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寨镇
葛寨镇,隶属于洛阳市伊川县,位于伊川县东南部,距县城17千米,东临汝阳县蔡店乡,西接酒后镇,南连嵩县,北与白元镇毗邻,西北隔伊河与鸣皋镇相望。全镇总面积76平方千米,其中耕地28平方千米,4.3万人,辖19个行政村。
葛寨镇地势南高北低,大部分为浅山丘陵区,沙园河由南向北流经全乡,陆浑东干渠横贯全境。该镇因政府驻葛寨村而得名。据《嵩县志》载:葛寨村因村西有葛将军墓而得名。原名葛家寨,简称葛寨,1948年1月,伊川县人民民主政府在该乡黄兑村成立。1958年,成立葛寨人民公社,1959年析其北部置白元公社,1962年又分出西南大部成立酒后公社。1983年底改为葛寨乡。
截至2023年,县乡公路白梁路、汝葛路在此交汇,全镇19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交通十分便利。葛寨镇以青铜器、粉条加工为重点,全力打造特色产业。青铜器加工以商周仿古青铜器工艺有限公司为依托,使烟涧村的加工户达200多家。2006年6月,中国中央电视台二套、七套曾以《青铜秘案》为题对葛寨乡的青铜器加工作了专题报道。粉条产业以富山薯业有限公司为龙头,使粉条加工户由前富山村,扩大到后富山村、陡沟、黄岭等村。
烟涧村是中国最大的青铜器生产加工地、集散地,全村有一定规模的仿古青铜器公司26家,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从事仿古青铜器的生产与销售,年产值达1.6亿元。2011年,烟云涧青铜器制作技艺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被确定为第一批省级传统工艺振兴项目。烟云涧青铜器多次在国内专业大赛中获奖,被国内外20多个博物馆收藏,并成为许多城市及旅游景区的象征标志和单位、企业的“镇宅之宝”。
历史沿革
乡镇简介
葛寨乡位于河南省伊川县南部浅山丘陵区,南依九皋山,北邻白元镇,东接汝南县蔡店乡,西邻伊河与酒后镇相连,西北眺望县城。伊川县葛寨乡辖21个行政村,41个自然村,总面积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06公顷,。该乡因乡政府驻葛寨村而得名。据《嵩县志》载:葛寨村因村西有葛将军墓而得名。原名葛家寨,简称葛寨,
建制沿革
1948年1月,伊川县人民民主政府在该乡黄兑村成立。1958年,成立葛寨人民公社,1959年析其北部置白元公社,1962年又分出西南大部成立酒后公社。1983年底改为葛寨乡。
地理环境
葛寨乡地势南高北低,大部分为丘陵,西北沿伊河有小片平川,东南边缘为浅山区,沙元河由南向北纵贯全境。
县乡公路水酒路出白元镇,经葛寨乡烟涧、葛寨、后村、前村,横穿该乡,烟新路经烟涧、黄、幸福寨、赵村、沙元、张棉、新村,纵贯南北,形成了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
位置境域
葛寨镇地处伊川县东南部。
地形地貌
葛寨镇境内大部分为浅山丘陵区,地势略微南高北低。地形为南部为山区,北部为丘陵区。境内主要有伏牛山系掘金顶、香炉石等,最高海拔1650米。
气候
葛寨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7℃,冬季长达130—150天,夏季为105—120天,春秋季短。年平均降水量582毫米。
水文
葛寨镇境内河道属小清河水系。伊河自后富山村入境,由西南而北,境内河道长10.5千米,伊河流域面积10000平方米。
自然灾害
葛寨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山洪、山体滑坡、干旱、洪涝等。灾害年均发生一次,主要发生在5—9月。
自然资源
葛寨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有磷、矿泉水等。其中南部石梯一带磷矿储量达1700万吨,含磷量达22%以上。中部的龟山脚西侧凉水泉水质甘甜,含有人体必需的锹、硅酸、锌、锰等20余种微量元素。耕地面积4.8万亩,分为旱地和水浇地。
自然资源
葛寨乡是伊川县主要产粮区之一,全乡50%的耕地为水浇地。灌溉面积达到2.5万亩,农作物以杂粮为主,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黄豆、黑豆、红薯、花生等。
葛寨乡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该乡南部石梯一带磷矿储量达1700万吨,含磷量达22%以上,储量大,含磷量高。位于葛寨乡中部的龟山脚西侧凉水泉水质甘甜,含有人体必需的、硅酸、锌、锰等20余种微量元素,是待开发的优质矿泉水。
行政区划
辖葛寨、杨楼、双头寨、窑头、烟涧、黄栋树、吉章、黄庄、梁家沟、黄兑、张绵、赵村、沙园、黄岭、陡沟、寨西岭、小王庄、幸福寨、南坪、前富山、后富山21个行政村。
2011年末,葛寨镇辖23个行政村:葛寨、烟涧、黄楝树、瑶头、吉章、双头寨、杨楼镇、沙园、赵村、黄兑、黄庄、梁沟、张棉、东印、西印、前村、后村、黄岭、陡沟、南坪、幸福寨、小王庄、西岭;下设193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葛寨镇辖19个行政村:葛寨村、杨楼村、双头寨村、瑶头村、烟涧村、黄楝树村、吉章村、黄庄村、梁沟村、黄兑村、张棉村、赵村、沙园村、黄岭村、陡沟村、王庄村、南坪村、前富山村、后富山村,镇人民政府驻葛寨村。
人口民族
辖21个行政村,41个自然村,186个村民小组,6495户,32162人。
2011年末,葛寨镇总人口3.7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0.3万人,城镇化率8.1%。另有流动人口895人。总人口中,男性1.78万人,占48.1%;女性1.92万人,占51.9%;14岁以下1.11万人,占30%;15—64岁1.48万人,占40%;65岁以上1.11万人,占30%。总人口均为汉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2‰,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长率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86人。
截至2018年末,葛寨镇户籍人口为44744人。
经济
全乡有机砖厂、印刷厂、“伏牛”皮鞋厂、张棉采矿厂、黄兑石料厂、黄楝养殖公司、葛寨乡前村假发厂等一批乡镇企业全乡共有民营企业890家,工业总产值38850万元。
葛寨乡是远近闻名的“青铜器之乡”,已成为仿古制造业的主要生产基地,有300多家制造专业户,从业人员达1880余人,年创产值900万元左右。主要产品有东汉马踏飞燕、东周天子驾六、战国方鼎、春秋莲鹤方壶及各种造型壁挂、仿古台灯600余种。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新加坡、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国家和地区,先后荣获河南省农村科技博览会金奖、全国首届民间工艺品展销会和全国民间工艺大展一等奖,还先后被中国中央电视台等版报做了重点介绍青铜器的制作,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农业
2011年,葛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4.0亿元,比上年增长8%,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51%。
葛寨镇粮食作物以玉米和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400吨,人均0.7千克,其中玉米1100吨,小麦130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烟叶、大豆、中药材等。
葛寨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8万头,年末存栏15万头;牛饲养量3500头,年末存栏5000头;家禽饲养量10万羽,上市家禽6.5万羽。
截至2011年末,葛寨镇累计造林8000亩,其中防护林3000亩,经济林40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3万株,林木覆盖率12%。
工业
2011年,葛寨镇工业总产值达到9亿元,比上年增长10%,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职工4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0.22亿元,比上年增长4%。
文化
地名由来
葛寨镇因境内葛将军墓得名。
文物古迹
葛寨镇境内文物古迹有上皇古泉、扁鹊庙、聚仙观、凉水泉、洞宾洞。
交通
葛寨镇境内有008乡道经过。
社会
葛寨乡教育源远流长。民国时期,葛寨村曾创办初等学堂,培养人才。沙园村杨沙园村杨逢年先生在杨氏祠堂创办私塾。烟涧村创办小学,有学生30多人。黄兑村郭绍绪创沙园村杨沙园村杨逢年先生在杨氏祠堂创办私塾。烟涧村创办小学,有学生30多人。20世纪30年代,沙园村杨振坤创办新式学堂,培养学生100余人,王庄、新村、后村、葛寨等村也都相续建立小学。全乡有初中2所,附中4所,成建制小学19所,有公办教师220人,聘用教师170人,在校学生7139人。葛寨乡有电脑培训学校2所,美容美发学校4所,烹调学校1所。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葛寨镇有幼儿园14所,在园幼儿1200人,专任教师40人;小学17所,在校生3370人,专任教师14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教育经费达113.4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13.4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13.4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3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15%、13%、8%。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葛寨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0个,其中乡级卫生院1个,村卫生所19个。专业卫生人员38人。病床30张。乡卫生院住院501人次,门诊76031人次。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5万人,参合率95%以上。
2011年,葛寨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36户,人数1837人,比上年增长3%,月人均82元,比上年增长24%;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83人,支出3.8万元,比上年增长47%;农村临时救济1600人次,支出150万元,比上年增长1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67人,补助60岁以上退役军人190人,比上年增长5%。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1万人,参保率达30%。
邮政电信
2011年末,葛寨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0千米,投递点20个,乡村通邮率100%。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5个;固定电话用户1.1万户,比上年增长2%,电话用户普及率99%,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2.5万户,比上年增加0.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67%,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3千米。
旅游
风景名胜
历史上葛寨乡山清水秀,风景迷人,具葛寨乡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从古至今风景名胜与文化传说颇多。相传葛寨村有八大美景。即:柏塔春早,危楼夏凉,南天秋色,翠溪冬鸣,香泉印月,水质甘甜,墓埋金首,伊河秋色等。现在较为知名的名胜古迹有上皇古泉、扁鹊庙、聚仙观、凉水泉、洞宾洞。
(一)上皇古泉。位于黄兑村东部,系杜康河之源头。泉水味甘质纯,大旱不枯,久涝不溢,后人称之为“上泉古泉”。此泉为酿酒鼻祖杜康造酒的地方,也是中国酿酒业的重要发祥地。
(二)扁鹊庙。位于后富山前东北坡岭上,面南背北,北临狮子洼,南对绝金顶,三间大殿,巍然屹立,庙内神像姿态各异。距大殿1米左右,有卷棚三间,雕梁画栋,雄伟壮观。院内有石碑四通,古钟一口,钟高1.2米,直径0.8米。棒击古钟,音质浑厚,声传数里。每年农历3月初五为扁鹊庙古刹大会,届时各地游客慕名前往,经声绕梁,香烟袅袅,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三)聚仙观。位于双头寨村东部,原规模宏大,建筑别具一格,主要有玉皇庙,祖师庙等,新中国成立初被毁。传说八仙过海后到此地聚齐而西去,后人遂定名为聚仙观,现存八仙当年的卦摊一处。近年,各地善男信女又集资重建玉皇庙、奶奶庙。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日香烟袅袅,游人知织。
(四)凉水泉。位于烟涧村南二仙姑庙前。泉水清澈,冬暖夏凉,水质甘甜,含人体必需的锶、锌、锰、硅酸等20多种微量元素。1975年,村民李成绍正午用泉水洗脚,治好了跛脚病,后人称该泉水为神水,凉水泉从此名声远扬,前来取水治病者摩肩接踵。每逢夏季,邻村邻乡的村民驱车到此取水饮用者更是不计其数。
(五)洞宾洞。位于杨楼村西。传说古代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路过此地,在洞中嬉戏牡丹仙女,现在,仙女床和吕洞宾的坐印仍依稀可见。每年有大量青年男女到此参观。
参考资料
葛寨镇.伊川县人民政府.2024-02-10
ÒÁ´¨ÏØ£º²ÁÁÁ¸ðÕ¯ÃûƬ´òÔìÌØÉ«²úÒµ.洛阳网新闻中心.2024-02-10
发现河南宝藏乡村①丨咱村有个金招牌.大河网.202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