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苔
干苔别名海浒苔、苔菜,基原为石科浒苔属植物条浒苔等的藻体。藻体亮绿色或暗绿色,管状膜质,高20~40(~80)cm。多分枝,一般二至三回,分枝线形或较宽,在同一藻体上可见单列枝及多列枝,分枝顶端可见排成纵列的单列细胞。细胞表面观为长方形或方形,长20~33μm;直径30~50μm,每个细胞内含单一的叶绿体和2~3(~4)个淀粉核。
干苔生长在中、低潮带的岩石上,上部漂浮在水中;或在平静的内湾泥底滩涂上,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浙江省较多。
《食疗本草》中首次记载了干苔等藻类植物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并提出“但是海族之流,皆下丹石”的论断。
形态特征
苔藓植物是一种小型的绿色植物,结构简单,仅包含茎和叶两部分,有时只有扁平的叶状体,没有真正的根和维管束。苔藓植物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生长在裸露的石壁上,或潮湿的森林和沼泽地。
比较高级的种类,植物体已有假根和类似茎、叶的分化。植物体的内部构造简单,假根是由单细胞或由1列细胞所组成,无中柱,只在较高级的种类中,有类似输导组织的细胞群。苔藓植物植物体的形态、构造虽然如此简单,但由于苔藓植物具有似茎、叶分化,孢子散发在空中,对陆生生物仍然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在植物界的演化进程中,苔藓植物代表着从水生逐渐过渡到陆生的类型。
⒈浒苔藻体亮绿色至暗绿色,丛生,主枝明显,多细长分枝,一般高0.5-1m,甚至可达2m。幼藻细胞排成纵列;长成后逐渐不明显。细胞表面观为多角形至近似方形,宽10-12μm,长12-18μm。每个细胞含单一的叶绿体和1个淀粉核。
⒉条浒苔藻体亮绿色或暗绿色,管状膜质,高20-40(-80)cm。多分枝,一般二至三回,分枝线形或较宽,在同一藻体上可见单列枝及多列枝,分枝顶端可见排成纵列的单列细胞。细胞表面观为长方形或方形,长20-33μm;直径30-50μm,每个细胞内含单一的叶绿体和2-3(-4)个淀粉核。藻体厚26-70μm。
⒊扁浒苔藻体亮绿色或深绿色,管状略扁,膜质,高约15-40cm,宽约1-2cm,基部分枝较密,下部狭而细,上部伸展呈扁管状。细胞圆形至多角形,不排成纵列,直径10-27μm,有1个淀粉核,色素体不充满。
⒋缘管浒苔藻体微黄至暗绿色,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不分枝,高约10-30(-90)cm。柄管状中空,上部扁平,叶状体为单层细胞,边缘波状皱褶,叶缘中空为两层细胞相连而成,细胞不规则排列,直径10-20μm,内含杯状叶绿体和1个淀粉核。
主要价值
【干苔的功效介绍】:干苔(《食疗本草》)【别名】海浒苔(《本草汇言》),苔菜(姚可成《食物本草》)。
【考证】出自《本草纲目》:干苔,海苔也,彼人干之为脯。苏敬以此为水苔者不同,水苔不甚咸。
【来源】为石莼科植物条浒苔的藻体。
【植物形态】条浒苔藻体亮绿色或暗绿色,高可达40厘米左右;多细长分枝,一般分枝2~3回,有时分枝毛状或较宽。藻体自基部到顶端细胞排列成纵列。体厚26~70微米。多生于中潮带、内湾泥底,潮间带的洼地水沼中生长更繁盛。分布浙江省、福建省沿海一带及台湾省、广东省沿岸。
干苔在民间亦作食用,品种很多,常数种混杂一起。除上述条浒苔外,尚有育枝浒苔(中国沿海各地皆有分布)、扁浒苔(常见于黄海、渤海沿岸,台湾亦产)、肠浒苔(遍布中国南北沿海)等。
【采集】冬、春间采取。
【性味】咸,寒。
①《嘉本草》:咸,寒。
②《本草汇言》:咸,微寒,有小毒。
【功用主治-干苔的功效】软坚,消结,化痰。治瘤、,烦热鼻。
①陶弘景:治瘿瘤结气。
霍乱呕吐不止,煮汁服。
③《本草拾遗》:心腹烦闷者,(干苔)冷水研如泥,饮之。
④《日用本草》:消茶积。
⑤《纲目》:烧末吹鼻止衄血;汤浸捣敷手背肿痛。
⑥《随息居饮食谱》:清胆,消瘰疬、瘿瘤,泄胀,化痰,治水土不服。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
外用:捣敷。
【宜忌】①孟:苔脯食多,发疮,令人黄少血色病。
②《日用本草》:有咳嗽人不可食。
性状
性状鉴别⑴浒苔藻体亮绿色、暗绿色,丛生,管状或扁压。主枝明显,长与直径变化较大,一般长达1m以上;具多数分枝。气微腥,味淡、微咸。
⑵条浒苔藻体长可达40cm左右;多细长分枝,有的分枝毛状或较宽。
⑶扁浒苔藻体扁条状,主枝与分枝相似,长15-30cm。
⑷缘管浒苔藻体较宽,呈片状,披针形,长10-30cm。
化学成份
⒈浒苔藻体含28-异岩藻甾醇,24-CH2胆甾醇,胆甾醇,植醇,顺-7-十七卡宾,二十烷,十八碳不饱和脂酸,3,4-苯并芘,三甲基-7-(3-甲基丁基)-十二烷,另外还含有硫酸多糖。
⒉条浒苔藻本含十五醛,十七碳三烯醛,8-十七碳烯醛,2,4,7-癸三烯醛。
⒊缘管浒苔藻体含28-异岩藻甾醇,胆甾醇,24-胆甾醇乙酯,岩藻甾醇,24-乙基5,22-胆甾二烯3-醇及痕量的24-甲基-5,22-胆甾二烯-3-醇和24-亚甲基胆甾醇。
⒋曲浒苔藻体含甲硫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胱氨酸,β-丙氨酸,组氨酸,1,2-二基-3-O-(6'磺基α-D-吡喃异鼠李糖基)丙三醇,以及激勃素A3、A7、A9的类似物。
⒌肠浒苔藻体含维生素原A24%,多糖,蛋白质,脂类,灰分,脂肪酸0.22%,其中主要为软脂酸,还含蛋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天门冬酰胺,酪氨酸等13种游离氨基酸,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鼠李糖,28-异岩藻甾醇,环波罗蜜烯醇,24-亚甲基环木菠萝醇,4-甲基-24-亚乙基7-胆甾烯醇,4-甲基-24-亚甲基胆甾-7-烯醇,3,4-苯并芘。
药理作用
浒苔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的作用。与对组相比,加干苔粉的饲料喂大鼠后,其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分别下降34.9%,42.7%,31.4%,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增高58.3%。筛选海藻抗肿瘤活性实验发现,干浒苔具抗艾氏癌活性,抑癌率达51.7%。
各家论述
孟诜:治痔,杀虫脒。霍乱呕吐不止,煮汁服。《本草拾遗》:心腹烦闷者,(干苔)冷水研如泥,饮之。《日用本草》:消茶积。《纲目》:烧末吹鼻止衄血、汤浸捣敷手背肿痛。《随息居饮食谱》:清胆,消瘰疬、瘿瘤,泄胀,化痰,治水土不服。
科学分类
界别:植物界Plantae
纲:石竹亚纲
藻苔纲Takakiopsida
泥炭藓纲Sphagnopsida
黑藓纲Andreaeopsida
黑真藓纲Andreaeobryopsida
金发藓纲Polytrichopsida
藓纲Bryopsida
多样性
中国的苔藓植物十分丰富。全世界有苔藓植物23000种,中国有2200种,占全世界的9.1%。
中国苔藓植物的特点是:(1)特有类群丰富。根据近几十年调查的结果,仅见于中国的特有苔藓属和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仅少数涉及邻近地区)的东亚特有苔藓属共35个,占中国苔藓植物属数的7.09%。它们共含有48个种、亚种或变种,占中国苔藓植物种总数的2.2%(表1)。这些特有属、种在中国西南部横断山区、长江流域中游山区和东南沿海山区存在3个分布中心(表2);(2)在系统发生上居关键位置的类群多,如原始类型藻苔目(Takakiales)藻苔属(Takakiaceae)藻苔属(Takakia)的两个种;藻苔(T.lepidozioides)和角叶藻苔(T.ceratophylla)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察隅县、波密及米林县的高寒山地都有发现;(3)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
起源演化
关于苔藓植物的来源问题,尚无一致的意见,有人认为起源于绿藻门,其理由为:含有相同的光合作用色素;相同的贮藏淀粉;精子均具有2条等长的顶生鞭毛;孢子萌发时所形成的原丝体,与丝藻也很相似;绿藻的卵囊与精子囊的构造可与苔藓植物的颈卵器和精子器相比拟。
另一种观点是由裸蕨类植物退化而来,裸蕨类出现于志留纪,而苔藓植物出现于泥盆纪中期,要比裸蕨晚数千万年。从进化顺序上说,它们很可能起源于同一祖先。但是,上述两种观点至今还缺乏足够的证据,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由于苔藓植物的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依附在配子体上,但配子体构造简单,没有真正的根,没有输导组织,喜欢荫湿,在有性生殖时,必须借助于水,因而在陆地上难于进一步适应和发展,这都表明它是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
生长习性
苔藓不适宜在阴暗处生长,它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线或半阴环境,最主要的是喜欢潮湿环境,特别不耐干旱及干燥。养护期间,应给予一定的光亮,每天喷水多次,(依空气湿度而定)应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
另外,就是温度,不可低于22℃,最好保持在25℃以上,才会生长良好。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多细胞的绿色植物,多适生于阴湿的环境中。最大的种类也只有数十厘米,简单的种类,与藻类相似,成扁平的叶状体。
参考资料
《食疗本草》.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