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林蛙
高原林蛙(学名:Rana kukunoris)是蛙科、林蛙属的两栖动物,中国特有种。
形态特征
成体雄蛙体长56毫米,雌蛙体长62毫米左右。体形较粗短;头宽略大于头长;吻端钝圆而略尖,突出于下唇;吻棱较钝而明显,颊面向外倾斜有一浅凹陷;鼻孔在吻眼中间,眼间距小于鼻间距和上眼睑宽;鼓膜约为眼径之半;犁骨齿两短列斜线,位于内鼻孔内后方;舌后端缺刻深。
前臂及手长不到体长之半;指较细长,指长顺序为3、1、4、2;指端钝圆;关节下瘤发达,内、外掌突均明显,外掌突较小。后肢较短,约为体长的160%,后肢前伸贴体时胫关节前达肩部或鼓膜,个别的达眼后角,左、右跟部仅相遇或略重叠;胫长小于体长之半,足比胫长;第三、第五趾等长,趾略扁而末段变窄,趾端钝圆;蹼较发达,略超过2/3蹼,即除第四趾两侧的蹼达到或略超过第三关节并以缘膜达趾端外,其余各趾之蹼均达趾端,蹼缘缺刻较浅,外侧3趾间的缺刻最深处几乎达到各趾第三关节之连线,外侧间蹼不甚发达;关节下瘤小;内蹠突呈长椭圆形,其长约为第一趾长的1/2,外蹠突极小或无。
背面皮肤较粗糙。背部及体侧有分散较大的圆疣及少数长疣,有的其间尚有小疣或痣粒;背侧褶在鼓膜上方斜向外侧,与褶上端相连,随即折向中线,然后再向后延伸达胯部,在颞部上方形成曲折状;口角后的浅色颌腺向后延伸至前肢基部,其末端略粗。腹面皮肤光滑,仅股基部有密集扁平小疣。附褶有2条,较明显。
生活时体色变异较大。背面灰褐色、棕褐色、棕红色或灰棕色,疣粒颜色略浅且常围以黑色,背侧褶色亦较浅,为棕黄色、棕红色或灰黄色;有的个体在两眼之间有一黑褐色横纹;鼓膜部位有黑褐色三角形斑;体侧散有深色或红色点斑,近胯部绿黄色;四肢背面具黑褐色横纹,股、胫背面一般有4-5条;股内侧及外侧分别为绿黄色和肉红色。雄蛙腹面多为粉红色或黄白色,雌蛙一般为红棕色或橘红色,有的个体在咽、胸部散布有灰褐色或褐色斑点。液浸标本背面灰褐色或灰棕色,各部位的深色斑纹仍清晰;腹面黄白色或灰白色,咽胸部有斑点者尚清晰。
雄蛙前臂较粗壮;第一指上有极明显的灰色婚垫,腹面观可分为4团连续的瘤状物,基部2团大,其间的界限清晰而间距窄,近腕部一团等于或略大于指部一团,远端2团小而其间的界限不分明;有一对咽侧下内声囊;具红色雄性线。
卵粒直径1.8毫米左右,动物极黑褐色,植物极多为灰褐色或棕褐色,亦有的为乳白色而微带浅灰色;卵粒外面有胶质膜,外层胶膜黏性强,彼此粘连成团状。蝌蚪生活时背面灰褐色或棕褐色,尾肌下半部和尾鳍色较浅,上面散有深色斑点。第32-35期蝌蚪体形较粗胖;第32-35期蝌蚪,其后肢芽2.3-5.5毫米,头体长16毫米,尾长21毫米左右。尾肌弱,尾鳍低矮,尾末端钝圆。吻端钝圆而较窄,鼻孔位于吻眼中间,眼在头背侧;出水孔在体左侧斜向后上方,无游离短管;肛孔斜开于下尾储基部腹面右侧。口在吻腹面,宽2.6毫米左右;上唇缘无乳突,下唇缘及两口角有一排整齐的乳突;口角处副突多。新成蛙的体长13.5-15.6毫米,背侧褶及背面皮肤上的小疣显现,四肢横纹清晰。
分布范围
高原林蛙是中国特有种,分布于中国甘肃(瓜州县、敦煌市、酒泉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张掖市、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兰州市、榆中县、夏河县、合作、卓尼县、碌曲县、玛曲县)、青海省(西宁市、遑中、化隆、尖扎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贵德、泽库、河南、同德、平安、互助、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海晏、门源、祁连、湟源、天峻、刚察、共和、玉树、称多、治多、囊谦、久治)、西藏(类乌齐、昌都、江达、芒康县)、四川省(西北部,如九寨沟县、理县、茂县、汶川、红原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若尔盖县、色达县、石渠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道孚县、乾宁、康定市、丹巴县、黑水县、巴塘县、理塘县、小金)。
栖息环境
高原林蛙多生活在海拔2000-4200米高原地区的各种水域及其附近的湿润环境中,以湖泊、水塘、水坑和沼泽等静水域及其附近的草地、农田、灌丛、森林边缘为主要栖息地,河流、流溪和泉水沟等流溪水域的缓流处亦较常见,一般不远离水域。
生活习性
成蛙白天常隐伏于水域岸边的杂草、灌丛、作物丛、石块下或泥洞内,黄昏后外出活动;在高寒草甸、灌丛地带生活的成体和幼蛙于白天亦有觅食活动。行动较为敏捷,若受惊扰即迅速跳入水中或潜藏于草、灌丛下。9月下旬至10月初陆续进入冬眠期,于翌年3月下旬前后出蛰。捕食昆虫、蜘蛛、蚯蚓等小动物,以及植物的草籽、草茎、叶片等。
由于青藏高原气温低,寒冷时间长,高原林蛙冬眠的时间也长。每年9月下旬到10月下旬,高原林蛙的成蛙就开始做过冬的准备了。它们通常就藏在山溪、河流石块、枯枝荒草底下。它们需要集成一个群体,抱在一起来防止体内热量过度散失。高原林蛙的成蛙不跟幼蛙在一起过冬,这倒不是成蛙狠心或者要特意锻炼幼蛙的生存能力,而是因为它们的呼吸方式不同所决定的。研究者调查发现,成蛙一般选择水塘、石缝、大河等有水流处。一方水深35厘米以上、底部有松软塘泥的积水塘就是高原林蛙成蛙的良好越冬场所;河道、溪流附近较深的石头缝隙,并且有小小水流的地方也是受成蛙欢迎的越冬场所。而幼蛙一般选择较干燥的环境,比如干燥的石缝,或许在一个废弃的旱洞里也会发现过冬的幼蛙。越冬地点不同,是因为成蛙主要靠皮肤呼吸,多选择有水的地方;而幼蛙是用肺呼吸的,多选择干燥环境。
越冬之后,成蛙和幼蛙开始了漫长的冬眠期。因为成蛙活动能力强,对往年的冬眠有记忆,它们能迁移到比较固定的冬眠场所,集成一个大群。成蛙一般的集群大小为四五十只,研究者曾经在一个穿过马路的涵洞里发现数量约一千只的大群。而幼蛙活动能力弱,只有就地选择合适的地点冬眠。在一些洞穴、草根下有零星的越冬幼蛙,集群数量小,不乏多栖者或者单栖者。
繁殖方式
高原林蛙成蛙到了六月份就会完成产卵。每年3月下旬前后出蛰,随即进入繁殖期。繁殖期随其所在地区海拔高度的不同而略有变化,如青海湖周围地区(海拔3200米左右)一般在每年的4月初至5月上旬;青海省东部地区(2500米左右)多在3月中旬至4月底;玉树市地区(3700米以上),却在4月上中旬至5月下旬。雄蛙先进入产卵场,黄昏时开始鸣叫,雌蛙遁声陆续而至;两性抱对为腋胸部位。常在黎明前产卵,产卵完毕雌、雄蛙即分离。卵主要产于静水域的浅水处,水深多为5-30厘米,深达50厘米以上者未见卵群,也有少数产卵于河流、山溪或泉水沟的缓流处。初产的团状卵群沉没于水下,经数小时后才浮于水面;卵群含卵量随雌蛙个体大小而有差异,通常每个卵群含卵700-2000粒。受精卵经10天左右可孵化出小蝌蚪。4月下旬至6月,不同发育时期的蝌蚪大量出现于各种静水域内,常活动在水深2-25厘米的水草或枯枝落叶之间,若受惊扰,即游向深水处,伏于水底。六七月间在静水域及其附近的草地或灌丛下,可见到大量的新成蛙。
生长
每年的6月初,蝌蚪在河里有三种形态,一种是4条腿的蝌蚪,它的尾巴相对短一些,长度略超过体长;另一种是两条腿的蝌蚪,尾巴长,是体长的两倍;还有一种蝌蚪没有腿,尾巴是体长的两倍。到了每年的6月底,蝌蚪发生了变化:一部分4条腿的蝌蚪,尾巴完全消失掉了,变态成为幼蛙,完成了从卵到幼蛙的变态发育,而这一过程经历了3个冬天、4个年头才得以完成。到了7月下旬,蛙卵已经发育成蝌蚪了,小蝌蚪身体长度有7毫米。到了9月底,一部分中等大小的蝌蚪已经长出了腿芽,继续漫长的成长过程。
保护现状
高原林蛙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9年 ver 3.1——无危(LC)。
价值
高原林蛙食物以昆虫为主,占食物种类总数的94%。昆虫中有石蛾、膜翅目、鳞翅目、半翅目、双翅目和鞘翅目等昆虫及其幼虫,对消灭农、牧业害虫有一定作用。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海拔4000米的生命之舞---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2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