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中的多元络合物
《分析化学中的多元络合物》是199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慈云祥。本书较系统地阐述了混合配位体配位化合物、离子缔合络合物、胶束包合络合物、多孩络合物及超分子络合物等的形成、类型、性能以及它们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此外还介绍了多元络合物的研究方法,如组成和稳定常数的测定等。
基本信息
分析化学中的多元络合物
作者:慈云祥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1999年09月
ISBN: 7-03-007128-X/O·1069 开本: 32 开
类别:无机化学化工,分析化学及仪器 页数: 618 页
图书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多元络合物研究的意义
一、多元配位化合物存在的普遍性
二、多元络合体系的一些重要概念
§1?2多元络合物化学基础知识
一、多元络合物的分类
二、多元络合物的特点
§1?3多元络合物分析化学研究展望
一、新的络合体系
二、新试剂
三、新领域
参考文献
第一篇混合配位体络合物
第二章混配络合物的类型和形成
§2?1混配络合物的类型
一、混配络合物的分类
二、几类典型的混配络合物
§2?2混配配位化合物的形成
一、混配络合物存在的判据
二、混配络合物的形成方式
§2?3混配络合物的结构特征
一、混配络合物的内部结构因素
二、混配体系的外在条件
参考文献
第三章混配络合物的分析化学意义
§3?1混配络合物的分析化学性能
一、改善选择性
二、提高灵敏度
§3?2混配络合物的分析应用
一、分离
二、测定
参考文献
第二篇离子缔合络合物
第四章离子缔合配位化合物的类型和形成
§4?1离子缔合格合物的类型
一、离子缔合络合物的分类
二、几类典型的离子缔合体系
§4?2离子缔合络合物的形成
一、离子间作用的物理化学模型
二、离子缔合络合物的形成方式
参考文献
第五章离子缔合络合物的分析化学应用
§5?1分离
一、沉淀
二、萃取
三、浮选
§5?2测定
一、分离-检测结合
二、直接测定
参考文献
第三篇胶束包合络合物
第六章表面活性剂类型及其某些物化性能
§6?1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及其结构特征
一、阴离子型
二、阳离子型
三、两性型
四、非离子型
§6?2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质
一、表面活性
二、胶束的形成及临界胶束浓度
参考文献
§7?1胶束包合络合物的类型和性能
一、增溶型胶束包合络合物
二、增敏型胶束包合络合物
三、胶束的褪色功能
四、增敏型胶束包合络合物的荧光
§7?2胶束包合络合物的形成和增敏机理
一、胶束包合络合物的形成
二、胶束包合络合物的增敏机理
§7?3胶束包合络合物的有机溶剂化效应
一、溶剂化配位化合物的吸光行为
二、溶剂化效应与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三、Sc(III)-CAS-CPB-乙醇体系
四、机理
§7?4胶束包合络合物的分析应用
一、分离
二、测定
参考文献
第四篇多酸和多核络合物
第八章多酸和多核络合物的类型和形成
§8?1多酸和多核络合物的类型
一、多酸和多核络合物的分类
二、几类重要的多酸多核络合物
§8?2多酸和多核络合物的形成
一、形成基础
二、形成途径及条件
参考文献
第九章多酸及多核络合物的分析化学意义
§9?1多酸及多核配位化合物的分析化学特性
一、共显色效应
二、协同荧光增强效应
三、共萃取作用
四、“个性丧失”问题
§9?2多酸及多核络合物的分析应用
一、经典化学分析法
二、分子吸收光谱法
三、分子荧光光谱法
四、电化学分析法
参考文献
第五篇超分子络合物
第十章超分子络合物的类型和形成
§10?1超分子络合物的类型
一、寡分子
二、分子系综
§10?2超分子络合物的形成
一、分子间的力
二、组分的匹配
参考文献
§11?1在分离中的应用
一、几种超分子络合物的应用
二、环糊精用于色谱分离
三、杯芳烃用于色谱分离
§11?2在测定中的应用
一、分子吸收光谱法
二、分子荧光光谱法
三、电分学分析法
第六篇多元络合物的研究方法
第十二章多元络合物形成的确认
§12?1多元络合物形成的判据
一、分光光度法
二、电位滴定法
§12?2多元络合物组成的确定方法
一、确定多元络合物组成的某些通用方法
二、确定多元络合物组成的某些特定方法
参考文献
§13?1测定多元络合物稳定常数的通用方法
一、电化学分析法
二、分光光度法
§13?2测定多元络合物某些参数的特定方法
一、特定多元体系的稳定常数测定
二、多元络合物研究中有关参数的测定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