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郑用之

郑用之

郑用之(1902.9-1983.12.28)原名郑绍嵩,又名郑峻生、郑戎子,富顺县黄镇埔人。中华民国著名的电影人。

早年经历

郑用之,原名郑绍嵩,又名郑峻生、郑戎子,出生于四川省富顺县黄镇埔一个小康农民之家。1924年,进入黄埔军校三期学习,参加过《黄埔画刊》的编辑工作。1926年1月毕业后分配到军队做政治工作,随北伐军到南昌市。在中国国民党清党时受到审查,清查完毕后,他即脱离军队,到了上海市

他在上海先从事新闻事业。1931年,担任重庆市新蜀报》和《新民晚报》驻沪特派记者。这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在上海创办了由他自己主编的《新大陆报》,但不久因批评不抵抗政策而遭当局查封。郑又在上海创办中国新闻社,并主持社务工作,同时继续给《新蜀报》和《新民报》等发电讯稿。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他赴战地拍摄了一些照片,后在张治中的支持下,出版了《淞沪抗日大画册》。

投身电影事业

一·二八事变后,郑用之在上海接触了一些影剧界人士,他对电影发生了极大的兴趣。1933年,他被邀到国民政府中从事电影事业。这年9月1日,由他担任股长的南昌行营政训处电影股正式成立,下设剧务、技术和秘书三个组。电影股拍摄了一些配合当局政治需要的教育片与军事新闻片。1935年,电影股迁至汉口,规模有所扩大,改名武汉行营汉口摄影场,仍由郑负责。该场拍片已由无声电影进入到有声电影阶段。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汉口摄影场改名中国电影制片厂(简称“中制”),郑用之任厂长。该厂隶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训处。国共合作后,政训处改为政治部(陈诚、周恩来分任正副部长),“中制”由政治部三厅(厅长郭沫若)领导,郑任三厅第六处电影科长。大批进步从影人士进入“中制”,拍摄了一些较好地反映抗战的影片,如《抗战特辑》第一、二辑,是《电影新闻》第41、42号等新闻记录片;《保卫我们的土地》、《热血忠魂》、《八百壮士》和《最后一滴血》等抗日故事片。 1938年1月29日,在新成立的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中,郑用之当选为理事。为达到抗日救亡宣传教育的目的,“三厅”决定组织电影放映网。身任三厅六处电影科长的郑用之利用“中制”阵地,开办电影放映人员训练班,招收了60多名爱国青年学习,郭沫若和郑用之任正副班主任,罗静予郑伯璋任技术教官。学员毕业后,成立了放映队。到1940年,扩大为10个流动放映队,上设电影放映总队,由郭沫若和郑用之兼任正副队长。 1938年9月,“中制”迁到重庆。次年,拍摄了反映军民团结抗日的《好丈夫》、《保家乡》,描述日本被俘士兵遭遇的《东亚之光》,表现附逆分子觉醒的《火的洗礼》,描写抗日宣传队的《青年中国》,暴露日本侵略军在东北地区兽性的《日本间谍》,讴歌各民族团结抗战的《塞上风云》等故事片和反映兄弟民族支援抗战的纪录片《民族万岁》等。“中制”还与美国合拍纪录片《中国之抗战》,在国际上影响很大。 “中制”编导委员会主任、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人阳笙翰与郑用之商量,派罗静予(“中制”技术厂长)、吴蔚心等到香港建立分厂——大地影业公司。“大地”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拍摄了反映上海市沦陷为孤岛后人民坚持斗争的《孤岛天堂》和描绘在战乱中由内地逃往香港的青年知识分子觉醒与斗争的《白云故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大地”中止拍片,人员转移到大后方。郑用之在主持“中制”从汉口迁往重庆市的同时,将该厂所属的舞台剧团怒潮剧社充实调整,从1938年9月起至1939年春,在重庆公演了《为自由和平而战》、《血祭九·一八》、《中国万岁》等剧。特别是《中国万岁》一剧享誉山城,剧团遂于1940年初更名为“中国万岁剧团”(简称“中万”),郭沫若和郑用之分兼正副团长。以后数年间,“中万”在重庆还上演了《雾重庆》、《虎符》、《蜕变》(曹禺)、《国家至上》(老舍宋之的)、《国贼汪精卫》(马彦祥)、《江南之春》(马彦祥)和《陵风雨》(周彦)等大批新剧、历史剧

三十年海外生活

1943年,当局以郑用之在“中制”容纳共产党,撤销了其厂长职务,甚至限制他在重庆的活动。后来,郑请求到美国考察。1946年,他到达美国。1949年回国,1951年到香港,后偕妻傅思明到美国定居。直至1971年,他只身一人前往台湾,担任中国电影制片厂顾问。晚年制成抗战纪录片《中国之怒吼》。1982年底在台北市的一次车祸中不幸遇难。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