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成之
古成之(947-1007),字亚爽(奭shi),号紫虚,原籍广东省河源县回龙古岭人,后迁居增城区。他曾在罗浮山隐居读书10多年,学识渊博,文誉传四方。古成之出生于世宦之家,祖父古全望曾任窦州监,父亲古延绶曾任信安县令。赵匡胤开宝五年(972年),古成之生于惠州府河源县古岭村。
古成之在宋端拱元年(988年)成为进士,为同科28人之一,时称二十八宿,成为宋朝以来广东第一位中进士者,被誉为“岭南首第”。他也是河源市唯一被收进《中国名人大辞典》的全国知名人物。古成之勤政爱民,兴教助弱,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好评。
古成之还是著名诗人,他的诗作曾获得苏轼很高的赞誉。苏东坡居惠州期间,还曾写过一首古风祭奠古成之的诗:“越子古成之,……遗像似李白,一奠临江觞。”
人物介绍
古成之(947-1007),字亚爽(奭shi),原籍广东省河源县回龙古岭人。后迁居增城区(今广州市增城区)。他曾在罗浮山隐居读书10多年,“力学不怠,淹贯群籍”,文誉传四方。赵光义雍熙元年(984年),广南东路推荐一人上京考试,他被选中,书面考试,他考第二名,在皇上召见唱名赐策前夕,嫉妒“广南人居其上”的张贺、刘师遒邀成之饮酒。暗中用哑药陷害,致使第二天清早,宋太宗召见唱名赐策时,成之不能说话,无法应试,“帝怒,命扶出之”。成之第一次考试落第。过了三年,即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他再举登第,中进士,同榜28人,他列19,这时他42岁。古成之中进士后,出任真定府(今正定县)元氏县尉。任职期间,显示出非凡的才能,工作成绩卓著,不久提任青州青州市(今山东益都)知县。赵光义淳化三年(992年),经选拨馆职的考试,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宋至道元年(995年)以朝官身份出任绵州(今绵阳市)魏城县知县。宋咸平五年(1002年)朝庭又委派他以校书郎身份,任绵州(今四川绵竹)知县。古成之于公元1007年在任上去世,终年60岁,其事迹在《河源县志》、《惠州府志》、《广东通志》都有详细记载,四川省、福建省、广州市、惠州、增城区、新丰县、梅县区、五华县、河源等地都有纪念古成之的遗物和遗迹,是本县历史上唯一被收进《中国名人大辞典》一书的知名人物。
历史来源
参考:《河源县志》
《增城县志》
古小彬总编《古氏史志》,
古小彬总编《古氏春秋》。
参考资料
政协广东省梅州市委员会 - 古成之.梅州市政协.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