堡的东南西北四角分别各有一个炮楼,每个炮楼有多个瞭望孔、射击孔,四角炮楼遥相呼应,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罕见的全封闭式古城堡,更是研究北流市清代古建筑文化的实物建筑。
三星堂
三星堂坐落在西埌镇西埌村城肚组,占地两亩多,是一座主要用于军事防御与供奉先祖的城堡式建筑,为清代名士黄龙率族亲兴建,迄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古城堡就是“城肚黄”族人所建。
百年木棉
位于西埌木棉村木棉小学有一颗近200年的,高三十几米的木棉古树!根部巨大,三、四个成年人也很难围住。这棵棵树为国家二级保护古树,每年木棉花盛开,地上 总会铺满一次火红的花朵,相当美丽!
社会
教育
全镇有中小学16所,其中初级中学2所,小学14所,私立幼儿园12家。目前全镇在校教职工550人,其中教师502人,在校学生7593人,其中,初中生2424名,小学生5169名,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99.3%,毕业率达98.5%,普及率达99%
西埌镇坚持优先发展教育。2010年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了坡心小学教学楼、木棉小学改厕项目、中心小学教学楼、石埌塘小学教学楼和一中教学楼等项目。同时强化校园安全工作,开展校园安全大排查、杜绝各类安全隐患滋生。目前全镇有初中2所,在校生2197人,教师182人;小学14所,在校学生5159人,教师298人(其中代课教师51人)。有私立幼儿园12家。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在98%以上。教育合格率达100%,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99.3%,毕业率达98.5%,普及率达99%;积极实施文化惠农工程。玉林市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示范点木棉村公共服务中心已经开工建设,平地山村、良村、西埌村的村级文化广场建设和灯光球场已经建好。
西埌镇位于北流市西北部,距玉林市17公里,距北流市10公里,东与民乐镇相邻,南与北流市接壤,西与新圩镇毗邻,北与桂平市交界。南广高速公路从镇内经过,旧福州—昆明公路穿镇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镇总面积68平方公里,总人口5.4万多人,辖14个行政村。设初级中学两间,村级小学14间,教学点4间。在校学生7749人,其中初中生2426人,小学生5323人,教学总班数191个班。民办幼儿园14间,67个幼儿班,2—6周岁入园人数2006人。
全镇在职教职员工498人,其中公办教师433人,代课教师65人。退休教师133人。教师素质情况,初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其中本科毕业生133人,大专118人,师范(中专)182人。教师职务情况,中学高级4人,中学一级17人,中学二级59人,中学三级8人;小学高级40人,小学一级106人,小学二级16人,工人2人,未定级18人。
西埌镇近年来教育教学、教学设施、成职幼教等教育颇具特色。教育教学质量保持在全市前列,中考质量稳步上升。中小学教师、学生在参与各种课赛、竞赛等均获好名次;教师队伍稳定,师德师风整体良好。全镇中小学校全部楼房化,校园布局合理得体,校园美化绿,宽敞整洁。85%以上学校教学点拥有水泥球场或灯光球场,文化体育活动活跃,在参与各级体育、艺术比赛、竞赛中成绩名列前茅。全镇中小学实施远程教育工程,实现教学资源共享。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远近闻名,不少县市及邻近兄弟乡镇前来参观。总之,西埌教育事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一个全面发展的西埌正在逐步形成。
2011年末,西埌镇有幼儿园13所,在园幼儿1580人,专任教师140人;小学18所,在校生5116人,专任教师144人,代课教师3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891人,专任教师36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西埌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840.25万元,比上年增长16.47%。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71.43%,比上年提高1.39个百分点。
文化事业
1994年12月,西埌镇建成广播电视站。截至2011年末,西埌镇有线电视用户7800户,入户率65.2%。
2011年末,西埌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2个,各类文化专业户9户;各类图书室及文化书屋9个,藏书4.5万册。
体育
2011年末,西埌镇有体育场20个。30%的村建起灯光球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5%。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西埌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2个,有床位53张;固定资产总值411.817万元。专业卫生人员60名,其中执业医师14人,执业助理医师13人,注册护士15人。
2011年,西埌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5.33万人次。14个村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5%。
社会保障
2011年,西埌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8户,人数38人,支出77520元,比上年增长25%,月人均170元,比上年增长11%;医疗救助20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209人次,共支出58万元,比上年增长3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600户,人数3629人,支出291.7716万元,比上年增长27%,月人均67元,比上年增长2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9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78.072万元,比上年增长8%;有敬老院1家,床位1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0人。五保村6个,床位51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50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5849人。
基础设施
2011年末,西埌镇有邮政局1处,报纸、期刊累计期发行3.3万份(册)。有电信服务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8666户,电话用户普及率75%;移动电话用户22150户,联通电话用户3175户,电信用户1798户,其中电信网络用户3534户,移动网络用户60户。
截至2011年末,西埌镇建有中型水库1座,为北流市六洋水库,总库容为264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518万立方米,设计灌溉6.2万亩,在镇内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有大东西、东进桥、河口3座水电站,装机总容量2800千瓦,年发电量723万千瓦时。
2003年,西埌镇建成西埌镇自来水厂,有成套净化设备。2011年,西埌镇年供水120万立方米。
2011年,西埌镇有11万伏变电站1座。
2011年末,西埌镇镇区有花坛35个,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
交通
1997年,西埌镇开通圩镇至北流市城区公共汽车,日发客运汽车20班次,日均客运量400余人次。
截至2011年末,西埌镇境内有岑兴高速公路、旧福州—昆明公路2条公路干线交会于境内。
文化
西埌镇,因镇政府驻西埌村而得名。
地方特产
政治
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情况:成立了镇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西埌镇党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党务公开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在实施范围、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公开时限、公开的程序和步骤及相关措施上积极探索,创新思路,扎实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目前全镇各党支部均实行了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
政务公开情况:镇政府成立政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本镇政务公开的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落实办公室人员。政务公开坚持每季度公开一次,公开内容主要有年度党委、人大、政府领导班子工作分工情况;年度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工作目标;年度本镇获奖情况;季度本镇大事记;季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完成情况;季度财政拨入经费收支情况;季度农村低保、五保、优待抚恤和危房改造资金发放情况;季度救灾物资分发情况;季度综合直补情况;季度基础设施建设招投标及建设情况;其他应公开的政务情况;村务、院务、校务公开情况等。
党建基本情况:镇党委下设村党委2个,党总支9个,党支部27个,共有党员1504名。镇党委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以推动科学发展,创建东部产业转移示范镇、非公经济示范镇、平安和谐示范镇,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镇为主题,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党建工作格局:一是实行村企联建。按照以企带村,村企融合,充分发挥企业的综合带动效应,从而达到以工哺农,强农固企,村企互动,合作共赢的目的;二是推行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按照以党务公开推动中心工作,以中心工作促进党务公开的思路,把加快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坚持三个到位,强化三项措施,立足四个结合,全力推动全镇党务公开工作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三是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以村企结对帮扶、派驻党员、完善机构、教育管理和阵地共建的村企党建联动新模式,截止6月底,全镇共成立了玉林森仕服装有限公司党支部、丰盛彩印厂党支部等13家非公经济党组织,结对帮扶共向非公经济党组织派驻骨干党员24名;四是加强党建带共、青、妇建,带动了基层团的组织建设,促进了基层妇女组织建设,推动了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如今全镇各项事业发展步入党建发展稳定良性循环轨道。
获得荣誉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西埌镇“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累累硕果,琳琅满目,美不胜收。2010年先后荣得“广西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自治区级先进集体”、“2008-2010年建设平安玉林市活动先进乡镇”、“2008-2010年建设平安北流市活动先进镇”、“2010年北流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奖”、“2010年集体林权改革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北流市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镇”、 “2010年度工业发展先进单位”、“北流市2010年度机关绩效考评优秀单位单位等荣誉称号。镇党委和平山村被定为自治区创先争优活动示范,镇党委、平山村和广西神通药业有限公司被定为玉林市创先争优示范点,平地山村被评为玉林市第十五批文明村镇等多项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北流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红黑统计公报库.北流市统计局.202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