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信古斋

信古斋

信古斋御书是一幅长151cm,宽57cm的绢本作品,每个汉字面积约为440平方厘米。这幅御书由康熙帝亲笔书写,上面印有“康熙御笔之宝”的印章,尺寸为6.5cm。整个作品经过精心装裱,总长度达到690cm,宽度为65cm,卷首采用丹红色纸张,装饰有泥金绘制的二龙戏珠图案,彰显出其高贵的气质。作为国家一级文物,信古斋御书目前被展示在桓台县博物馆内。

历史背景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时任刑部官员的王士祯获得了康熙帝御赐的“信古斋”匾额。对此,王士禛感到极为荣幸,并在其著作《香祖笔记》中记录了这一事件。他在文中提到,这是他第三次获得康熙帝的御笔题赐,前两次分别是“带经堂”和“存诚”、“格物”两块匾额。他认为自己受到的皇恩比宋代学士苏易简得到的飞白“玉堂之署”四字还要多得多。为了表示对这份荣耀的珍视,他将御书摹刻并悬挂在家中的墙壁上,同时将原作保存在珍贵的盒子里,并详细记录了颁发的时间,以便后代子孙铭记。

文献记载

王士祯的学生在书中描述了“信古斋”匾额的意义,认为古代的事物虽然遥远,但越古老就越美好。他们引用列子的话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类的情感体验都是相同的。然而,周敦颐却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认为只有品德能够匹配天地的人才是最值得尊敬的。因此,作者认为,尽管世人可能无法理解古代的价值观念,但他们的心灵深处仍然有着共同的感受。这种感受使得夏商周三代得以复兴,汉唐宋明时期得以繁荣。即使全世界都不认同古代的文化,但只要人们心中秉持着这种信念,就能够超越时代的限制,追求道德上的完美。王士祯以其信古的精神命名自己的书房,并请求康熙帝赐予御书,以此表明他对孔子思想的学习和敬仰。孔子不仅自称信古,而且对于历史文献的缺失感到遗憾。

他并不满足于此,而是以信古为名,表达了对自己行为的信心。他认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符合古代的标准,那么他就不会违背现代的原则。历史上,许多朝代都曾效仿秦或元的做法,表面上推崇尧舜禹汤,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恢复古代的社会制度。同样地,民间社会也不再重视儒家的传统价值观,甚至认为理学的思想过于理想主义。在这种情况下,古代文化的衰败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有人能够回归古代的生活方式,那将是极其困难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古人,那么实现这个目标就取决于个人的努力。王士祯本人就是这样一个榜样,他不仅在当时赢得了人们的信任,而且在未来也将继续受到人们的信赖。

参考资料

【馆藏精品】之一 康熙御笔赐王渔洋“信古斋”.桓台县人民政府.2024-09-05

清初著名诗人王士禛笔记杂著《香祖笔记》.搜狐网.2024-09-05

掌上方物——鼻烟壶赏析.搜狐网.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