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芦城体校
北京芦城体校是一所教育机构,创立于1986年,是一所半训半读、学训并重的中等体育专业学校,学校拥有现代化的计算机教室、多功能电教室、语音教室、校园网等教学设施以及标准正规的物理、化学、运动解剖实验室,可满足教学的需要,学校主要任务是培养、输送高水平运动员,代表北京市参加中国国内外各种比赛。
学校概况
学校隶属北京市体育局,是一所半训半读、学训并重的中等体育专业学校,也是北京市优秀运动队的重要训练基地之一。学校成立于1986年,1988年从西城区迁至大兴区。学校主要任务是培养、输送高水平运动员,代表北京市参加中国国内外各种比赛;向中国国家队输送优秀运动员,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奥运会上夺取奖牌,为社会培养、输送体育人才。
新建有功能齐全的11700平方米的运动员公寓楼;拥有5450平方米的综合楼;2552平方米的教学搂;2500平方米可容纳运动员、学生、职工等700人同时就餐、环境整洁舒适的餐厅;11304平方米的棒球场;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的射箭场;新建2400平方米的射箭训练馆可承担70米距离射箭项目的训练和比赛任务;标准的足球场六块;一块曲棍球场;设备一流的健身房和一个棒球训练馆,可满足训练的需要。
有7个教学班、学生200余人。有文化课教师16人、专业课教师19人。其中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90%以上。为丰富运动员、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学校还修建了旱冰场、网球场、台球厅、乒乓球室、卡拉0K厅、阅览室、电脑室,安装了有线电视和校内广播站。
学校现实行一套班子,三块牌子(北京市第三体育运动学校、北京市芦城体育运动技术学校、北京市207中学)。学校主要职能有两个:一是为中国输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水平竞技体育运动后备人才,并为社会培养具有体育专项运动技能的中等体育专业人才和各类就业实用人才;二是为优秀运动队的训练比赛提供全面服务,成为北京市体育局六大训练基地之一。建校以来,学校共有59人获得运动健将荣誉称号,向北京各优秀运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232人,并且为社会培养体育中专毕业生448人。中国女足刘英、中国男足和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的杨晨、杨璞、邵佳一、田野、周宁、陶伟、南方、薛申等一大批足球运动员均出自该校。自行车队有多人曾获得亚洲、中国全国冠军。棒球是学校最强项,棒球队连续8次蝉联中国全国冠军,中国国家棒球队50%的队员选自本校棒球队。射箭队女运动员王英,曾打破了女子70米个人淘汰赛世界纪录;射箭队获男女团体和男女个人冠军共27次;女子曲棍球队运动员刘艳丽入选中国国家队后,在2002年世界冠军杯比赛中,与队友一起荣获世界冠军;女子曲棍球队在中国比赛中多次取得好成绩;自行车运动员江永华于2002年打破女子500米计时赛世界纪录,她本人也被评为当年中国电视十佳运动员之一。
学校全力造就学生的敬业精神,使之专业技能、理论知识、文化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主要职责
1.承担国家、市政府、广州市体育局对竞技体育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
2.承担完成北京市棒球、自行车、船队、射箭、曲棍球专业项目全国比赛任务。
3.承担培养、造就竞技体育优秀人才。
4.对运动员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中专教育,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曲棍球馆
北京芦城体校曲棍球训练馆,为跨度75米的梭形钢架索托结构,部分为单层拱壳辅助用房。采用的索托结构是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结构,是一种极具推广价值的新型索结构。
北京芦城体育运动技术学校的曲棍球馆是奥运会备用和训练场馆,是世界上第一个封闭式的曲棍球馆。主要是训练使用,也是锦标赛、国际友谊赛等场地。2007年7月在这里举行了“华体杯”冠军赛和中国锦标赛。建筑面 积11851平方米,其中包括办公等配套建筑约3000平方米。采用恒有源地能热泵系统满足该场馆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和生活热水的需求。共设8口恒有源单井循环冷热源井,单井循环水量为每小时50立方米。曲棍球馆采用8套标准恒有源单井循环能量采集装置,因为是单井循环所以没有移砂和井水无法回灌问题,克服了当地地质条件较差带来的浅层地能采集方面的困难。采用恒有源自主研制的三联供提升装置,用一套系统可以满足供暖、制冷和制生活热水的需求,技术经济性好。
自行车馆
北京芦城体校自行车馆位于大兴区芦城体校院内。建筑面积:16449.09m2,高度:32.20m。馆内设有一条长250m,全木质,达到国际A赛道标准的训练比赛两用道。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罩棚及支撑体系为钢结构和张拉膜结构。平面分成运动员区、裁判新闻发布区及观众区。逻辑关系清晰,选材绿色,环保。
中国在自行车保有量上虽然堪称是世界第一大国,但自行车运动成绩却是比较落后的。没有一条达到世界一流的自行车专用赛道。北京获得了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机会后,这为提高中国自行车运动项目的技术水平和争取取得优异成绩带来了重大机遇。在芦城体校修建一条250m长的全木质自行车赛道,以满足北京队在2008年奥运会上争取优异成绩成为历史的必然。
山地自行车训练
北京芦城自行车馆平面近似椭圆形,屋盖形状为双曲面。屋盖及屋盖支承为整体钢结构,看台、附属用房采用混凝土结构。对混凝土抗裂采用新型纤维混凝土,取得了很好的抗裂效果。对空腹刚架的平面内稳定做了较为细致的分析,给出了空腹刚架弦杆及节间计算长度的计算方法,比较了不同的钢结构下部支撑刚度对钢结构构件内力和位移的影响,得出环向桁架的刚度是影响环向支承结构刚度的决定因素,空间支承钢柱的刚度对环向支承结构的刚度影响非常小基本可以忽略。考虑了上部膜结构参与工作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结构验算,保证了结构安 全可靠。
1.赛道的技术设计
中国内已建成的唯一一条250m木质赛道,在深圳龙岗自行车馆,其技术设计的依据是不成熟的:导致自行车运动员进出弯道时有“超重”和“失重”的感觉(加速度变率过大),影响运动成绩,甚至会带来危险。在赛道设计最高时速达到85km/h甚至更高要求时,使运动员从直道高速进入弯道时,由于赛道倾角变化过快,导致运动员的向心加速度产生了过大变化,有“超重”的感觉,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这一现象,北京芦城体校自行车馆在设计时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第一,改变了直道倾斜角是一个定值的距离过长的概念,而视赛道设计最高时速决定直道倾斜角是一个定值的距离,其余部分改成变量。直道只是水平投影是直线,空间上是曲线。第二,在运动员进入弯道时,也要视赛道设计最高时速适当地减缓弯道倾斜角变化速率,以克服“超重”的感觉。在运动员驶出道时,要适当地加大弯道倾斜角变化速率。第三,减少圆曲线段倾斜角是一定值的距离,以克服“超重”和“失重”的感觉。
2.全木质赛道的选材和使用环境
中国国内已建成的唯一一条250m木质赛道,在深圳龙岗自行车馆。其使用环境为半露天环境。选用的木材为热带地区的短纤维硬木,该种木材有耐雨水、耐高温、耐腐蚀等优点,但也有明显的缺点。由于其是短纤维硬木,在风雨作用下,其短纤维比较容易起“刺”。这对高速行驶的运动员来讲,是十分危险的。
芦城馆吸取了这方面的教训,由当初的半露天环境,改成不露天环境,加了个全罩棚顶盖。这就为木质赛道选材提供了较大的余地。根据国外已建成的同类场馆的木质赛道选材使用经验看,俄罗斯、北欧的红松木和落叶松有极强的耐腐蚀、耐高寒、高稳定性、轻质高强的特性。其木材纤维长、组织细、硬度适中,没有木“刺”,表面光华柔软,非常适合自行车运动员高速行使。芦城体校自行车馆选用了该种落叶松作为赛道用木材。
3.木质赛道的支撑结构和与下部结构的连接方式
木质赛道的支撑结构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钢筋混凝土梁或钢梁上搭接木龙骨,形成不同材质的混合支撑结构(全部为刚性连接);第二种是纯木结构形成的支撑结构,但该结构与下部结构是刚性连接;第三种也是纯木结构形成的支撑结构,但该结构与下部结构是既非刚性连接,又非柔性连接,而是平摆在下部结构上。下部结构对它没有水平约束。第一种方式用不同材质的构件形成混合支撑结构,由于钢筋混凝土梁或钢梁与木龙骨的膨胀系数不同,造成各部分的变形也不同。这样对上部木质赛道影响较大。深圳龙岗自行车馆就是这种钢筋混凝土梁加木龙骨的混合支撑结构,不得不每年都对木质赛道进行整修。第二种方式是纯木结构形成的支撑结构,就大大地缓解了第一种危害,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变形不同步的问题。第三种方式支撑结构和与下部结构的连接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前两种隐患。北京芦城体校自行车馆采用了第三种方式,彻底地排除了因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支撑结构不同步变形而造成的木质赛道的变形。
芦城馆在赛道的设计、选材、使用环境以及工程构造上均达到中国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得到国际自行车联合会技术部主管巴赫先生的认同。芦城体校自行车馆的成功设计案例为中国自行车赛道的自主设计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