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位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是广西培养教育学科与心理学科教师、教育管理干部、教育科研人员、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摇篮。学院雄居田家炳教育书院大楼,拥有教学、科研、实验、图书资料场馆共11000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近2000台套,固定资产达1200万元,教学、科研、实验机构齐全,设施完善,现代化程度较高。

学院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成立于2015年12月,其前身为1982年成立的教育系,1998年6月,学校院系专业调整,决定将教育系、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教育研究中心、附属实验幼儿园合并组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田家炳教育书院)。2015年12月,为适应学科发展,整合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育部广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成立教育学部。学部位于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旅游名城桂林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培养教育学科与心理学科教师、教育管理干部、教育科研人员、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摇篮。

学院设有教育学系、心理学系、教育技术系、学前教育系,有广西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民族教育研究中心”,有心理咨询与教育研究中心、幼儿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中学教育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广西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研究中心、教育科学研究所、广西教师教育网站、广西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广西区示范幼儿园——广西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等。学院拥有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教育学、小学教育、心理健康咨询七个本科专业,有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硕士(教育管理方向)、高校教育硕士(教育管理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方向)九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在校硕士研究生428人,教育硕士(教育管理方向)107人,高校教育硕士近29人,与韩国大佛大学共同培养教育学研究生36人,研究生班130多人,全日制本科生560人,函授本、专科生2000多人。学院承担了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学校长与教育局长培训、广西特级教师培训、广西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广西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21世纪园丁工程”的培训,已成为中小学骨干教师及教育行政管理干部的重要培训基地及广西教育决策咨询中心。目前,学院已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功能、集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于一体的开放式办学格局,

办学成绩

学院领导及全院师生员工积极营造“责任、合作、学习、创新”的团队文化,全院师生团结、求实、开拓、进取,被赞誉为“院风朝气蓬勃,教改独树一帜”。1989年,院党总支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1995年,学生党支部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1997、1999年,教育管理专业95本和96本两个班分别被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先进班集体”称号;1994、1996、1997、1998、1999、2002年教育管理专业91本、92本、94本、95本、96本和教育技术学专业2002本、2003本七个班级分别被评为“自治区先进班集体”;2001年,学院被评为“广西九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广西教育科学研究先进集体”;2004年,学院被评为2002—200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先进集体”;2002—2004年、2004—2006年、2006—2008年,学院连续三次被评为“广西师范大学先进集体”。

办学特色

当时代的年轮划入21世纪之际,学院的目标是:加强与国内外大学的联系,凸显学科建设重点,构建起多功能的集学科教育教学、教师职前职后培养、教育研究、教育市场开发为一体的大教育科学学院;成为国内在发展道路上具有自己特色(面向基础教育),在某些研究领域(民族教育研究)有一定影响,保持区内学术研究力量第一、学科最为齐全、综合实力最强的教育学科,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基础教育改革的引领者,广西区域教育和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设计者,乃至广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库和精神源。

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重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教育学原理”被确定为广西重点学科,也是广西人文社会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民族教育研究中心”的主要载体。教育学原理专业已构建起一支以王枬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富有创新精神且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其中有教授(含研究员)14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11人、讲师6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18人,在读博士4人。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教育基本理论、多元文化与民族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等方向,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中,教育原理的探讨秉承传统;开拓了教师发展研究领域,并深入影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基础教育实践;形成了以“质的研究”和“叙事研究”为主要特色的研究方法,突显出了自己的特色。在多元文化与民族教育研究中,关注西部民族地区特定的文化场,用文化多元的眼光审视全球化浪潮中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对民族教育进行了更为深入全面的研究;关注个体与社会、文化、教育之关系的教育人类学建构,探索教育促成个体发展的动力来源、教育机理以及文化支持,研究将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进程中学校教育与学校外教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关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的契合,从时间与空间、理论与实践等多方位深入研究民族民间优秀的教育传统,为教育现代化寻求传统根基与现代依据。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系统进行了基础教育比较研究;以科学课程建设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形成了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良性互动。2008年,本专业承担科研项目56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6项;2004年以来,出版学术著作30部,获国家级科研奖2项、省部级科研奖22项,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2项,出版教材(教学用书)12部。教育学原理学科在云、贵、川西部几省相比处在领先水平,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处于最高水平,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稳定而优良的教师队伍和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截止2016年9月,学部现有在职教职工95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26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19人,博士(含在读)3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督学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人选1人,教育部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学科专家3人,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1人,八桂学者1人,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人,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人选1人,学校拔尖人才4人,广西高校首届杰出科技人才1人,广西优秀专家2人,广西高等学校“卓越学者”1人,广西师范大学教学名师2人,广西师范大学教学新秀和教学能手3人。

自2010年1月至2016年9月,学部教学团队获得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教材《教育统计学》获得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教学团队先后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16项,自治区级横向项目77项;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建设课程3门,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项,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学科教学团队3个,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研究获得八桂学者设岗。“教育学原理”被确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学科,“教育学”为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学前教育”专业是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改革强基创优计划“创新创业改革示范专业”立项专业。在《教育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46篇,出版学术著作23部,一些论文在《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6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7项。

学术交流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及区域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外同行建立起了经常性的、扎实的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研究,赢得了较高的学术声誉。学院与美国路易斯克拉克学院、日本熊本大学、韩国大佛大学澳大利亚塔斯玛尼亚学院、英国杜汉大学、新西兰霍克贝斯湾东方理工学院以及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教育学院之间的学术协作关系,聘请了20多位国外及港台地区的教育界知名专家来学院讲学。

学院长期关注与国内同行的学术交流。2000年以来,承办或协办过“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年会”、“全国课程论专业委员会年会”、“全国德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学术研讨会”、“全国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年会”、“全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年会”、“ 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2005年中国教育管理学学术年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全国高校教育(科学)学院院长联席会”、“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系主任协作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期儿童养育基金工作会议”等10多个学术会议,聘请了50多位国内教育界知名专家来学院讲学。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