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立基
梁立基,男,教授,1927年生于印度尼西亚万隆市。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东方学研究院发展指导委员会委员、东南亚研究所名誉所长、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东方文学分会副会长。
人物简介
梁立基教授历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东南亚文学主编、《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主编、《东方文学史》副主编之一、《世界四大文化与东南亚文学》主编、《印度尼西亚语汉语大词典》主编等。长期从事印尼-马来语言、文学、文化和东方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用两种语文发表了大量有关印尼-马来语言文学和两国文化交流的专著和论文。1986年应邀赴巴黎、莱顿、伦敦进行有关东方文学和印度尼西亚文学的讲学,1994年被马来西亚国民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主讲中马文化交流史。2004年获马来西亚首相阿都拉·巴达威颁发的“马中友好人物奖”,2006年获印度尼西亚驻华特命全权大使苏特拉查颁发的“贡献奖”。
详细介绍
五十五年前,当我国与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时,根据祖国培养印尼语翻译人才的需要,梁立基教授转学到北外东语系新建立的印尼语专业。1954年毕业后,梁立基教授留校任印度尼西亚语教研室秘书,后来又当了十多年的教研室主任,为培养印尼语人才和促进我国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友好关系,献出了他全部的青春。
在五十年代初,梁立基教授主要从事印尼语言的教学。1956年艾哈迈德·苏加诺总统访华时,梁立基教授参加了翻译组的工作,后来还参加过许多重要的翻译工作,如中共八大的翻译组工作、四卷《毛泽东选集》的翻译定稿工作等。从翻译工作的实践中,梁立基教授认识到要加深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除了语言作为不可或缺的交际工具,还需要深入了解彼此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文学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除语言之外,梁立基教授开始选择印度尼西亚文学和两国文化交流作为研究方向,后来扩大到整个东方文学。
在文革困难的时期,梁立基教授也没有放弃要为发展两国友好关系贡献一生的初衷。七十年代初“复课闹革命”后,梁立基教授又全身心地投入印尼语的教学工作中,担任印尼语专业的负责人。尽管两国关系还处于断交状态,但梁立基教授始终相信,这只是暂时的不正常现象,总会有雨过天晴的一天。自1976年,梁立基教授便开始组织力量,成立词典组,把全国长期从事印尼语工作的同志尽可能集中过来,一起编写大型的印尼语汉语词典。词典组前后花了近十年的工夫,在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复交的前夕,我国自己编写的第一部大型词典《印度尼西亚-汉语新词典》终于在国内问世。
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在季羡林先生的直接带领下,梁立基教授也开始努力向东方文学研究的高峰攀登,参与我国东方文学的建设事业。1979年国务院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季先生担任外国文学编委会副主任和东方文学的总主编,梁立基教授也参加并担任东南亚文学编写组的主编。与此同时,梁立基教授还参加我国第一部东方文学史教程《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的编写工作并担任主编之一。这部书已修订两次,得到季先生的高度评价,总发行量已超过120万册。在这个时期,为了促进我国东方文学的研究,使东方文学在我国外国文学研究中得到应有的地位,梁立基教授参与了全国高等院校东方文学研究会的创建工作,该会于1983年正式宣告成立,梁立基教授担任了副会长。东方文学研究会成立二十多年来,为促进我国东方文学研究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到了90年代,年过八旬的季先生决定亲自组织东语系搞文学的教师,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及其他单位志同道合的学者一起编写我国最完整和最权威的《东方文学史》上下册,并亲自担任主编,梁立基教授也参加并担任副主编之一。这时,季先生对东西方文化体系的差异和东方文化的地位、作用和贡献已经有了成熟而又系统的见解和主张。为了我国东方文化研究事业的长远发展,他又亲自制定了一个跨世纪的工程,编《东方文化集成》,把我国研究东方文化的优秀成果逐一予以发表出版(计划出500部)。季先生亲自任总主编,梁立基教授也担任《东南亚文化篇》的主编。在季先生东西文化观的指引下,梁立基教授扩大了自己的研究视野,季先生说:“一切的艺术应该是时代的经线与地方的纬线所编制成的一匹锦。”于是梁立基教授把宏观与微观、纵向与横向结合起来重新对东南亚文学和印度尼西亚文学进行比较研究。1995年梁立基教授申请到了把《世界四大文化与东南亚文学》列为国家哲学和社会科学“九·五”规划的重点科研项目,并列入《东方文化集成》丛书于1999年出版。同样,梁立基教授写的《印度尼西亚文学史》上下册也列为《东方文化集成》丛书于2003年出版。
从改革开放的80年代起,梁立基教授便努力开展科研活动,但与印尼的文化和学术交流则因两国断交而完全处于冻结状态。梁立基教授和教研室的同事都无法与印度尼西亚学者直接接触,多年来对印尼的情况缺乏第一手资料。有鉴于此,梁立基教授作为教研室主任必须想办法另辟溪径,经过努力,终于打开了与莱顿大学的交流渠道。该大学每年给我们一个名额去进修,梁立基教授首先把名额让给没有出国进修过的同志,使他们先后都有机会去莱登大学进修一年来提高自己。在这期间,梁立基教授还不断设法与荷兰、法国、英国的学者接触,使80年代成印尼语专业与西方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最频繁和最活跃的年代。1986年梁立基教授应法国社会科学高等学院、荷兰莱顿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的邀请赴巴黎、莱顿和伦敦进行有关印度尼西亚文学和东方文学的短期讲学。梁立基教授有更多的机会与西方学者开展更广泛的交流。梁立基教授被聘为荷兰皇家语言、地理、民俗学刊的特约通讯员。
经过十多年的隔绝,1988年梁立基教授终于第一次收到印度尼西亚语言建设与发展中心主任安东·慕里约诺教授的邀请,赴雅加达参加第五届印度尼西亚语言全国大会,并被指定为大会的报告人。这是两国断交以来,印尼第一次邀请中国学者到印尼参加重要的学术会议,也是梁立基教授离别印尼三十多年后第一次回到第二故乡。在当时,这意味着被冻结了十多年的两国文化交流终于出现第一次突破。梁立基教授能参加这样重要的学术会议预示着两国关系将会有所松动。所以会后,梁立基教授觉得必须更加努力去为两国复交的到来做好语言工具的准备工作。1992年梁立基教授作为北大一方的联络员去雅加达直接拜访印尼大学校长苏尤迪教授并成功地邀请他正式访问北大,最后两校在北京签订了《谅解备忘录》,把编写词典作为两校的第一个合作项目。
在印度尼西亚“新秩序”时期,两国关系虽然恢复正常化,但印尼政府对华语和中国文化仍然实行封杀政策,使两国的文化和学术交流在一段时间里实际上仍处于停滞状态。这期间,梁立基教授与马来西亚的学术交流反而增多了。1992年,梁立基教授第一次被邀请参加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的第一届“马来语言国际研讨会”,并被指定为大会报告人。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出现在马来西亚的学术论坛上。梁立基教授用马来语所作的学术报告,受到与会者的普遍欢迎和好评,社会反响很大。1994年梁立基教授便被马来族的最高学府马来西亚国民大学(马国大)聘请为客座教授,要梁立基教授在该校用马来语讲授有关中马文化交流的课题,后来还要梁立基教授用马来文撰写一部专著《光辉的历史篇章-15世纪马六甲王朝与明朝的关系》。该书利用中国丰富的史料和马来的经典著作,通过比较研究,论述中马关系之源远流长和曾有过的光辉历史纪录。这是第一部由中国学者用马来文写的有关中马文化交流历史的学术专著,引起马来学术界的关注并深得好评。马来西亚国民大学马来文化研究院院长万·哈辛教授誉之为“一部具有重大参考价值的宏著”。后来当马来西亚的外交部长阿都拉·巴达威在北京做有关马中关系的报告时,还专门提到了这部著作,并对作者表示赞许。与马来西亚开展的双向学术交流活动,使梁立基教授更加感悟到文化交流对加深两个民族相互了解和相互尊敬的重要性,而这一切又离不开语言这个交流工具。梁立基教授在马来西亚进行的学术交流活动只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用马来语科学地阐明中马友好关系的源流,藉以消除“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加深彼此的友谊和信任,共创美好的未来。后来梁立基教授也抱着同样目的去文莱参加学术会议,与文莱的学者进行直接的交流。梁立基教授在马来西亚多年的学术活动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为表彰梁立基教授在语言、文学、文化交流方面所作出的贡献,2004年中国-马来西亚建交30周年之际,马来西亚首相阿都拉·巴达威亲自给梁立基教授颁发了“马来西亚-中国友好人物奖”。
后来,随着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关系逐步改善,梁立基教授也有更多的机会与印尼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在迎接2000年新纪元的到来时,经过词典组六年多的奋斗,一部崭新的、大型的由梁立基教授担任主编的《印尼语汉语大词典》终于在雅加达出版,并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印尼教育部长和我国驻印尼大使都出席并发表了热情的讲话。
印尼进入民主改革的进程之后,与我国的关系大大改善,两国终于建立起战略伙伴关系。这时梁立基教授虽已经退休,但对发展两国关系仍抱有历史使命感。我将继续竭尽全力去发挥余热。梁立基教授编译了汉语印度尼西亚语对照《唐诗一百首》,于2005年8月在雅加达出版,由印尼教育部长亲自主持隆重的首发式。接着,他又编译了《宋词一百首》,也准备在雅加达近日出版。
2006年8月17日在迎接印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时,印尼驻华大使馆给梁立基教授颁发了“贡献奖”奖状,对他在促进两国关系与合作所作的贡献表示感谢。
除了教学与科研,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梁立基教授还担任了不少社会工作。梁立基教授担任过校务委员会委员。1988年起,梁立基教授先后担任了两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和常委。后来,梁立基教授加入了中国致公党并出任两届中央常委和北京市委副主委,在贯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参政议政方面,尽力发挥自己的作用。此外,梁立基教授还担任过北京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的副会长以及其他归侨社团的理事和顾问,尽量为归侨侨眷服务,努力做好海外华人的工作。
梁立基教授主要著作
《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 及其第2版和第3版的修订本(主编)
《新印度尼西亚语汉语词典》 (主编)
《印度尼西亚语汉语大词典》 (主编)
《印度尼西亚语-汉语、汉语-印度尼西亚语实用词典》(主编)
《东方文学史》上下册(副主编)
《外国抒情诗赏析辞典》 (副主编)
《世界四大文化与东南亚文学》 (主编)
TELAAH SASTRA (印度尼西亚文论文集,打印本)
LEMBARAN SEJARAH GEMILANG-Hubungan Empayar Melaka -Dinasti Ming Abad ke-15 (马来文专著《光辉的历史篇章—十五世纪满剌加王朝与明朝的关系》)
《印度尼西亚文学史》 上下册
汉语-印度尼西亚语对照《宋词一百首》
主要专题论文
MASALAH PERIODESASI SASTRA INDONESIA
PENGAJARAN DAN PEMBELAJARAN BAHASA MELAYU DI CHINA
BAHASA MELAYU DI ZAMAN EMPAYAR MELAKA DAN DINASTI MING
PERANAN BAHASA DAN BUDAYA DAlam HUBUNGAN CHINA-
ALAM MALAYU
KAMUS CHINA-MELAYU YANG TERAWAL DI CHINA pada ABAD KE-15
KESAN TAMADUN DALAM SEJARAH CHINA
HUBUNGAN CHINA-MELAYU YANG TECERMIN DALAM KITAB SEJARAH DAN SASTERA KLASIK
KEGEMILANGAN HUBUNGAN MAHABBAH BRUNEI-CHINA PADA ABAD KE 15--Berdasarkan Teks-teks Brunei Lama di China
KESASTRAAN MELAYU TIONGHOA DI INDONESIA
DAMPAKAN EMPAT KEBUDAYAAN UTAMA DUNIA DALAM SASTRA NUSANTARA
《普拉姆迪亚·阿南达·杜尔及其创作》
《马来板顿诗歌探析》
《世界四大文化对东南亚文学的影响》
《印度宗教和阿拉伯伊斯兰教对东南亚文学的影响》
《面临“全球化”挑战的东方文学》
《对印尼华裔马来语文学的历史评价》
《印度尼西亚华人的历史地位、作用和贡献》
《印度尼西亚华人问题症结何在?》
《21世纪东南亚华人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东方文化与全球化》
《郑和下西洋与中国-东南亚关系》
《中国“和为贵”传统文化与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